薛明方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全黨必須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紀檢監察機關是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的專責機關,必須站在黨長期執政條件下推進自我革命,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高度,帶頭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和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等重要論述,牢牢把握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職責定位,堅持定位向監督聚焦,責任向監督壓實,力量向監督傾斜,為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堅守政治定位。“國之大者”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刻洞察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形勢的基礎上,對全黨全國和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提出的重要要求。全面理解和貫徹“國之大者”要求,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堅定自覺做到“兩個維護”,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重大關切強化政治監督,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以推動落實為著力點,看黨中央決策部署是否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是否完整、充分地體現在各地區各部門的自覺行動和實際工作中。既拓寬戰略上的宏觀視野,又細化戰術上的微觀把握,確保黨中央戰略決策執行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
堅持問題導向。一些地方和部門在踐行“國之大者”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認知偏差、上下溫差、落實時差等問題。必須緊緊扭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以問題為導向強化政治監督,堅決糾正“有批示動一動、沒批示不作為”、落實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不到位、重點領域監管不力等責任虛化問題,“穿新鞋走老路”、盲目亂舉債、搞“兩高一剩”項目、搞地方小循環等自由主義、本位主義、經驗主義問題,要通過監督深入解決這些問題背后“四個意識”不強、“兩個維護”不到位的癥結。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長三角一體化、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安全生產、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重點任務強化政治監督,力促被監督對象積極融入大局,有效服務大局。
緊盯關鍵少數。“一把手”和領導班子成員既是踐行“國之大者”的關鍵,又是政治監督的重中之重。做好“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就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帶動強化黨內監督體系,推動黨和國家各類監督同步互動,實現“一子落而滿盤活”。要持續深入推動《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真正落到實處,不斷強化對“一把手”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等情況的政治監督,督促“一把手”保持政治清醒,扛牢政治責任,嚴以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尤其是對“一把手”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方面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等行為,要嚴肅監督執紀問責,堅決正風肅紀反腐,推動“一把手”真正成為一個地區、一個部門改革發展穩定的“領頭雁”。

精準聚焦監督重點。監督工作面廣、線長、量大,既要實現全覆蓋,又要突出重點,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突破帶動全局。當前要緊緊圍繞中央、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和常州市委“532”發展戰略,找準護航發展的監督重點,有針對性開展專項監督、專項巡察。對在推進中央、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和市委“532”發展戰略確定的重點項目中空泛表態、推進不力、敷衍應付;工作作風慵懶,不擔當、不作為,工作效率低下貽誤發展時機;影響常州凝心聚力謀發展良好勢頭,損害常州形象;以權謀私、借機斂財、增加融資成本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等行為強化監督檢查,嚴肅追責問責。要全程監督護航優化營商環境,聚焦政策、市場、政務、法治、人文“五個環境”建設,通過設立營商環境監測點等舉措,積極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切實做到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精準用好智慧監督。要結合數字政府建設,強化大數據意識、增加大數據知識、形成大數據共識,推動信息化手段、大數據應用與紀檢監察工作深度融合,加快監督數據化、智能化,為監督插上科技“翅膀”。充分發揮大數據監督平臺作用,聚焦突出問題,把大數據監督與專項監督、日常監督結合起來,穩妥有序推動大數據監督全覆蓋,實現“數據多跑路、監督無盲區”。要堅持從強監督向強監管深化,拓展大數據監督應用場景,探索建立權力運行可查詢、可追溯的數據運行機制,提高監督實時性、精準性、互促性,倒逼職能部門規范社會治理,優化公共服務,以數字治理強監管,數據賦能強監督,實現監督關口前移。
