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芬,李彩琴,虎紅紅,馬 云
寧夏大學,寧夏銀川 750021
盈虧平衡分析法又稱保本點分析法,是根據銷量、成本、利潤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的綜合分析預測利潤,控制成本,判斷經營狀況,衡量經濟效益的一種重要的方法。生產經營中各種不確定因素的變化會影響投資方案的經濟效果,當這些因素的變化達到某一臨界值時,就會影響方案的取舍。盈虧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這種臨界值,即盈虧平衡點(BEP),判斷投資方案對不確定因素變化的承受能力,為決策提供依據。盈虧平衡點越低,說明項目盈利的可能性越大,虧損的可能性越小,因而項目有較大的抗經營風險能力。
近年來,隨著中國奶業發展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養殖規模和集約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信息化管理體系逐步健全,市場逐漸規范且越來越穩定。奶牛養殖業的不斷擴大且人們對牛奶品質需求增高,奶牛養殖業的經濟效益是否能更好也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此利用盈虧平衡分析法,計劃和控制生產銷售過程,預測成本、銷售和利潤,編制銷售計劃、生產計劃、現金預算計劃,判斷經營狀況,為奶牛養殖場的生產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和為今后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依據[1]是目前養殖場常用的判斷經濟效益的方法。
辛國昌等[2]通過對我國不同規模奶牛場的成本和收益進行比較分析,結合奶牛養殖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降本增效和穩定奶業發展的建議。王建平等[3]通過對探討規模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產奶牛生產水平及成本利潤的動態變化,得出了規模化養殖場效益的平衡點低于養殖小區,說明規模化養殖場的生產水平、收益和市場抗風險能力高于養殖小區。姜冰等[4]從不同飼養方式下的奶牛養殖生產成本構成要素角度出發,運用統計指數因素分析模型,分析了2004—2011年中國奶牛不同飼養方式的生產成本構成要素對生產成本影響程度和影響結果,建議健全經營型和公益性技術支撐體系,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合理高效地利用飼料資源,并通過政府支持引導控制成本過速上漲。Tom[5]通過對奶牛養殖收入、成本和利潤進行研究后,發現牧場收入主要來自牧場牛奶的銷售;牧場在生產利潤之前必須支付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投入約占牧場毛收入的75%;更好地理解成本與收入之間的數字關聯性,將有利于提高牧場的經濟效益。Nan等[6]通過對824 個農場的分析,構建了簡化的隨機成本邊界,研究了新西蘭奶牛場的效率,北島的奶牛場平均成本效率估計為83%,南島的奶牛場平均成本效率為80%;同時,對低效率與農場特征之間的關系分析發現,成本效益與資本密集度,牧畜質量和農場規模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尹春洋[7]利用奶牛養殖成本的數據,對不同養殖規模奶牛的成本效益進行分析,探討奶牛養殖規模與成本收益之間的關系,發現散養和小規模養殖相對于大規模養殖具有一定的成本效益優勢,奶牛生產水平未隨養殖規模的擴大而得到較大的提高。
寧夏奶牛養殖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預計到“十四五”末,寧夏奶牛養殖規模將達到100 萬頭以上,乳業產值達到千億元以上。但是奶牛養殖業規模的擴大并不意味著生產水平的提高,還需要通過盈虧平衡分析法來計算奶牛場的經濟效益以及為奶牛場的生產實踐提供理論依據,使奶牛場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因此,本文利用盈虧平衡分析法對寧夏某奶牛養殖場的數據進行了盈虧平衡點的產奶量、銷售收入、泌乳牛存欄量以及奶價的分析,為該奶牛養殖場今后的發展以及生產實踐提供理論依據。
1.1.1 牛場基本情況
寧夏某奶牛養殖場,奶牛總存欄量為2 183 頭,其中泌乳牛1 073 頭,干奶牛179 頭,育成牛567 頭,犢牛364 頭。現有員工70 人,其中技術人員20 人。本文調查了寧夏某奶牛場2021年1月的養殖情況數據,以此數據來進行分析探討該奶牛場的盈虧平衡情況。
1.1.2 牛場支出情況
該奶牛場1月(31 天)的泌乳牛和干奶牛精飼料支出情況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飼喂泌乳牛的精飼料中玉米占的比例最大;過瘤胃脂肪占的比例最小且價格最高。飼喂干奶牛的精飼料中麩皮和棉籽粕占的比例最多,預混料占的比例最少且價格比其他的精飼料高。泌乳牛和干奶牛所用的精飼料共花費1 319 394.69元。

表1 2021年1月寧夏某奶牛場泌乳牛和干奶牛精飼料的支出情況
該奶牛場1月(31 天)的育成牛和犢牛精飼料的支出情況見表2。從表2可以得出,飼喂育成牛的精飼料中麩皮占的比例最大;預混料占的比例最小且價格比其他幾種成分的高。飼喂犢牛的精飼料為犢牛精補料,犢牛精補料為顆粒料,主要成分為豆粕、棉籽粕、全棉籽和預混料。飼喂育成牛和犢牛的精飼料共花費157 236.46 元。

