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奕華

出生于烏克蘭的Katya Bakhirka是個多面的創意人。年少時,她就確知自己想要探索世界。如今她已于基輔推出時尚品牌Bakhirka Apparel。但她的才華不止于此:她也是一名嘻哈音樂人,并擁有一個旨在保護南美亞馬遜土著部落的基金會。她的這間居所位于一座老樓的五層,起初,這個小空間對Katya Bakhirka來說只是一間租來的公寓。但漸漸地,這里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庇護所,讓她能在平靜和緩但也個性十足的氛圍中冥想,回歸自我。



對于這45平方米的體量,室內設計師Olga Fradina重新構思了每個分區的布局。但如何構建功能區才是重中之重。為此,她決定將原先分隔浴室、玄關和客廳的一面墻改變位置,這使得玄關處可以容納隱匿的儲物柜,同時擴大了浴室的面積,使得浴室足夠安裝完備的淋浴設備。此外,她還把臥室移到過去廚房所在的位置。
如何讓有限的空間發揮最大的功能性?Olga Fradina為這個家特別設計了大部分家具,僅椅子和沙發除外。在她看來,重構這個家就好像“拼圖游戲”,是在拆解一個難題。而她拆解的結果,便是一個在形狀和顏色間達成平衡的多用途小空間。



有些元素的設置意在從視覺上改變人的感知,比如看起來比實際更高的暗色天花板;而各個分區之間不設任何門,也給人一種更寬廣、通達的空間感。微水泥涂層隱去了墻壁、儲物柜和地板的視覺差異,鋪展出一道有質感的連貫背景,以襯托紋理迥異的所有物品、家具和配件,包括藤椅、木制柜架、竹質百葉窗、劍麻坐墊、漆為黑色的磚石和天花板處的木質護墻板。
Olga Fradina著迷于風格間的雜糅,由此而生的活力造就了永恒的設計。比如她選擇了荷蘭品牌Eichholtz的Aristide椅子,其靈感來自Pierre Jeanneret的標志性作品昌迪加爾椅,那是一款為20世紀50年代由勒·柯布西耶規劃的印度昌迪加爾城市項目而設計的經典座椅。在這里,Aristide椅為空間帶入現代主義風格;而Olga Fradina設計的、兼作推拉門的擱架同樣透著現代感,并且也是致敬Charlotte Perriand于1958年設計的Riflesso桌式邊柜。作為柔和的補充,Olga Fradina設計了交由當地的家具生產商Staritska Maysternya制作的圓形黑色餐桌,搭配傳統的烏克蘭hlechyky餐具和Vos ma Komora陶瓷器皿。



臥室雖小,但舒適,只加入了生活必需品:一張床、一面鏡子、一個用作床頭桌的凳子和一個掛衣服的擱架。床頭板上方掛著烏克蘭藝術家Alexander Bogomaz的畫作The Burning Bush(《燃燒的灌木》) ,Olga Fradina覺得這幅畫中的意韻有點像唐卡畫,這種東方世界的感覺也與為茶道儀式而設的廳內分區有所聯結。
在一個如此小的空間里,相異的文化影響混在一起,視覺上卻散發全然的和諧感,種種反差同時創造了驚喜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