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超
經濟社會發展,交通要先行。記者從濰坊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濰坊市突出“項目突破、行業提升、精準服務”三個重點,全力推動交通高質量發展,2021年全市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0億元,實現了“十四五”交通發展“開門紅”。

濰坊境內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77.3公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數和進度位居全省第一。濟南至濰坊、明村至董家口等3條在建高速公路全年完成投資185億元;
寶通街快速化改造涉鐵段建設在全線率先完成驗收工作,為元旦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打通全市首條跨縣市區“斷頭路”灶朱路,實現了當年規劃、當年開工、當年通車;提前完成6條普通國省道大中修改造項目,完成投資10億元。
“四好農村路”全年新建改造892公里,完成投資19億元。

濰坊作為唯一地級市納入13個全國性高鐵快運基地規劃;
濰坊至煙臺鐵路主體工程完成總量的27%,完成投資9.6億元。
統籌推進京滬高鐵輔助通道建設和中心城區至濱海市域鐵路、濰坊至沂源等8條鐵路前期工作。
濰坊港5萬噸級滾裝泊位(#17)開工建設,完成投資5500萬元;
濰坊港中港區散雜貨儲運中心項目,陸域面積40萬平方米完成建設并交工驗收,總投資4000萬元。
小清河復航工程完成總投資80%,預計2022年完工。
濰坊機場客貨運航線15條,通航城市17個,預計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67萬人次,同比增長37.61%;
港口外貿吞吐量681.65萬噸、集裝箱吞吐量56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加16.8%、14.3%;
城市公交日均客運量21萬人次,全年客運量7665萬人次;
巡游出租車日均接送乘客達10萬余人次,平均每輛車每年運營10萬多公里、接送乘客1.5萬人次。

預可研報告已通過軍方、民航審查并上報聯合參謀部和國家發改委,編制完成《濰坊機場土地資產評估報告》并上報;加快推進完成立項工作。
建成全省首家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全市規劃非現場執法73處,已建成19處,打造了全覆蓋、全天候不停車超限檢測網,超限率由15%降至1.5%;
在全省率先建成“兩客一危”市縣企三級監管平臺,對14個縣級交通部門、86家兩客一危企業、3863輛“兩客一危”車輛進行全過程監控;
在全省率先建成出租車信息管理系統,中心城區2262輛巡游出租汽車全部安裝新型車載信息系統。
出臺巡游出租車20條和公交12條支持措施,解決廣大市民“急難愁盼”問題;
中心城區148條公交線路統一實行“一元票價”,中心城區享受免費乘公交車待遇客流占比達37%;
全國首個建成95128多元電召服務平臺,每天完成約車訂單3000余次,成為全國95128電召約車平臺樣板;
為中心城區3546名巡游出租車駕駛員發放了統一制式服裝;
在中心城區設立出租車駕駛員驛站519處。(文中圖片除署名作者外由濰坊市交通運輸局提供)

Highlighting “breakthrough in projects, improvement in service and accuracy in service”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Weifang Bureau of Transport completed an investment of 24 billion yuan in the fixed assets of transport in 2021, realizing a “good start” of transport development in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Highway construction has developed at an accelerated speed. With an expressway traffic mileage of 577.3 kilometers, Weifang ranks first in the mileage and progress of expressway under construction in Shandong. The three expressways under 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e one from Jinan to Weifang and the one from Mingcun to Dongjiakou, have completed an investment of 18.5 billion yuan throughout the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