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榮
“老師,今年我就把孩子交給你了,功課我輔導不了,孩子在家也不聽我的話?!薄袄蠋煟覀兒⒆泳吐犇愕脑?,你對他嚴厲些。”作為老師,每每聽到家長這樣說的時候,我的內心很復雜——欣喜又失望。欣喜的是,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教育是絕對信任的;失望的是,家長把教育責任都推到學校和老師身上。其實,孩子起碼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家里度過的,所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孩子在學校里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里折射出來,而學校教育產生問題的根源也可以追溯到家庭。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比绾巫尲彝ソ逃蛯W校教育并肩,共同促進孩子的成長呢?
一、提供學習平臺,更新教育觀念
父母是一個不需要學習、不用持證就能上崗的“職業(yè)”,這存在很大的弊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既沒有知識支撐,更沒有經(jīng)驗可談。當然這個問題也引起了社會層面的關注,最近各地都在探索的“父母持證上崗”,毫無疑問是為了提升家長的育兒觀念和科學技能。而學??梢越o家長創(chuàng)造學習的平臺,幫助其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助力孩子成長。學??梢远ㄆ谂e辦不同主題的家長大講堂,通過事例分享、交流討論、尋找初心等環(huán)節(jié),引領家長積極成長,引發(fā)家長深度思考,引導家長暢所欲言,從而使家長收獲育兒的新思想和新理念。學校也可以組織心理教師走進社區(qū),針對親子關系、電子產品的使用和學習規(guī)劃等熱門話題為家庭進行點對點的咨詢指導,為家長量身定做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幫助他們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學校也可以定期舉辦“聽我說”活動,邀請家長來學校,傾聽孩子的心聲,緩解緊張的親子關系,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長。學校微信公眾號可以推送優(yōu)秀的家庭教育文章,指導家長順應孩子天性,激發(fā)孩子無限潛力,讓孩子擁有幸福的人生底色。
二、明確雙方責任,統(tǒng)一教育戰(zhàn)線
很多家長非常關心孩子的成績,甚至認為分數(shù)是衡量孩子的重要標準,殊不知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務。這其中,家長和學校有不同的責任與要求。
家長要重視自身榜樣引領作用。家長更關注、重視的不該是孩子能考多少分,而應是把他培養(yǎng)成一個“完整”的人,讓孩子對學習和生活充滿熱情。家長要明白,分數(shù)只是暫時的,而孩子的行為習慣是終身的。家長應該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孩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方面,因為孩子的行為就好比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而沉在水下的那大部分,是孩子的信念,是其追求歸屬感與價值感的方式。這信念能決定孩子是否積極樂觀、充滿自信。家長在和孩子的朝夕相處中,要以身作則,以自己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孩子,給孩子以正面的引導。這種無聲的教育方法,在孩子的幼小心靈中可以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的作用,往往比有聲的教育更有效。陶行知說,家庭教育的好壞決定了孩子的一生,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過好這一生,成為優(yōu)秀的人。 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優(yōu)秀的父母在影響他的成長。所以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自己要去做一個這樣的人。
學校要幫助每一個孩子看到努力的方向。學校作為專業(yè)的教育基地,有著專業(yè)的教育工作者團隊、明確的教育目標、詳細的教育計劃、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因而育人的效果更佳。學校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能夠充分發(fā)展個性的空間。這就需要學校關注課程的豐富性、多樣性和可選擇性,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優(yōu)質的辦學資源中,能力得以充分發(fā)掘。學校應關注每個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性,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關注社會實踐活動對推動學生社會性發(fā)展的意義和價值,讓學生在自發(fā)的狀態(tài)中積極參與;改變“唯分數(shù)論”的單一評價,立足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豐富性、多樣性之巨大發(fā)展空間,設置多元評價,由此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三、促進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為建立新型的家校關系,學??梢灾谱骷倚B?lián)系卡,發(fā)動家長人人參與到學校工作中,打通家校溝通的最后一公里。每個年級可以設立《家校聯(lián)系簿》,方便學校、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快捷聯(lián)系,有效構建一條家校溝通的綠色通道。
學校可以組建家委會團隊,成立三大主體家委會,即校級家委會、年級家委會、班級家委會,參與學校日常管理。學??梢苑e極發(fā)動家長參與到學校課程的規(guī)劃、設置、研發(fā)、實施和評價的過程中,通過問卷調查、家委會座談等形式,形成家校共育的一手 “大數(shù)據(jù)”,為科學施教奠定基礎。學校可以引導家長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鼓勵家長結合自己的專業(yè)、職業(yè),為學生開設課程或講座。
學??梢赃m時組織節(jié)日系列主題活動,或在學生人生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邀請家長入校,引導和幫助家長提升育兒理念。如每年的初三年級可以舉行15歲青春禮,邀請家長參與:學校通過家長給每個學生贈送《青春手冊》,家長也可以給學生寫一封信,對孩子進行鼓勵,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每年新生入校,學??梢园凑铡皩W生未進校,家長先開學”的原則,為新生家長提供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信息和指導。通過多樣的家?;樱龠M家校合作,為家校共育搭建平臺,學校與家庭的教育合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學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所以只有家校共育、攜手共進,才能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山東省榮成市第二實驗中學)
(插圖:爪 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