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慧君
回顧2021年,世界航天防務精彩紛呈,發展態勢可圈可點:高超聲速武器加快實戰化進程、彈道導彈穩步發展、戰術導彈推陳出新、無人系統重點發展協同智能。展望2022年,世界航天防務發展態勢平穩,各大重點領域穩中求新,現役型號持續改進升級,新研項目不斷創新發展。

▲ 韓國展出的Hycore高超聲速反艦導彈模型

▲ 俄羅斯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升空
今年1月,美國拜登政府發布本屆政府首個全面的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戰略競爭”將正式取代特朗普政府時期提出的“大國競爭”主題。美國國防部也將推出新版《核態勢評估》和《導彈防御評估》,指導未來一段時期內美國的國防發展走向。
今年將是美國高超聲速武器的沖刺之年,首個空軍高超聲速武器將于年內具備初始作戰能力,首個陸軍高超聲速武器即將開展全系統發射試驗,多個在研高超項目即將開展飛行試驗,醞釀已久的新項目也將露出真容。
另外,美國遭遇三連敗的空射快速響應武器AGM-183A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根據美國空軍此前計劃,AGM-183A要在今年9月實現作戰能力,并在2023年投產,因此必須進行快節奏試飛,且必須確保成功。
美國首套暗鷹陸基高超聲速導彈系統即將接收LRHW高超聲速導彈,以開展首次發射試驗,力爭2023財年部署首個高超聲速導彈連。同時,美國的高超聲速巡航導彈HACM項目將正式啟動。與AGM-183A相比,HACM射程更遠,體積更小,可搭載在B-52戰略轟炸機和F-15E戰斗機上。
今年,俄羅斯高超聲速武器裝備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首種?;叱曀賹棥喪?,即將裝備部隊,多個低成本小型化高超聲速導彈新型號開始嶄露頭角。
2021年底,“鋯石”已完成武器定型國家測試,即將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同時,俄羅斯計劃升級“堡壘”系統作為“鋯石”的岸基部署平臺,形成以艦艇為主、潛基和岸基協同的全方位、立體化高超聲速反艦能力。
雖然俄羅斯首個先鋒高超聲速導彈團于2019年才進入戰斗值班,但俄羅斯已經開始研制代替型號,希望在對手找到針對“先鋒”的應對之策時,研制出新一代高超聲速武器,繼續維持領先優勢。此外,俄羅斯將于年內開展測試的尖銳高超聲速導彈的重量和尺寸也將小于現有的高超聲速導彈。
繼2021年9月朝鮮公開首種高超聲速導彈的發射視頻后,韓國也趕在2021年年尾公布了正在研制的首型高超聲速反艦導彈Hycore,并宣稱將于今年開展試飛工作。
除高超聲速導彈外,今年世界彈道導彈發展將繼續穩中求新。俄羅斯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將開展飛行試驗,首個導彈團將于年底開始戰斗值班。俄羅斯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雪松”已列入2027年國家裝備發展規劃,目前正處于研究論證階段,預計2023~2024年轉入試驗設計階段。
俄羅斯計劃未來為這兩型洲際彈道導彈裝備先鋒高超聲速彈頭,美國也打算將高超聲速彈頭搭載于新型洲際彈道導彈“陸基戰略威懾系統”上。
美國“下一代攔截彈”承包商均已提前完成系統需求審查,項目進入初始系統設計階段,為2028年前交付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世界戰術導彈將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強調防區外中遠程精確打擊能力。美國“迅龍”項目將于今年春季使用C-17運輸機開展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托盤化實彈試驗,力爭兩年內將其從開發原型轉為作戰原型。
諾·格公司反介入/區域拒止導彈即將首飛,這種導彈能夠滿足美國空軍“防區內攻擊武器”項目的關鍵要求。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即將開展B-2轟炸機集成試驗。美國“綜合防空與導彈防御作戰指揮系統”預計將在今年裝備首套系統。

▲ MQ-25A艦載無人加油機為F-18F戰斗機空中加油

▲ C-130運輸機在飛行中捕獲1架X-61小精靈無人機

▲ 俄羅斯獵戶座察打一體無人機

▲ 俄羅斯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想象圖
今年,世界無人系統領域競爭將愈發激烈。美國MQ-25A航母艦載無人空中加油機將開展一系列航母搭載飛行試驗,有望2024年形成作戰能力。
美國空軍“遠射”項目將于今年夏天完成初步設計并通過審查。“小精靈”項目將繼續開展無人機空中回收試驗。俄羅斯獵戶座察打一體無人機將于今年交付首個國外用戶,成為俄羅斯首種出口國外的無人機型號。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目前這種無人機的潛在國外用戶已經超過20個。
今年,多個無人僚機項目將取得突破性進展。美國B-21隱身戰略轟炸機有望首次公開亮相,并于年中首飛,與其并肩作戰的“忠誠僚機”自主無人戰斗機被美國空軍確定為機密級,今年公開披露的概率很小。
英國正在依托“蚊子”項目研制一種無人僚機,未來與“臺風”、F-35B和“暴風”下一代戰斗機協同作戰。俄羅斯新版獵人重型隱身無人攻擊機有望于年內進行首飛。
此外,俄羅斯的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計劃今年夏天在北極地區部署,以提高俄海軍的威懾能力。美國“蝠鲼”項目也即將開展全尺寸集成無人潛航器的制造和水下演示驗證試驗。

▲ 法國艦載激光武器系統Helma-P想象圖
近年來,激光武器發展快速,以色列、美國和法國等開展了多次空基、海基和陸基試驗。美國陸軍計劃今年在歐洲部署1個防空排,配備4輛定向能機動防空系統發射車。法國海軍艦載激光武器系統Helma-P也將開展測試工作。
總之,今年世界軍事強國將重點聚焦人工智能、電子復興計劃等技術方向,通過高超聲速武器實戰化、戰略導彈換代、現役導彈升級、新型導彈研制等途徑和舉措,構建多層次、多種射程的火力配系,值得大家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