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永遠吹沖鋒號,牢記反腐敗永遠在路上。”2022年1月18日至20日,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召開,對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做出戰略部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從嚴管黨治黨,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組合拳”,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產生了全方位、深層次影響。
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之后、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這樣的關鍵節點,此次中央紀委全會釋放出哪些從嚴治黨的信號?“打虎拍蠅”又有哪些新部署、新動向?
“完善權力監督制度
和執紀執法體系”
縱觀此次中央紀委全會審議通過的會議公報,“監督”一詞共出現20次,生動體現了我們黨在不斷強化權力運行制約與監督的實踐探索。
自2021年以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實施條例》等一系列制度出臺,為實現系統施治、標本兼治提供制度支持。
在總結經驗、補齊短板的同時,監督機制還在向著具體化、常態化、精準化邁進。
“要完善權力監督制度和執紀執法體系,使各項監督更加規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中央紀委全會上對監督執紀提出了新要求,一些監督執紀新風向也不斷呈現。
——加強對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年輕干部是黨的事業的接班人,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的長治久安,引導年輕干部正確對待權力,才能確保年輕干部能夠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職責和使命。
——斬斷權力與資本勾連紐帶。近年來,在對一些落馬官員的處理通報中,時常出現“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相互交織”的表述,針對這類腐敗新動向,用有效的監督機制給權力行使者和資本設置“紅綠燈”,不僅能夠降低腐敗存量,也可以健全市場經濟規則秩序,可謂一舉兩得。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實施意見》等重要制度規范的出臺,讓“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成為了可能。
“要按照更加規范、有力、有效的目標要求,完善權力監督制度和執紀執法體系,推動監督形成合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認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督制度不僅是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也是讓制度優勢進一步轉化為治理效能的題中應有之義。
“勇于自我革命,贏得歷史主動”
如果說,“讓人民來監督政府” 是毛澤東同志給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做出的第一個答案,那么,經過黨的百年奮斗探索出的第二個答案就是“自我革命”。
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堅持自我革命”被列為百年奮斗的十條歷史經驗之一,認為“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在此次中央紀委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將自我革命作為我們黨蓬勃發展的內在依靠,提出“必須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守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必須堅持把思想建設作為黨的基礎性建設,淬煉自我革命銳利思想武器;必須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嚴明紀律整飭作風,豐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徑;必須堅持以雷霆之勢反腐懲惡,打好自我革命攻堅戰、持久戰;必須堅持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凝聚力,鍛造敢于善于斗爭、勇于自我革命的干部隊伍;必須堅持構建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規范體系,為推進偉大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必須”,回答了中國共產黨人如何實現自我革命、實現怎樣的自我革命的問題,是我們黨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的政治宣言。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還以“九個堅持”闡釋了堅持自我革命和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聯系,為我們黨未來繼續勇于推進自我革命、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了方向。
“只有不斷增強全黨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才能保持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在談及我們黨如何應對新征程上更加復雜的風險和挑戰時,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辛鳴如是說。
“趕考”步伐不停,自我革命的決心不能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贏得歷史主動”。保持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勇敢面對“四大考驗”,堅決戰勝“四種危險”,將反腐敗作為黨自我革命必須長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不斷激發出黨自我革命的不竭動力。
“保持全面從嚴治黨
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堅定”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的2021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情況顯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收信訪舉報386.2萬件次,處置問題線索182.6萬件,談話函詢34.4萬件次,立案63.1萬件,處分62.7萬人(其中黨紀處分52.4萬人)。這組數據不僅有力印證了從中央到地方正風肅紀毫不停歇的堅定步伐,也折射出腐蝕和反腐蝕斗爭將長期存在的嚴峻性。
1月15日,就在此次中央紀委全會召開前夕,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制的五集電視專題片《零容忍》播出。一個個案例中,無論是“小海鮮”的暗藏玄機、“期權式腐敗”的暗箱操作,還是“政治團伙”的互相勾結,都表明了貪腐手段在不斷升級。因此,“決不能滋生已經嚴到位的厭倦情緒”。
“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腐敗和反腐敗較量還在激烈進行,并呈現出一些新的階段性特征”。在此次中央紀委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四個“任重道遠”深刻分析反腐敗斗爭新的階段性特征:“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團成伙作勢、‘圍獵’腐蝕還任重道遠,有效應對腐敗手段隱形變異、翻新升級還任重道遠,徹底鏟除腐敗滋生土壤、實現海晏河清還任重道遠,清理系統性腐敗、化解風險隱患還任重道遠。”
“四個‘任重道遠’表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始終對腐敗這個黨執政的最大風險保持高度警惕。”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蔣來用說,“這也提醒黨員干部時刻自重自省、嚴守紀法規矩,以堅定的自覺牢記初心使命,方能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永遠在路上”的態度表明了管黨治黨全面從嚴的主基調不會改變,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從嚴治黨更加與時俱進。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十四五”時期的關鍵之年,黨團結帶領人民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全體黨員干部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堅持“嚴”字當頭的“鐵規矩”必將長期有效,全面從嚴的 “硬杠杠”更不會降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