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開明
2021年12月,江蘇南通三星鎮多名身穿“靜通市容”制服的工作人員,以市容環境管理行政執法的名義粗暴搶下一位賣甘蔗老人的所有甘蔗,老人大哭。視頻被傳到網上引發輿論聲討,當地紀委介入。經查,搶走甘蔗的并非行政執法人員,而是三星鎮購買服務的第三方市容管理服務公司人員。事發兩天后得出處理結果:終止與該公司合作,三星鎮政府自鎮長以下多人被處分。
這件事不僅令人氣憤,還涉及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執法權能否外包?因為將市容環境管理外包給第三方公司的絕不僅僅是三星鎮。比如2021年3月,浙江桐鄉市一名城管勒令一家藥店店員清除櫥窗貼紙,并大喊“反抗格殺勿論”。事情曝出后一查,該人也不是真的城管,而是來自外包的第三方公司。
2012年施行的《行政強制法》第九條規定,行政強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場所、設施或財物;扣押財物;凍結存款、匯款及其他行政強制措施。但第十七條也明確規定:行政強制措施權不得委托。
所以,事情的關鍵并非三星鎮對第三方外包公司的遴選是否合規、管理是否到位、第三方公司人員素質高低的問題,而是究竟哪些工作能外包,哪些不能的問題。近些年,購買服務似乎成了“萬金油”,殊不知錢不但不能買愛情,更不能買公權。花錢雇人替自己談戀愛容易人財兩空;花錢雇人執法,只怕不止人財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