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 月,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等單位聯合成立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辦公室,在全國開展為期半年的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
半年來,全國公安機關按照專項辦部署要求,狠抓組織部署、線索研判、破案攻堅、宣傳防范、機制建設,依法嚴懲養老詐騙違法犯罪,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亂象和問題,強力推進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截至9 月底,全國公安機關共破案3.9 萬余起,打掉團伙4735 個,抓獲犯罪嫌疑人6.6 萬余名,抓獲在逃人員3181 名,追贓挽損308 億余元。
公安部黨委高度重視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對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公安部成立由8 個警種部門參加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召開視頻會,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為期半年的集中打擊整治專項行動。
全警動員,一貫到底。32 個省級公安機關主要負責同志部署推進專項行動,各級公安機關層層壓實責任,從嚴從細從實抓好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各項工作,迅速掀起打擊整治工作高潮。
在安徽,公安機關開展深入走訪排查,對近5年來未破的涉及養老詐騙的案件和現發案件、警情,積極深挖,及時掌握發現涉嫌養老詐騙犯罪線索;在云南,玉溪市公安局每周召開專項行動調度會,加強指揮調度和線索分析研判,并邀請民政、社保等10 家單位召開座談會,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摸排線索,擴線深挖。工作中,各級公安機關發揮警種資源優勢,通過公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和深入轄區走訪等方式,廣泛發動群眾舉報,通過主動摸排發現違法犯罪線索2.1 萬余條。
廣西北海氣候宜人,吸引了不少老人到此購房、康養,當地公安機關組成工作專班,強化對以“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等為名侵害老年人權益違法犯罪線索的摸排;浙江公安機關加強同網信、民政、市場監管、銀保監等部門對接協調,內外聯動、精準摸排線上線下線索,全省11 市在網上發布征集養老詐騙犯罪線索通告。
各級公安機關組建線索核查專班,落實核查責任,確保核查質效。中央政法委12337 智能化舉報平臺下發各地公安機關核查的3.5 萬余條線索已辦結的達到95%。
今年4 月,湖北宜昌警方陸續接到報案,多名老年人購買高價保健品上當受騙。公安機關立即展開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以免費禮品為餌誘騙老年人,從而實施詐騙。犯罪嫌疑人還專門成立2 家公司實施犯罪,發展大量下線,通過偽造專家身份和檢驗證明對老年人進行洗腦,誘騙其以超過10 倍的高價購買產品,被騙人數眾多。
由于案情復雜,公安部對該案掛牌督辦,并組織開展集中收網,成功搗毀詐騙窩點,查封扣押一大批涉案資產,主要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公安機關推進警種合成、一體作戰,加強擴線深挖、破案攻堅,通過“集群戰”“協同戰”等方式攻現案、破積案,沉重打擊了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
專項行動期間,公安部組織開展4 批次集群戰役,對29 起重大跨區域案件開展集中收網,抓獲嫌疑人3321 名,打掉團伙298 個。
上海公安機關對一銷售養老類理財產品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涉案價值60 億余元;福建公安機關破獲一起特大涉養老詐騙案件,抓獲詐騙犯罪嫌疑人14 名,現場查扣大量虛假鑒定證書和低劣字畫,累計交易金額達2.8 億余元;海南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一起以投資虛擬貨幣“維卡幣”賺錢為名實施養老詐騙的案件,受害人100 余名,涉案金額達2000 余萬元。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已成功破獲涉養老詐騙現案2.8 萬余起、積案1.1 萬余起,全國專項辦掛牌督辦的60 起重大案件全部偵破。一大批人民群眾特別是老年人高度關注的詐騙案件得到高效偵破,一大批詐騙老年人的違法犯罪被依法嚴懲,養老詐騙違法犯罪得到有力遏制。
“您好,恭喜您中獎啦,不僅有價值2 萬元的燕窩可拿,還能免費旅游!”江蘇省江陰市新華社區居民夏某接到這個“祝賀”電話后,果斷掛斷。她說,自己看過社區民警在微信群內發送的防養老詐騙知識,知道這是騙子慣用的伎倆。
江陰市公安局要塞派出所社區民警說:“我們從轄區老年群體的關注點出發,建立了9 個防范宣講微信群,效果立竿見影?!?/p>
