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煦

兩年前,順德區以壯士斷腕的勇氣破掉村級工業園的“舊世界”,以鳳凰涅槃的決心加快建立起現代制造產業園的“新世界”。這是順德堅守實業經濟的戰略定力,也是順德敢為人先精神的薪火相傳。
從業多年來,數次來順德采訪,見證了順德制造業發展的今天。
順德制造,始終以引領的姿態詮釋著中國驕傲。向海而生,得嶺南風氣之先與地理之便,順德成為中國民族工業的重要發源地。1874年,龍江引進西方技術與機器開辦順德第一家機器繅絲廠,至1887年,全縣的機器繅絲廠已達42家,占廣東省的90%以上。
1911年,順德產業工人達6.4萬人,超過了當時的口岸城市上海與天津產業工人的總和。
改革開放之初,順德就逐步建立起以發展工業為主、以集體經營為主、以骨干企業為主的發展模式。
1987年,新華社發表文章《廣東躍起四小虎》,將順德、南海、東莞、中山四個明星市鎮并稱為“廣東四小虎”。一時間,“廣東四小虎”虎虎生威,成為中國中小城市與縣域經濟發展的標桿。
從此,中國制造的每一次跨越,都閃耀著順德爭先的身影。全國最大的電風扇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電飯煲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電冰箱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微波爐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燃氣具生產基地……“有家就有順德造”,工業思維、工匠精神已經內化為城市的氣質。
敢為人先,同樣是順德企業的制勝法寶,順德制造用品質的力量彰顯著中國驕傲。中國家電之都、中國家具商貿之都、中國涂料之鄉……順德制造在越來越多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鐫刻下中國制造的實力。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正是充分尊重市場的力量,順德才成為無數胸懷雄心的青年人追逐夢想的熱土。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多年來,我也算見證了順德的發展傳奇,在時空轉換中,當若干年后回望“順德足跡”時,或許能夠清晰感受到每個歷史拐點的巨大意義。此時的順德,再擔改革重任,依舊是堅定地跟隨著那片紅色,從容地譜寫新的篇章。
馬上要過年了,每年過年前除了期待新年,還期待《小康》雜志出品的春節主題報道,很有意思,可以看到全國各地過年的不同風味。繼續期待!
——沈陽?孫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