表2 2021年1月寧夏某奶牛場育成牛和犢牛精飼料的支出情況
該奶牛場1月(31 天)的泌乳牛和干奶牛粗飼料的支出情況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飼喂泌乳牛和干奶牛的粗料中青貯玉米占的比例最大;飼喂泌乳牛的粗飼料中苜蓿干草占的比例最小。干奶牛中燕麥草占的比例最少。飼喂泌乳牛和干奶牛所用的粗飼料共花費669 748.80元。

表3 2021年1月寧夏某奶牛場泌乳牛和干奶牛粗飼料的支出情況
該奶牛場1月(31 天)的育成牛粗飼料的支出情況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飼喂育成牛的粗飼料中青貯玉米占的比例最多,燕麥草最少。飼喂育成牛所用的粗飼料共花費173 133.45 元。

表4 2021年1月寧夏某奶牛場育成牛粗飼料的支出情況
日常費用包括:水費、電費、煤費、燃油費、凍精、藥品、維修費、酸堿液等日耗品、橡膠件等備件和防護服等勞保用品。折舊費用包括:成母牛折舊、建筑物折舊、機械設備折舊、運輸工具折舊和電子設備折舊。從表5和表6可以得出該奶牛場所支出的人員費用為381 000.00 元,日常費用為184 105.67 元,折舊費用為415 869.09 元。共支出980 974.76 元。

表5 2021年1月寧夏某奶牛場日常費用和折舊費用的具體價格

表6 2021年1月寧夏某奶牛場的人員費用和日常費用及折舊費用情況
1.1.3 牛場收入情況
該奶牛場1月(31 天)的牛奶收入情況和出售公犢、育肥牛以及淘汰奶牛的收入情況見表7和表8。從表7可知該奶牛場產奶量為960 000.00 kg,單價為4.00 元/kg,出售牛奶的收入為3 840 000.00元。

表7 2021年1月寧夏某奶牛場牛奶的收入情況
由表8可知出售公犢的收入為92 000.00元,育肥牛及淘汰奶牛的收入為250 000.00元。一共收入了342 000.00元。

表8 2021年1月寧夏某奶牛場出售公犢、育肥牛以及淘汰奶牛的收入情況
1.2.1 量、本、利三者之間的關系
I=S-(Vc×Q+F)=P×Q-(Vc×Q+F)=(PVc)Q-F,其中I-銷售利潤;P-產品銷售價格;F-固定成本總額;Vc-單件變動成本;Q-銷售數量;S-銷售收入[9]。
1.2.2 平衡分析
總成本:C=F+Vc×Q;總收入:S=P×Q;
列出盈虧平衡方程:C=S,即P×Q=F+Vc×Q;
得到盈虧平衡點時的銷售量Q=F/(P-Vc),設盈虧平衡點時的銷售量為Q0,則Q0=F/(P-Vc)[9],盈虧平衡圖見圖1。

圖1 盈虧平衡圖
(1)可變成本
指總額隨產量的增減而成正比例關系變化的成本。單位可變成本(每kg鮮奶成本)=(奶牛飼養費用-副產品價格)/鮮奶收入=[(精飼料費用+粗飼料費用+奶牛日常費用)-出售犢牛及育肥牛和淘汰奶牛的價格]/鮮奶收入=[(1 476 631.15+842 882.25+184 105.67)-342 000.00]/3 840 000.00=0.56 元
(2)固定成本
是指總額不隨產量的增減而變動的各項成本費用[10]。固定成本=折舊費用+人員費用=415 869.09+381 000.00=796 869.09 元
2.2.1 盈虧平衡點的銷售數量Q0和盈虧平衡點的銷售收入S0
假設盈虧平衡點時的銷售量為Q0,銷售收入為S0。由表6可知產品銷售價格P=4.00 元/kg,銷售數量Q=960 000 kg,銷售收入S=3 840 000.00 元;且由以上的計算可知,單位可變成本=0.56 元,固定成本=796 869.09 元。由此可以計算出盈虧平衡點的銷售數量Q0、盈虧平衡點的銷售收入S0、Q-Q0、S-S0的數值。
Q0=F/(P-Vc)=796 869.09/(4.00-0.56)=231 647.99 kg
S0=Q0×P=231 647.99×4.00=926 591.96 元
Q-Q0=960 000.00-231 647.99=728 352.01 kg
S-S0=3 840 000.00-926 591.96=2 913 408.04 元
由此可知寧夏某奶牛場的實際銷售量(Q)和實際收入(S)均大于盈虧平衡點時的銷售量(Q0)和銷售收入(S0),所以寧夏某奶牛場的經營處在盈利區內,是盈利狀態[11]。該奶牛場的盈虧平衡圖見圖2。

