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師范大學/莫亦琦
還有四個月,離高考越近我越害怕,越想要逃跑。
一天下午,天氣陰沉沉的,我也懷著沉重難過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路。到家剛好看到在灶臺前忙碌的媽媽,爸爸在旁邊打下手。
“爸、媽,我回來了。”我一副打了敗仗的樣子。“咦?今天不是周三嗎?你們放假了?最近學習累不累?我看你瘦了。前幾天我聽當老師的張嬸說,你們現在學習任務很重,你可得多吃點,不要怕花錢。”平時學校一個月只放一次假,爸媽看到我突然回來了,又驚喜又驚訝。我一下子哭了,見到他們的一瞬間感覺自己更委屈了。
“爸、媽,我不想參加今年的高考了。我受不了了,感覺自己要崩潰了。我明年再考可以嗎?我每天都覺得好難受。”我終于忍不住向他們訴說一直困擾我的煩惱和壓力。媽媽有點慌了:“這可怎么辦啊!讓你上學就是想讓你學點知識,以后找工作時輕松一點。你就是想的太多了,這都快考試了你不參加,那你上的這么多年學不是浪費了嗎?”
爸爸是家里的頂梁柱,比較沉著冷靜,是負責拿主意的人。“你能保證明年考就不緊張、沒有壓力了嗎?你要是那時候還是狀態不好,又哭著回家,是不是又想著再拖一年?問題就在這里,不論是今年還是明年,你總要解決啊!”“……可是我難受,不舒服。我看不進去書,上課老是走神,腦袋里全是亂七八糟的想法。爸,我好害怕,我更害怕我老是在害怕的這種狀態。”“爸爸只希望你不要留下遺憾。有問題就要想著如何解決,逃避是沒有用的。高考這一關,你早晚都得過。以前我教你騎自行車,你摔了多少次,最后不是也學會了嗎?困難總是有的,最重要的是你要如何面對。你自己好好想想。”
爸爸的話把我鎮住了,在家這幾天,我的心情平靜了許多。一直以來,我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太過于在意自己的狀態,以至于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終于,我決定接受這樣混亂的自己,選擇盡力去直面成長路上的暴風雨。
回到學校后,我做了很多解決問題的積極嘗試。學校里的心理醫生提出的一個建議讓我十分受用,她說這種不安的狀態像是一個調皮的孩子,當他來招惹你的時候,你越是在意、越是反抗,對方越是來勁。你不搭理他,他覺得沒意思,也就灰溜溜地逃走了。順其自然才是正解。
在座位上,看著教室窗戶外面人來人往,我覺得很知足。就這樣吧,就這樣帶著莫名的狀態和各種不舒服走下去吧。這樣想著,我也慢慢地接納、習慣了這一切。從剛開始的激烈反抗到后來的握手言和,我平靜淡然了很多。
在自己的世界里掙扎的時候,我感覺好像自己的心很小,小到只能裝下我一個人的喜怒哀樂。我的全部注意力都在自己的煩惱和不如意里,眼里看到的只有悲傷。而當我打開阻隔自己與外界的大門后,才發現外面的世界精彩絕倫。有愛我關心我的家人,有陪伴我鼓勵我的好朋友,有同我并肩作戰的同學們,有關心教導我的老師們。看到他們,我突然覺得自己很幸福。在脆弱敏感的時候,我們內心的感觸會變得很細膩,反而更容易感受到溫暖。
經過那場黑暗的內心洗禮后,我成長了很多,更感性、更柔軟、更有韌性、更堅定,對很多事情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凡是殺不死我的,都能使我變得更強大,你所認為的絆腳石,實乃進身之階啊。
教室里,老師依然在講臺上不知疲倦地講課,恨不得把他所有的知識和對我們的期望全部塞到我們耳朵里;同學們也都在奮筆疾書、挑燈夜讀,恨不得不吃飯、不睡覺,只是一門心思地學習。我的狀態也好多了,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一個人最好的心理醫生就是自己,你認為世界是什么樣,世界就是什么樣。
偶然間看到倒計時牌,距離高考還有62天,我永遠忘不了當時的感動和慶幸。我很感謝那個咬牙堅持不服輸的自己,還好我沒放棄。
高考如約而至,我也平靜地答完了我這18年的人生中最重要的考卷。經過一個暑假的休息,我的精神狀態好多了。我能從惆悵混亂的思維怪圈里跳出來,其他事情何以為懼。這份從容和自信為我后來的大學生活增添了濃重的色彩,我想這也是我大學四年專業第一和拿滿所有獎學金的秘訣之所在。
所以,請你記得,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所有事都是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恨和恐懼。但如果我們可以帶著信心和希望,給它一點時間,細心、耐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就能享受到它蘊含的豐盛和美好。
現在,外面陽光正好,適合重新出發。我呢,在圖書館緊張地備考研究生,在自己向往的道路上奔跑……
高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眼淚,還是成長,是奮斗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