筑牢反詐“防火墻”,防治需未雨綢繆。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中,各級公安機關在嚴打的同時,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大精準宣傳力度,及時揭露養老詐騙手段,曝光常見類型,提高老年人識騙防騙能力。
湖北公安機關在開展“大水漫灌”式宣傳的同時,注重“精準滴灌”,將養老院、銀行網點、醫療服務機構等場所打造成宣傳陣地。寧夏吳忠公安機關組建了一支由退休民警組成的防范養老詐騙宣傳隊,以居住地社區為陣地,開展各類防范宣傳。
據統計,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刊發報道4.7 萬余篇,舉辦宣傳活動3.9 萬余場,群發公益短信5.2 億余條。公安部還會同全國老齡辦、中國老齡協會編寫了《老年人預防養老詐騙手冊》。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公安部狠抓機制建設,會同最高法、最高檢出臺《關于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規范執法辦案要求。遼寧、江西、云南等地結合實際,建立健全線索核查、追贓挽損等一系列工作機制。針對打擊工作中發現的監管漏洞,各地公安機關發出公安提示函5538 份,推動加強源頭治理和行業監管,最大限度預防減少案件發生。
經過半年努力,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取得良好成效。國家統計局調查結果顯示,82.22% 的群眾認為養老領域各種亂象減少了,群眾對專項行動的滿意度達86%。
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公安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國公安機關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常態化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工作。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充分發揮打擊主力軍作用,全力破案攻堅,共破現案2.8 萬起、積案1.1 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6 萬名,抓獲在逃人員3181 名,追贓挽損308 億余元。全國專項辦、公安部掛牌督辦的75起重大案件全部偵破。
為進一步提高老年人對養老詐騙犯罪的防范能力,專項行動期間,各地公安機關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反詐宣傳,舉辦宣傳活動3.9 萬場,群發公益短信5.2 億條,讓反詐知識進社區、進鄉村。
廣西南寧民警編寫了《老年人防范詐騙手冊》,歸納整理了23 種詐騙類型及36 個典型案例,采用“講故事、拉家?!钡姆绞狡占胺涝p騙知識。
山東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制作了原創微動漫《財叔財嬸夕陽紅大道歷險記》,用詼諧幽默的方式揭露養老領域非法集資的欺騙性和迷惑性,在老年群體中引發強烈共鳴。
防范養老詐騙,首先要了解這些騙局的特點。而養老詐騙歸納起來主要是以下三類:
一是投資理財型。老年人有一定積蓄,但缺乏投資知識和風險意識。不法分子則用新科技概念、國家政策作為行騙的幌子。常見的養老產業投資、收藏品投資、“以房養老”等都屬于此種類型。
二是健康養生型。健康的身體狀況是老年人非常關注的問題,這也成為不法分子實施違法犯罪的幌子。常見的保健品詐騙屬于此種類型,三無產品搖身一變成為“包治百病”的高檔保健品,以此詐騙養老錢,甚至耽誤正規治療,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是精神娛樂型。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前提下,精神享受也成為當下老年人的追求。有的利用獨居老年人的情感缺失設置感情騙局、親情騙局;有的則利用老年人熱衷的廣場舞、旅游等休閑娛樂活動設置騙局。
了解了養老詐騙的主要特征,就可以對癥下藥。因此,對于預防養老詐騙有以下四點建議。
首先,要增強自身反詐意識。老年人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了解識別各種新騙術,還要在領雞蛋、領大米、免費旅游等各種誘惑前保持足夠“定力”,不要貪圖蠅頭小利,因小失大。
其次,是保護好個人信息。利用個人信息實施精準詐騙的案件越來越多,有的信息實際上是老年人不經意間提供。老年人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個人信息,非必要不輕易提供。
還要注重家人之間的交流溝通。養老詐騙案件中,有的犯罪人員以親情陪護為手段接近老年人。老年人投資理財、尋醫問藥時要及時與子女溝通,為人子女的更要關愛家中老人,勤聯系、多關注、善提醒。
此外,需保持對朋友圈、聯絡群中推銷信息的警惕性。許多案件中,犯罪人員通過打入老年人內部進行詐騙,甚至把老年人發展成推銷員進行熟人詐騙。老年人要注意辨識朋友圈內的推銷信息的可靠性,不要盲目聽信,發現詐騙疑點的要相互提醒,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或舉報,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