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敏
周二,學校組織了一場二年級學生的集體研學旅行。不用說,孩子們自然是玩得無比開心?;貋砗螅瑥乃麄兡且粡垙堁笠缰θ莸哪樕?,我看到了一個教育契機——沒錯,寫小練筆。
周五上午,我特意留了一節課,不講課文,不做練習,準備讓他們當場完成小練筆,也作為本周的周記。“??!課堂上寫周記??!”他們顯然很驚訝,因為自這個學期開始布置他們每個周末在家寫一篇周記以來,我都不曾親眼看過他們的創作過程。當著老師的面現場發揮,這對他們來說還是頭一回。之前的那些周記寫得如何先不說,因為是學生在家完成,有沒有家長參與指導,每次用了多長時間,我都不得而知。這次,我想看看他們的實力究竟如何。
寫作紙發下去后,我一邊坐在講桌邊靜靜地等待,一邊略有不安地開始各種擔心。一節課40分鐘夠嗎?該給多長時間合適呢?要不要提點具體的要求呢?還是任由他們發揮?偶爾起身在教室里踱步,看他們一個個都在埋頭奮筆疾書,我終于忍住了開口,決定什么也不說,就由他們各自寫去,寫了再說。
不知不覺中,下課鈴響了。我開始收作文,同時發現還有五個孩子沒有完成,晉軒是其中之一。這倒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晉軒寫字一向比一般同學慢。我繼續在教室里等著,直到要上下一節課的老師都進了教室,我才離開。有四個孩子都緊趕慢趕地沖出教室把周記交給了我,最后只剩下晉軒沒交。
回到辦公室,我認真地一一品讀。好家伙,果然是因為親身體驗有感而發,大多數學生都寫得非常順暢,交代了出發前、旅行中以及回來后的各種活動過程,連我這個沒有參加的人都好似跟著去了一趟。尤其是此次研學行程中有一站是植物園,很多我以為他們不會寫的植物名稱他們居然都寫對了??磥恚⒆觽冊谕娴耐瑫r,觀察和記錄都是挺用心的。
我暗暗為孩子們的寫作水平感到高興,同時拿出手機拍照,準備將這一篇篇周記保存到美篇,也分享給家長們。剛做好,我就想到還有人沒交。趁著又到了課間,我趕緊來到教室,徑直走到晉軒身后?!爸苡泴懞昧藛??”我輕聲問道。“還沒有?!睍x軒沉默了片刻,小聲地回答?!笆裁磿r候可以寫好呀?”我仍不甘心,繼續追問?!袄蠋?,我想中午帶回家寫?!彼难劬锪髀冻鰬┣?,我也相信他絕不是想找理由拖欠作業,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
事實上,晉軒的慢是有原因的。他寫得慢不是因為詞窮或者本性磨蹭,也不是因為思維能力差沒法組織素材,而是因為他太追求精益求精——但凡他一動筆,不管是做作業還是做試卷,他都跟雕刻藝術品似的,一筆一畫地寫,非常精致、講究,從一年級起便是如此。我之前很佩服他的這種精神,畢竟別人都出去玩了,他還能坐在座位上不慌不忙、鎮定自若地寫著。所以每次課后,我都要等他好久才能把作業收齊。而打開他的作業本,那一個個端正有力的方塊字又成了我批改作業時的蜜糖,心中不勝欣慰。他的作業也多次成為我向其他同學展示書寫的范本。由此,他對自己的要求更嚴格了,周末在家沒事就會拿本字帖練字,樂在其中。
但是暗地里,我也為他這種個性著急、糾結。一遇到學校的正規考試,他就要吃虧的,因為試卷寫不完就會丟分。上次期中考試就是一次深刻的教訓,他最后一題“看圖寫話”根本沒來得及動筆。
下午一到學校,我怕晉軒找我交作業,趕緊先去教室找他?!皶x軒,周記可以交了嗎?”我一進去就開門見山。“老師,我還沒寫好?!彼廊宦曇舻偷偷鼗卮稹N乙幌伦硬恢勒f什么好,他明明上午說要帶回家寫的,一個中午那么長的時間,除了吃飯,他還有什么事要做?為什么一篇周記都不能寫完?
我感覺到自己的心情已經由不解轉為失望甚至是有些生氣了。我什么話也不想再說,不悅地走出了教室,留下不知是何感想的晉軒。等到放學前的最后一節托管課,我準備再問問他。我多么希望他會利用這幾節課的空檔時間抓緊寫,然后趕在放學前交給我。
但,我又一次失望了。周五的晚托課也是學校的社團時間,他沒在教室,他去上學校的社團課了。直到放學,他也沒回來,直接回家去了。
回家吃過晚飯,我再次整理美篇,然后給晉軒媽媽發了條消息,讓她有空把兒子的周記拍照發給我。之后的半個多小時也沒收到回復,我估計他是真的完不成了。我有些失落,索性放下手機,洗漱之后進了臥室,準備看看書,睡覺。
八點半左右,手機響起,有朋友來電。通話結束后,我一眼看到微信里晉軒媽媽發來的消息,趕緊打開,果然是晉軒的周記,八點零六分發來的。天呀,他居然寫滿了三張紙!
我欣喜地認真讀完了全文,內容確實挺翔實,語句流暢自然,情感真實。再看著他全篇工整端正的字跡,我的心里突然涌起了一絲憐惜。這孩子,寫這么多,該多累??!
我連忙發過去幾個大拇指,贊許了他的作文。晉軒媽媽立即回復我說,本來晉軒還要寫好多的,她怕他速度慢不知又寫到何時,便勸他有些內容可以省略。晉軒卻執著地說:“語文老師沒跟著我們去,不寫清楚點,好多內容她不知道的。”
聽他媽媽這么一說,我的心瞬間都要融化了:這孩子,也太體貼了。想不到晉軒在寫作時還有讀者意識,竟然能考慮到老師沒有親身參與體驗,怕光看簡單的文字難以理解。不管他是出于怎樣的緣由,這份用心已經讓我深為感動,也讓我為自己白天的行為感到內疚。
靜待花開,靜待花開!平時,我們常常開口閉口就這么說,然而這次,我卻差點折斷了一枝就要綻放的花骨朵。倘若不是晉軒,而是別的孩子,面對我這番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交作業,會不會索性就不寫了?或者三言兩語草草應付呢?我不知道,很難說。
但我知道的是,晉軒以自己的行動告訴了我:作為一名老師,我真的還需要再多一分耐心,再多一分等待。等等,或許感動就來了啊。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第一小學)
(插圖:知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