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
科技創新是否有章可循,資源配置是否科學合理,科技體制是關鍵;科技創新能否打破壁壘,成果轉化能否通暢順利,科技體制改革是抓手。如果不破除阻礙科技創新的舊體制舊機制,不建立有利于科技創新的新體制新機制,就不可能激發創新活力,也不可能讓創新源泉充分涌流。2021年11月24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2021-2023年)》。2022年正是該攻堅方案落地實施的關鍵一年。
“要圍繞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這個重點推進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包括如何構建更加有效的新型舉國體制;如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好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力量、科技任務組織者的作用;如何使產學研各主體發揮好各自作用,打造創新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如何推動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揭榜掛帥’等改革更好地落地見效?!痹?021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曾明確表示,要以科研評價為抓手,持續推進已經進行的各項改革,包括給科研人員減負、營造良好生態、建設良好作風學風,以及使科研人員心無旁騖,從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共同形成對國家發展和安全的強大科技支撐。
改革,重在落實,貴在見效。2021年以來,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清理行動持續推進,不合理的評價體系逐漸被摒棄;經費管理持續優化,科研自主權越來越大;科研項目管理模式創新,更多人才脫穎而出……
得益于此,我國科技創新實力顯著增強?!?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我國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12位,不僅連續9年上升,而且在知識和技術產出、商業成熟度等多維度排名居世界前列。

號角吹響 科技是實現經濟躍遷的關鍵。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到,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要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方案。
科技是實現經濟躍遷的關鍵。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到,“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要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好國家實驗室作用,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推進科研院所改革?!?/p>
科技體制改革如何發力?王志剛2021年12月下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三年攻堅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要瞄準痛點發力。“我們改革的核心關鍵,始終是為科研人員搞科研、搞創新提供好的政策、環境、條件,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在中國開展科研工作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始終圍繞科研人員遇到的困難和煩惱進行整體考慮,真正落在細微之處,真正讓國家創新體系更加科學、更加完整、更加系統,與我們的改革措施能夠同步。”
緊隨其后,2022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對2022年科技工作重點任務進行部署,特別指出要重點抓好十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推動科技規劃任務落實,更好發揮戰略導向作用。二是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三是推動國家實驗室體系有效運行,發揮戰略科技力量引領作用。四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進創新資源向企業聚集。五是加快科技攻關和成果應用,支撐引領穩增長和民生改善。六是實施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七是高水平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打造一批創新策源地和增長極。八是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優化科技創新生態。九是聚焦戰略人才力量,加大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力度。十是拓展科技合作開放方式,積極參與全球科技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