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蟬聯2021年AD100榜單的建筑師陳暄常說自己是“被設計耽誤的搖滾樂手”。她喜歡藝術、熱愛音樂,推開位于北京798藝術園區內的工作室大門,迎面而來的就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氣息。
這是一棟復式鋼架結構的二層小樓,原本是硬朗的工業風格建筑,在陳暄的設計下,顯露出時髦與柔軟的另一面。她將一層設為廚房區、茶水間,以及員工辦公空間。踏入空間,人們立刻會被廚房一側整整一面被刷成紫色的墻所吸引。這種罕見大膽的色彩運用能立刻為空間注入活力,正是陳暄擅用的設計手法之一。一條看似神秘的狹長樓梯直通二層她與合伙人的辦公室。還沒上樓,人們就能感受到空間中緩緩飄來的氣味。那是一股平靜又深沉的烏木香味。原來,陳暄在平日工作中有使用香氛蠟燭的習慣,這能令她凝神靜氣、專注工作。對于氣味的敏感來自她兒時經常去福建外婆家里玩耍的經歷。那是一座有很多房間的大宅子,令她印象最深的是空間的氣味。“外婆很愛下廚,經常會做腌漬的蔬菜和果子,這些食物混合在一起就有一種獨特的氣味。有時,我在房子里迷路了,也能順著氣味找到外婆在哪里。”因為有熟悉的氣味,大宅子對年幼的陳暄來說變得親切起來,這也令她在從事建筑設計工作后,尤其重視空間與氣味的關系。“其實氣味可以不動聲色地調和空間的氛圍,促進人們的情緒,很多人容易忽視這一點。”


在設計私宅項目時,陳暄偏愛在餐廳和廚房空間使用鮮艷的色彩,并加入一些帶有水果、甜點香氣的香氛,“這樣不僅可以促進人們的食欲,還能帶給人們愉悅和滿足感。”在書房、茶室等需要靜心的空間里,她往往會選用柔和的色調和溫潤的材質,并點燃一些木質香氛蠟燭,幫助人們專注內心。陳暄很喜歡為客戶打造綠意滿滿的戶外空間,并點上富有花草氣味的蠟燭,加強庭院的自然氣氛。她尤其重視在空間相對封閉的地下室引入自然光源,并放一些帶有舒展氣息的香氛蠟燭,“光是蠟燭的火苗就能令人感到舒心和愉悅,消除空間的壓抑感。”

傍晚時分,我們和陳暄一起坐在散發著烏木香味的二層辦公室里,金色的夕陽光線循著西向的長窗飄灑進來,和她桌上的燭光遙相呼應。深紫色的地毯、墨玉色皮沙發、焦糖色的厚實簾、紅色的恐龍裝置……還有從屋頂垂下的一條立軸,猶如中國的古畫,其實它們是一件建筑作品的藍圖。豐富飽滿的色彩和材質運用徹底顛覆了建筑原本冰冷的結構。在這里,色彩、材質和氣味共同營造出空間的氛圍,帶給人們微妙的身心感知,也展示了陳暄獨特的個人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