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評論員
合規管理已成為企業提升國際競爭軟實力、塑造競爭新優勢的重要途徑。對我國企業來說,更是實現高水平國際合作的必修課。
3月22日,美國政府針對中興通訊長達5年的所謂“合規監察”期終于結束。此次事件,被普遍視作西方國家捅向中國高科技產業的一把刀。
有專家分析認為,雖然中興通訊遭美國“監察”的風波告一段落,但是并非所有風險都已解除。加強企業合規管理,仍是中國企業一項艱巨的長期工作。
就在此次所謂的“合規監察”結束3個多月前,去年12月3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了專題會議,部署“合規管理強化年”及有關專項工作。
4月1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一季度央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表示,“合規管理強化年”專項工作將聚焦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從健全制度、完善工作機制、健全三道防線、抓好境外合規、夯實組織基礎、打造合規文化等方面進行強化。
僅中央層面,從去年11月國務院國資委《關于進一步深化法治央企建設的意見》印發到今年4月份,就密集組織了5次專項會議及相關活動。
截至今年初,所有97家中央企業都由主要負責人牽頭成立了企業合規管理委員會,專職和兼職企業合規管理人員超過了3萬人。其中,70多家企業在業務部門和一線項目設立了合規聯絡員。
強化合規管理專項工作,只是國有企業鞏固“對標提升”成果的第一步。
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重點企業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以來,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今年國資委將統籌開展合規管理強化年、投資管理專項提升行動、國資監管數字化智能化提升專項行動、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主題行動、“三化合一”內控體系建設等工作。
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杰明年初在“國有企業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媒體通氣會上的講話,被專家解讀為“五個著力點”。
攻堅之年、收官之際,“對標提升”進入關鍵階段。圍繞“五個著力點”,深入推進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國有企業正快馬加鞭,合力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