精準把握政策策略。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的具體運用。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精準運用“四種形態”,既講政治、又講法紀,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對一些情節比較輕微的違規違紀問題,結合動機態度、客觀條件、時間節點、一貫表現等因素,特別是對主動整改問題、獲得群眾諒解的,要做到寬嚴相濟、拿捏有度、區別對待。要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嚴格依規、依紀、依法履行職責,做到既合乎民意,又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建功立業。對受到不實反映的基層干部及時澄清正名,嚴厲打擊誣告陷害行為,加強對敢擔當、善作為干部的保護激勵,大力弘揚反腐倡廉“正能量”,積極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努力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形成監督合力。要持續強化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內外聯動的監督合力。要貫徹落實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要求,以系統觀念和系統優勢提升效能。要加強“上對下”的領導,圍繞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關鍵環節,進一步加強上級紀委監委對下級紀委監委、派出機關對派駐機構的領導。要織牢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督網”,全面貫徹落實《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工作規則》精神,提升派駐監督質效。充分發揮常州“清風同行計劃”,加強與在常垂直管理單位紀檢監察機構的聯動合作。要貫通各類監督協同,推動建立健全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工作機制,探索紀檢監察監督與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等深化貫通協同的有效路徑,落實強化“四項監督”統籌銜接的意見要求,聚焦統籌部署、優化資源配置、簡化流程環節,健全“室組”“組組”“室組巡”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機制,深化片區協作機制,形成同題共答、資源共享、常態長效的監督合力。
一體推進“三不腐”。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監督檢查和辦案監督就是體現“禁微”和“救末”,這是一體推進“三不腐”實踐中兩個既彼此關聯又深度融合的重要工作環節。要強化不敢腐,聚焦政法領域、平臺公司、土地領域、開發區“刀把子”“錢袋子”“命根子”等重點領域,以案開道形成震懾。嚴肅查處領導干部及其配偶、子女違規經商辦企業及涉外行為違紀違法問題,在全市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要強化不能腐,從源頭著手,完善一批務實管用的“小特精”制度,嚴格職責權限,規范工作程序,強化權力制約,減少權力對微觀經濟活動的不當干預。要強化不想腐,進一步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開展有針對性的黨性教育、警示教育,用廉潔文化滋養身心。要堅持“全周期管理”。做好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的統籌銜接。要加快健全強化監督糾風懲腐,強化紀法完善執行,強化思想教育引領的統籌機制,推進監督和懲治、建制和執行、教育和自覺互補。
深化標本兼治。要強化系統思維,堅持“系統查、查系統”的觀念,力爭做到標本兼治、溯本求源,查深、查透、查準腐敗“癥結”。要把以案為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作為推動“三不腐”貫通結合的有效舉措,以問題推動查補漏洞、以案件促進整改整治、以典型的人和事開展警示教育,切實推動有關地區和部門查找漏洞,改善監管,既為改革發展穩定清淤排障,又找準革新破局的突破口,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近年來,常州深入剖析開發區、平臺公司治理、國有企業等系列案件,把辦案、整改、治理貫通起來,把懲處、監督、教育融合起來,綜合運用紀檢監察建議、案件剖析材料等方式,做實案件“后半篇文章”,相繼得到江蘇省紀委監委、常州市委主要領導肯定。
馳而不息糾“四風”。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互為表里,同根同源,“四風”之間盤根錯節、相互誘發,必須堅持從政治上看,從政治上抓。堅持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整治什么問題,要始終以人民群眾之心為心,從講政治的高度深入整治“四風”頑瘴痼疾,持續加固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堤壩。緊盯“四風”與腐敗相互交織,由風變腐、風腐一體問題,堅決鏟除腐敗滋生的溫床。堅持“小切口解決大問題”的理念,緊盯重要時間節點堅決查糾違規公款吃喝、違規使用公車、違規發放津補貼等頂風違紀行為。要密切關注“四風”苗頭性、傾向性、隱蔽性問題,公開曝光典型問題,保持重要節點警鐘長鳴,始終從具體事入手,越往后執紀越嚴,重拳整治發生數量居高的老問題,精準發現和查處各類隱形變異問題,堅決清除隱藏在人情往來背后的利益勾兌、團團伙伙等問題。堅持糾樹并舉,弘揚新風正氣,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
堅決亮劍“微腐敗”。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工作導向,順應群眾期盼,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要解決、防范和糾正什么。要站在鞏固黨長期執政的群眾基礎高度,結合常州實際,緊盯“常有善育”“常有優學”“常有健康”“常有頤養”“常有安居”“常有眾扶”六張名片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環節、重點領域,重點查看在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方面是否存在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用心、不務實、不盡力問題,是否存在落實政策不到位、機制運行不順暢問題,是否存在拖延遲緩、變形走樣等執行不力問題,是否存在欺上瞞下、貪污截留、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等腐敗問題,堅決掃除“微腐敗”,讓人民群眾從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專項治理解民憂。“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要弘揚實事求是的作風,加強調查研究,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意愿,全面梳理排查,找準群眾反應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確定“小切口”專項治理,通過真抓實干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要聚焦常州老百姓尊老金發放、欺詐騙取醫保基金、養老機構管理、漠視侵害殘疾人權益、公款旅游及其隱形變異、農村集體資金資產違規出借出租、殯葬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等民生熱點、難點、痛點問題,扎實開展各類民生問題專項治理,緊盯查處問責、通報曝光、源頭治理,加大監督力度,深化監督實效,讓百姓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切實做到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