圖2 2021年1月寧夏某奶牛場的盈虧平衡圖
2.2.2 盈虧平衡點泌乳牛存欄量和奶價
(1)盈虧平衡點泌乳牛存欄量的計算
利潤=(銷售單價×單產×泌乳牛存欄量)-(單位可變成本×單產×泌乳牛存欄量)-固定成本。
在銷售單價,單位可變成本,單產以及固定成本一定的情況下,泌乳牛存欄量越大,獲得的利潤越高[12]。由上式可以得到盈虧平衡點泌乳牛存欄量的計算公式為:盈虧平衡點泌乳牛存欄量=固定成本/[(銷售單價-單位可變成本)×單產]。
已知固定成本為796 869.09 元,銷售單價為4.00 元/kg,單位可變成本為0.56元,產奶量為960 000.00 kg,泌乳牛頭數為1 073 頭,即單產=產奶量/泌乳牛頭數=960 000.00/1 073=894.69 kg。所以:盈虧平衡點泌乳牛存欄量=固定成本/[(銷售單價-單位可變成本)×單產]=796 869.09/[(4.00-0.56)×894.69]=259 頭
因為該奶牛場現有的泌乳牛存欄量為1 073 頭,盈虧平衡點泌乳牛存欄量為259 頭,且該奶牛場現有的泌乳牛存欄量遠大于盈虧平衡點的泌乳牛存欄量,所以該奶牛場的利潤很高,即盈利能力很強。
(2)盈虧平衡點奶價的計算
盈虧平衡點奶價=(總支出-出售公犢、育肥牛及淘汰奶牛的收入)/牛奶銷售量[13]。
由表1、表2、表3、表4、表5、表6、表7和表8可知,總支出=飼料費用+日常費用+人員費用+折舊費用,即3 300 488.16 元,出售公犢、育肥牛及淘汰奶牛的收入為342 000.00 元,牛奶銷售量為960 000.00元。所以:盈虧平衡點奶價=(總支出-出售公犢、育肥牛及淘汰奶牛的收入)/牛奶銷售=(3 300 488.16-342 000.00)/960 000 =3.08 元/kg。因為出售的牛奶單價為4.00 元/kg,盈虧平衡點的奶價為3.08 元/kg,目前該奶牛場出售牛奶的單價大于盈虧平衡點的奶價,處于盈利狀態。
經營安全率的公式為:α=(Q-Q0)/Q×100%(公式中α為經營安全率、Q為實際產量或者銷售量、Q0為盈虧平衡點時的產量或者銷售量)[14]
當經營安全率越接近于100%,說明該奶牛場虧損的風險越小;當它越接近于0時,說明虧損的風險越大。一般可按以下數值來判定α>41%,表示很安全;α=31%~40%,表示安全;α=21%~30%,表示比較安全;α=11%~20%,表示有風險,應值得注意;α<10%,表示已有風險[15]。
用經營安全率的公式來分析寧夏某奶牛場的經營安全率。已知實際產量Q為960 000.00 元;盈虧平衡點時的產量Q0為231 647.99 元。所以α=(960 000.00-231 647.99)/960 000.00×100%=75.87%。由此可知寧夏某奶牛場處于安全狀態且盈利能力較強。
該奶牛場在現有的經營規模條件下,實際銷售量、銷售收入、泌乳牛存欄量和出售的奶價均大于盈虧平衡點時的銷售量、銷售收入、泌乳牛存欄量和奶價,可以實現盈利且盈利能力較強。要想獲得更好的盈利能力,可以采用提高場區設備以及剩余土地的利用率,提高泌乳牛產奶量以及擴大泌乳牛的存欄量等方法獲得。
該奶牛場現有的存欄量遠大于保本點的存欄量,所以目前該奶牛場不需要增加泌乳牛的存欄量來提高經濟效益。雖然擴大泌乳牛的存欄量可以獲得更好的盈利能力,但是后備牛群比例和規模會影響到奶牛場的發展,所以,要保證適當的后備牛群的比例和規模。
該奶牛場在目前現有的條件下處于盈利狀態,盈利能力很好,但為了以后獲得更好的盈利能力:一是可以采用提高防疫能力,降低治療奶牛疾病的成本;二是根據不同階段的奶牛狀況采取合理的飼料配方,降低飼料生產成本;三是合理安排人員分配,降低人員成本[16]。
目前該奶牛場可以不考慮經營狀態風險,但為了以后更好的發展,使經營狀態更安全。該奶牛場可以采用科學飼養,適當淘汰低產奶牛,增加奶牛產奶量的方法來提高銷售量,也可通過降低自然災害對奶牛場的損失,以及采取更好的經營模式來提高經營安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