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欣卉,張詩林
(黑龍江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80)
一方面是企業急需大量的經貿類專業人才,但在職場的人力資源選擇上卻遇到阻力,因為對應聘者不滿意;另一方面是學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難以滿足企業的需要,因為長久的應試教育導致許多學校的教育方式仍然側重理論知識教學,理論與實踐不符合,很多學生對自己沒有明晰的職業規劃和科學的崗位定位。學生應該根據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學習理論知識,加強自己的實踐技能訓練,增強自我就業的能力。同時,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也需要根據企業的崗位能力要求進行設置,如果沒有在企業的多方面調研,就很難使課程目標和目的明確化,這會導致很多學生盲目地學習書本上的專業,不能活學活用,在畢業以后,求職目標模糊,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該干什么。即使很多學生進入了心儀的企業,也無法在崗位上迅速找到狀態。這就是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技能培養方面與企業需求人才方面的主要矛盾。高職院校要圍繞中國制造轉型升級所需的高素質技能型勞動者進行改革,所肩負的任務是培養更多在經貿專業崗位勝任的復合型人才,由此加強職業核心素養教育,提升職場競爭力就尤為重要。
首先要有經貿專業的基本技能,有創造創新性思維和主動學習的精神。企業選用人才時,整體素養的關注度不斷攀升,不僅僅注重學歷,更注重學生本身的實踐操作技能和經驗,以及學生在就業中的應變能力,需要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并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更要靈敏把握市場信息和溝通協調的能力。
其次是經貿類行業人才最重要的是自身忠誠度,因為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企業都遇到過畢業生在本企業接受培訓,獲得職場經驗后就離職跳槽,把原來公司的信息外傳,使得企業在人力資源與信息方面遭受極大的損失,所以企業也不得不把入職人員的忠誠度作為一個衡量和考核的標準。
大部分學生受認知水平、思考方式、意志力等方面的局限,所制訂的學習計劃不一定能完整地完成,教師就應該拓寬知識面指導學生制定適合自身的學習計劃,找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點,跟生活實際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這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能磨煉學生的意志,也能督促大家最終達到學習目標。在指導學生制定學習目標的時候,還要指導學生以專業知識體系為基礎,在計劃時間里集中時間和精力分階段地完成大小合適的目標,以點帶面,使知識往更縱深方向發展。除此之外,還要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在課堂上吸收老師教授的知識,還要學會提升信息素養能力,利用圖書館、網絡等開闊視野,不斷獲取新的知識和新的信息,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經貿類專業職業教育,應該通過參加社會實踐來提高學生的表達和溝通能力,使學生在投身職場的過程中學習鍛煉職業技能素養,更新觀念,吸收書本外的知識。只有自己在工作的過程中,才會理論結合實際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用理論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在實踐當中用自己的創新精神去解決,在實習和實踐中自己對社會和企業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為未來的擇業和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說實習不僅是業務知識與技能的實踐與鍛煉,更是工作態度與人際交往能力的鍛煉。
高職學生要積極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因為通過這樣一個平臺,能開闊自己的視野,及時了解本專業的發展趨勢,促進學生自身的實踐技能提升,也看到了自己未來努力的目標和方向,展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會發現自身的不足,讓自己認識到企業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要求和標準。高職技能大賽的核心就是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當中學習和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些比賽,學生不僅可以鍛煉自己的應用能力,也可以讓自己的專業技能知識得到提高。
在教學理念上,經貿類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教育應很好地結合起來。在職業核心素養培養途徑調查中,有69.6%的學生選擇“企業實習”,有45.8%的學生選擇“參加社會實踐或者志愿服務活動”,有33.2%的學生選擇“參加行業前沿交流和職業核心素養提升講座”,有10.2%的學生選擇“課堂學習”。所以高職教育的方向必須和學生需要與社會需求同步,這才能使其符合市場發展的要求。首先在課程制定上應考慮高職教育的特點,一方面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將所學專業與實際崗位特點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的同時,熟悉整個實習實訓過程、了解企業崗位的需求,為日后的擇業和就業開辟道路;另一方面,根據學生的就業意向,結合經貿類專業的特點,先組織理論方面的教學內容,再以模擬崗位的工作過程和任務為參考設計OBE教學,把課堂交給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可以定期聘請企業指導教師來校講座,給學生提供實訓講解和就業建議的同時,也可以給教師指導教學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和入職之后的多方面的核心素養能力。
高職院校必須從思想觀念上認識到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使其服務于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這也是高職院校實施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工作的重要保障。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著教學目標,實施教學的能力要通過多方面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提升。學校可借助校企合作平臺、實踐實訓平臺等,鼓勵教師參加企業實踐鍛煉、職業資格鑒定,學習并了解企業文化,積累專業實際工作經驗,提高教學實踐的有效性,自覺在教學中滲透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培養企業所需人才,必須通過工學結合、寒暑假社會實踐鍛煉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鼓勵畢業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深入體會職業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為畢業生頂崗實習期的指導教師,要和企業保持緊密聯絡,充分掌握并了解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困難和面臨的問題,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