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青
“年前村里給村民殺了黑豬,發了米面油、棗糕、棗花饃、對聯,省下了我們去趕集購年貨?!?月3日,記者來到長治市武鄉縣洪水鎮熬垴村,在村委會大院,幾位跳廣場舞的婦女高興地向記者聊起她們新年收到的第一份厚禮。
熬垴村位于長治市武鄉縣洪水鎮東部的山梁上,全村108戶408口人,自然條件差,交通落后,基礎設施薄弱。2016年,熬垴村決定發揮本村山大坡廣的優勢,將發展養牛產業作為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的主導產業。發展思路確定后,村黨支部書記張慶云帶領全村黨員群眾齊上陣,新建占地面積20畝的簡易養牛場,并充分利用扶貧資金40萬元購買了57頭黃牛。如今,57頭黃牛已經變成了128頭,村民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紅火。
談笑間,幾位婦女指引記者來到張慶云家,張慶云家更是熱鬧,因為家里來了許多遠客。張慶云高興地對記者說,“村里有了這個養牛場,村民就多了一個來錢路。養牛場用統一管理、專人放養的辦法運行,優先為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讓鄉親們在家門口有了活干、能掙到了錢。經過這幾年發展,目前,養牛場已存欄黃牛100多頭。這不,還有68頭母牛懷孕待產。為了伺候好這幾十頭牛,我最近睡覺都不踏實?!?/p>
養牛產業成了熬垴村強村富民的支柱產業。全村2017年前有32戶貧困戶入股養牛場,有43名貧困群眾長期參與放牧、糞污清理、疫病防治、草料儲存等工作?!?018年以來,養牛場每年都拿出收益的10%給我們貧困戶分紅,貧困戶戶均增收3000元左右?!痹陴B牛場,記者遇到脫貧戶張拴江,他高興地向記者說,“這幾年,手頭寬裕了,日子也過得紅火起來,過年我也從上到下換了新服裝?!?/p>
養殖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熬垴村基礎設施建設,2000年以來,熬垴村硬化了通村公路、“戶戶通”道路,修建了學校、舞臺、村級黨組織活動場所等,接通了自來水,實現了通水、通電、通路、通網,綠化美化了村容村貌,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養牛場出來,走在熬垴村村道上,記者不時看到嬉戲的兒童,看到一張張臉上掛滿笑容的面孔。節日喜慶的氣氛溢滿村間,張慶云在欣喜之余對記者說著新年新打算:“你看我們村現在發展得不錯吧?但我自己清楚,現在在外打工謀生的村里人還有不少,好多熬垴村民還剛剛擺脫貧困,我們村支兩委要做的事還有好多。養牛場需要擴大,農業產業單一的狀況需要解決,我們已經確立發展特色農業的思路。用不了多久,你一定會看到一個更美更幸福的熬垴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