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桐

“初學架端正,再求氣韻生。習文兼習武,功到自然成。”在安徽省合肥老年大學優秀教師的行列中,有這樣一位太極拳老師。他習武多年,榮譽滿身;他二十載教學,與學員亦師亦友。他就是國家一級武術師、安徽省武術協會理事、合肥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合肥市老年教育系統優秀教師王春明。
王春明從少年時期就欽慕武術,1993年,拜入中國武術名家徐淑貞門下,自此開始武術及太極拳劍的習練。多年來,王春明在國內外及省內的太極拳劍比賽中,屢獲優異成績,先后取得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武術套路國家一級裁判員、國家級一級武術師、中國武術段位制考評員及中國武術段位制指導員等多項榮譽。
先承師法,再領悟修行。這是王春明的武術心得。如何能讓武術惠及全民,進而強身健體,一直是王春明揣摩探尋的方向。他在研習傳統武術的過程中,創新太極拳劍的招式,摸索心得體會,進修出柔力球、木蘭拳,還有健身氣功等更適合全民健身的太極拳式。
王春明自2003年開始為老年人教習武術,2009年,正式任教于合肥老年大學,教授太極拳系列課程。近二十載的教學生涯中,王春明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他所帶的班級在合肥老年教育系統太極拳(劍)比賽中榮獲7金、6銀、3銅。2020年,王春明被評為安徽省老年大學系統優秀教師。
亦師亦友,為師之道。這是王春明的教學心得。老年學員大多是半路學藝,沒有任何基礎的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肢體不協調、動作不到位等問題。作為老師,王春明不厭其煩,耐心細心地解決學員學習上的困難。在上課過程中,他關注學員的每一個動作,及時糾正不規范的姿勢,即使下課休息時,王春明也是陪學員一同練習,全心全意幫助他們。他深知,想把太極拳(劍)教好,一定要在課程上下足功夫,做到不枯燥、有新意。為此,王春明經常與學員們交流思想,及時調整上課方式,把所有的難題都變成樂趣。
王春明的人生格言是“勤能補拙”。早上4點到7點,晚上7點到10點半,這兩個時間段是王春明幾十年如一日的練武時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王春明眼中,練武是將勤補拙的滴水穿石之功。
奉獻是王春明堅守的信念。從社區老年大學到廬陽、經開、包河等區老年大學,直至今天的合肥老年大學,王春明除了在學校授課,還經常參加社會活動。社區一有太極拳教學輔導,他就會第一時間趕到,耐心地為社區群眾義務教學。
“學武先做人,忠厚是根本”。王春明用武法、師法、心法詮釋著他心中的武術精神。講臺是他的江湖,教好每一節太極拳課,就是王春明今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