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興 藍水清
(1.興國縣思源實驗學校,江西 贛州 341000;2.興國縣第七中學,江西 贛州 341000)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閱讀素養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指標。鼓勵學生廣泛閱讀文學名著,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深研政策,轉變陳舊教學理念和方法,設計好每堂課的教學計劃,優化課堂、優化作業,探索“雙減”政策下新的方式方法,打造高效精品課堂,減輕學生壓力、緩解家長焦慮,不斷助力“雙減”政策行穩致遠,為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廣闊空間和有利契機。
名著閱讀因其內容龐雜、人物繁多,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中小學生因為認知、閱歷有限等諸多因素,很難從頭到尾讀完整部或者整篇作品,更不用說獨立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加之當前名著閱讀的評價方式都是以考試為導向,教師缺乏對學生閱讀過程的了解,忽視對學生正確的指導和引領,同時也因教學的壓力,所能給予的閱讀方法指導亦缺乏系統性與針對性。在上述困境下,名著閱讀效果不盡如人意,不能充分地把“啟智潤心”和立德樹人的作用彰顯出來。
具體而言,當前的名著閱讀,教師往往是開學布置一個學期的閱讀任務,組織性、計劃性差,一些不夠自律的中小學生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次性布置的閱讀任務。另外,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上,則是教學與生活實際有較大差距,加上名著本身在整體上相較于短小的故事來講趣味性會更低一些,導致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這樣,當前的名著閱讀教學就難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特別是“雙減”背景下對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綜合目標。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項目式學習”(PBL)已經被廣泛應用于中小學學科教學。蔣宏認為,項目式學習在整體規劃閱讀時間、保持學生閱讀動力、做好閱讀效果評價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相較于傳統語文閱讀教學,采用“項目式學習”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跳出當前名著閱讀教學的雙重困境。
項目式閱讀教學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解決閱讀瓶頸為核心目標的教學模式。在項目式閱讀教學中,教師從現實世界中的基本問題出發,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廣泛采集視聽數據,借助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和“贛教云”平臺,讓文字“動起來”,讓人物“活起來”,將名著變為學生可聽、可看、可說、可演的“活”文章,從而有效解決中小學語文名著閱讀活動中存在的痛點和堵點。
在“雙減”背景下,了解中小學名著閱讀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探索項目式閱讀教學的方法與策略,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是當前名著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
如何將項目式閱讀教學的方法與策略應用于課堂教學?
一是要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總的指導下,按照“雙減”政策的總方針,對項目式閱讀教學中的名著進行篩選和分類,不同的年齡段要有“菜單式”的書目,將教育部閱讀推薦與學生自身閱讀能力及興趣結合起來,既不能讓學生“吃不飽”,又不能讓學生“吃不了”。
二是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統編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閱讀書目,收集關于項目式閱讀教學的典型案例,為活動開展提供范本與教學資源。除此之外,還應通過充分的調查研究和對比分析,評估在實施項目式閱讀教學后,學生閱讀能力、閱讀數量、閱讀水平、人文精神培育等方面的提升程度。
三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鼓勵學生對作品進行二次創作,拓展學習。借助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和江西“贛教云”平臺為項目式閱讀教學賦能,通過兩大平臺上面的海量線上資源如經典影視作品、AR/VR作品等,讓閱讀過程變成學生沉浸式的體驗,代入名著中的角色,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從而提升名著閱讀素養。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的大環境下,線上教學成了常態化的學習模式,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開展項目式閱讀教學,已然成為提升閱讀教學質量的一個有效渠道。
項目式閱讀教學不是某一個語文教師單打獨斗的個體行為,而是以教研組或課題組為單位,突破傳統閱讀教學壁壘的集體行為。這就要求一線教師基于中小學生的學情,對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現狀及原因進行深入研究,推進項目式閱讀教學的落地實施。筆者曾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文獻法、問卷調查法、實驗比較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選擇兩個平行班進行試驗,盡可能多地采用音頻、視頻和幻燈片等多媒體技術,充分地利用班班通、人人通等教學資源庫,結合具體活動案例,以“項目式+信息化”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借助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監測平臺等相關技術手段,經過近一個學年的比較,筆者推行項目式閱讀教學的兩個實驗班,較同年級采用傳統閱讀教學法進行名著閱讀教學的班級,學生的閱讀數量、閱讀興趣、閱讀質量、作文素養等方面均有明顯提升,收效甚好。
教學效果是檢驗一種教學模式的唯一標準。實踐證明,項目式閱讀教學法在名著閱讀中優勢明顯,教師教學工作減負,學生對名著閱讀的興趣明顯增強,“鯰魚效應”顯著。眾所周知,“閱讀基因”一旦被喚醒,往往就可以成為青少年成長路上的指路明燈。項目式閱讀教學能夠不斷滿足學生不同的閱讀需求,讓他們在書海遨游中尋找到生活的真諦,使閱讀真正成為一種知人論世、感知世界、接觸自然、了解社會、憧憬未來的一面鏡子。
綜上所述,在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項目式閱讀教學,實現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有機融合與同頻共振,拓寬了育人路徑與渠道,打通了學生“從怕閱讀到想閱讀再到怕不閱讀”的一體化螺旋式上升之路,可以有效提升中小學生語文素養,為“雙減”背景下的中小學語文名著閱讀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了一個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