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銘珠
偉人,不一定是太陽,也可能是閃亮的星星;不一定是大樹,也可能是生命頑強的小草;不一定人盡皆知,也可能是在默默無聞奉獻的人。
程亞西爺爺就是這么一個默默無聞的平凡人,雖然我之前并不了解他,但讀了2021年第8期《大江南北》上《百歲新四軍老戰士心向黨》一文后,我感慨萬分。程亞西爺爺出生的那個年代,中國交通閉塞、土匪猖獗、災害頻發,百姓被逼著交各種苛捐雜稅。艱苦的環境下,他和一些青年農民一起起來反抗。
一位名叫孫廷武的黨員說的一番話,讓程亞西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志向。在他們的號召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了其中,他們的隊伍逐漸在革命斗爭中壯大。幾年后,程亞西憑借堅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黨猶如在茫茫大海中挺立著的燈塔,為他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看到這兒,我默默地想著:這些只拿著土槍、大刀、鐵叉的農民,是如何與那些擁有先進武器的反動勢力較量的呢?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們?懷著這樣的好奇心,我又讀了下去。
程亞西在得到自己的第一把槍后,興奮得槍不離身。在嚴酷的戰爭中,戰士們走一天一夜,人站在原地都會睡著。有戰爭便會有犧牲。在曹甸戰役中,程亞西的六位戰友犧牲了。幾年后,中國人民終于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放戰爭爆發后,在安徽梅山的戰斗中,敵機瘋狂轟炸,墻倒屋塌,程亞西被戰友從廢墟里扒出后,還堅持指揮,直到戰爭勝利。新中國成立后,他又繼續戰斗在自己的崗位上。
看完這篇文章,我感慨萬千:我們總是說,當年的共產黨員是多么偉大,卻不知道有許多黨員在默默無聞地奉獻,甚至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是一些平凡的人,卻干著偉大的事情,他們的愛國不僅轟轟烈烈,而且純純粹粹。我們不能忘記他們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的貢獻,所以身為中學生,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投身國家的建設事業,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奉獻,使我們的祖國未來更加繁榮昌盛。
(2022年1月11日,新四軍老戰士程亞西因病逝世——編者)
(指導老師:邵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