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義 李艷芳
1950年,東北電業管理局設計處于長春組建,開啟了新中國第一家電力設計機構的創業征程,也開啟了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能建”)以規劃設計為引領,致力于電力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之路。70多年來,從第一條220千伏輸電線路到第一縷核電曙光,從第一臺百萬千瓦火電機組到第一條特高壓輸電通道,中國能建及成員企業始終以發展國家電力能源事業為己任,鑄就“敢為人先、勇于超越”的精神特質,鍛造“艱苦奮斗、臻于至善”的境界品格,發揚“發展企業、奉獻社會”的價值追求。
作為電力能源建設領域的國家隊,中國能建全面推動開放合作,踐行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節能環保的理念,促進中國能源行業與世界的交流互進:在南美洲大陸南端攔下冰川之水造大壩,實現阿根廷的能源夢;在喜馬拉雅山脈斷裂帶建水電站,點亮中巴經濟走廊;在中東熱帶沙漠矗立起超級太陽能光熱電站,播種“太陽”……中國能建為中國乃至全球能源電力、基礎設施等行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所承建的一個個綠色、低碳工程,在世界各地撒下了“滿天星”。截至目前,中國能建在全球9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60多個分支機構,業務覆蓋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俯瞰巴西美麗山±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二期工程,如一條起伏隱現的銀色巨龍,匍匐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巨龍”身長超2000公里,沿線聚集著巴西80%的經濟活動,是巴西跨度最大的清潔能源轉移工程。
作為中國特高壓輸電技術走向海外的首個工程,這條“巨龍”的勘測設計,離不開中國能建工程師的勤勞和智慧。
歷時4年3個月,公司陸續派駐全專業70余人,戰勝了項目管理模式不同、設計標準和習慣差異、設計接口復雜等各種挑戰,讓這條貫穿巴西南北的“綠色電力高速公路”變為可能。
從巴西最大的美麗山輸電工程到巴基斯坦最大的NJ水電站,再到阿根廷最大的能源建設項目基塞水電站;從中國第一個海外百萬千瓦級IPP火電項目印尼爪哇7號電廠,到海外首個采用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華龍一號”核電技術標準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廠,再到中東地區首個清潔電站哈斯彥電站;從新加坡首個大型浮體光伏項目勝科騰格浮體光伏電廠,到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項目迪拜950兆瓦光熱光伏電廠……一個個綠色環保項目,誕生于中國能建的工程建設者手中,為全球增添“綠色動能”。
圣克魯斯河源自世界上僅有的3個總面積仍在增長的冰川之一——莫雷諾冰川。利用河水發電,是阿根廷人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夢想。2013年,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與阿方企業組成的聯營體中標基塞水電站項目,讓阿根廷人看到了實現夢想的希望。
項目工地100多公里外,就是莫雷諾冰川,保護周邊生態環境成了項目實施的重要工作。憑借豐富經驗和先進技術,中國工程師作出了精心設計安排。為避免影響莫雷諾冰川,大壩蓄水高度比原計劃降低了2.4米,還設計了魚道、生態放水底孔等,全面滿足環保要求。
在地球最南端建造水電站,意味著要應對諸多方面的挑戰——既要應對極寒天氣,又要綜合考慮生態、文物化石保護等難題,更要做好疫情防控。建設者統籌各參建單位建立聯防聯控機制,保障施工不間斷。用科學防疫,幫助當地疫情防控。共過患難,更懂真情,共同面對疫情挑戰,中外員工的感情也越來越深。不久的將來,這座大型水電站建成后,年均發電預計可滿足150萬阿根廷家庭的日常用電,滿足阿根廷對能源的渴求。
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嚴峻形勢,為了共同發展夢想,中國能建的工程建設者毅然奔赴位于亞、歐、非等國家的重點建設項目,運用中國防疫先進經驗,保障了海外項目穩步推進,也傳遞著“中國溫度”。
2021年9月29日,發揮整合資源優勢和專業優勢,引領統籌公司海外業務發展的國際業務高端平臺——中國能建國際集團正式成立。后疫情時代,中國能建“走出去”的步伐將更加堅定。
“是中國師傅教我管大壩,讓我從小鎮姑娘成長為環境專家。”肯尼亞姑娘菲絲納茲比,是斯瓦克大壩的一名工程師。在中國能建工作,她很開心。“有水供應,就會有足夠的食物,有穩定的電用,這會給本地社會帶來巨大的好處,我也可以過上好生活。”在斯瓦克大壩,本地雇員比例高達九成以上。他們受益于大壩建設,生活也發生著巨大的改變。
斯瓦克大壩是肯尼亞政府的重點工程,完工后,將為鄰近城鎮300多萬人提供安全干凈的生活用水,緩解用電短缺問題,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在海外項目所在地,中國能建與當地民眾締結下深厚友誼,為項目所在國培養了數萬名電力技術人才。
依托世界各地的在建工程,中國能建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既修建飲水工程、學校、教堂、附近道路等基礎設施,也發揮專業優勢,培養人才,解決就業難題:在寬扎河畔,非洲在建最大的水電站安哥拉凱凱水電站建設高峰期,為當地帶來6000多個就業崗位,4年運行維護期內,還為當地培養了一批電站管理和技術人才;在巴西美麗山特高壓工程,帶動了當地1.6萬人就業;在阿根廷基塞水電站施工高峰期,為當地提供近2300個直接就業崗位和6000多個間接就業崗位;在埃及500千伏EETC輸電工程實施中,累計為當地創造了7000余個就業崗位……同時,師徒結對、實習就業、定期培訓,中國能建扎根海外,已累計為項目所在國培養了數萬名電力技術人才。
高聳的鐵塔、碧藍的天空、長臂起重機……由中國能建組織的“共繪家鄉美”巴基斯坦少兒繪畫活動,吸引了當地近400名少兒參與,他們拿起畫筆,畫出自己對家鄉的美好憧憬。TCF學校在胡布電站項目附近,校長Ateed?Riaz說:“中國有一句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希望隨著‘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推進,兩國人民的下一代將中巴友誼延續下去。”
一座座“連心橋”,由中國能建架設而成。在海外項目所在地,與當地民眾締結下深厚友誼,傳唱著合作共贏的動人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