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我被送到牡丹江市兒童福利院,老師們用溫暖的懷抱和慈母般的愛接納了我,因為不知道我的確切出生年月日,老師們把我的生日定在6月1日。
在福利院里,我了解到,我們這些殘疾孩子如果考不上大學,成年后就得去養老院繼續接受政府和社會的幫扶。每到寒暑假,上大學的哥哥姐姐們來看望我們時,我不由得心生羨慕,暗暗對自己說:“總有一天,我也要走出福利院,去外面上大學!”
因先天性腦癱,我雙腿無力,難以行走。從上學的第一天起,我就被老師或者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背到學校,“今天放學你背劉玉,明天上學我來背!”小伙伴們暖心的話語和真誠的幫助伴隨了我的整個童年。
初中時的一個冬天,嚴寒徹骨,在背我放學的路上,因為地面太滑,小伙伴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倒在地上的那一刻,他還在努力平衡好身體,盡量不讓我摔疼。回到福利院,老師發現他的下巴摔破了,后來縫了5針。看見小伙伴強忍疼痛的模樣,我的眼淚也掉了下來。
在好心人的幫助和老師們的聯系下,我輾轉于哈爾濱、北京各大醫院,前后做了5次康復手術。每次手術后,我的腿都鉆心的疼。可是我從沒想過退縮,一直積極配合醫生做康復訓練,再疼都沒有掉過一滴眼淚。
“苦心人,天不負。”終于有一天,我走出了出生以來靠自己獨立行走的第一步!從那以后,我的理想更加堅定了:即使身有殘缺,我也要去看看世界!我考取了湖南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成為福利院里第一個考上大學的殘疾兒童。
2014年,黑龍江省召開第六屆全省殘疾人運動會,牡丹江市殘聯在全市范圍內選拔運動員,我也在被選拔的行列。省游泳代表隊的關相楠教練認為我的手臂較長、水感好,我被選進了省隊。
還記得第一次來到訓練場的情形,明媚的陽光灑滿塑膠跑道,天空是寶石一樣的藍。只聽教練吹了一聲響亮的口哨,所有的人都使勁搖著輪椅,爭先恐后地推動輪椅向前駛去,一圈、兩圈、三圈……很快,10圈就在你追我趕中畫上了句號。訓練結束了,熱血沸騰的我久久沉浸在這熱烈的氛圍中不能自拔:“原來,我也能行!”我仿佛尋找到了生命的意義,那就是用拼搏和汗水去證明我不比任何人差。
全國第十屆殘運會結束后,我被選入國家隊,當時我已為人母。更高強度的訓練以及對千里之外家人的思念、身為母親卻無法陪伴孩子成長的內疚……在無數個深夜,我伴隨著淚水入眠。但我從沒想過要放棄!
一次次的咬牙堅持,無數次失敗后的絕處逢生,平日里苦練的厚積薄發,終于讓我在東京奧運賽場摘得兩枚金牌,并接連兩次打破世界紀錄,我為自己驕傲,我用行動詮釋了奧運精神,用生命見證了一切皆有可能!如今我又回到訓練場,我要乘勢而上、再接再厲、頑強拼搏,努力在2022年的亞運會中超越自我,再創人生新的輝煌。
(摘自《中國婦女》)(責任編輯 史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