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單位:冀東發展集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主 創 人:胡 娟 呂 磊
創 造 人:韓延清 馮朝華 汪曉云 杜志博
近年來,對外貿易由傳統的、相對簡單的商品流通向依靠集采集銷獲取貿易價差,向產業鏈上下游提供整合風險和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以提高盈利能力、擴大市場份額等增值服務的方向進化,從而衍生出復雜的交易環節、種類繁多的交易工具。
大宗商品貿易行業具有市場體系結構復雜、交易額巨大、管理及操作專業技術性強的特性,涵蓋了金融、貿易、物流、產業經濟、財務、企業管理、法律及政府監管等領域,屬于典型的知識密集型行業。這使得行業存在較為隱蔽的風險并具有復雜多變的表現形式。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宏觀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全球供應鏈循環受阻、商品流動放緩、國際貿易格局發生深刻改變,導致貿易企業盈利普遍轉弱。在內外部市場環境不確定性增大,上下游風險傳導增強的背景下,風險控制能力對貿易企業業務穩定運行顯得尤為重要。
管理風險,即建立起一種系統程序,用以辨識、評估貿易中面臨的風險,采取一定的控制行為來規避、降低、轉移、消除風險,并通過監控和評估確保貫徹控制行為,以幫助企業達成目標。
在貿易業務的經營中,企業風險管理能力的提高,可以轉化成經濟效益輸出。這不僅是貿易企業獲取利潤的途徑,也是其生存發展的核心。
冀東發展集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簡稱“國貿公司”)高度重視風險管理工作,按照四化管理原則,遵循風險、合規、內控、法務“四位一體”的業務管理思路,以業務為載體,以流程為主線,以風險為導向,以法律為準繩,以制度為基礎,以內控為手段,構建風險、合規、內控、法務等業務關聯,實現各業務之間的信息共享、成果共享,形成監督合力,搭建“四位一體”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發展理念,推行“人人都是風控員”的全員風控理念,打造出一個高效、嚴謹、專業的風險管理團隊,形成積極有效的風險管控體系。
國貿公司堅持業務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從人才隊伍搭建,到交易產品選擇以及業務模式高質量運營,始終強化風險管理理念。
突出專業人才對于風險控制的重要性。專業人才不僅了解國際貿易的運作模式,也在國內市場體系中有著豐富經驗;不僅了解全球和國內的供需變化,還能在快速變化的產業鏈中準確捕獲市場趨勢,強化風險管理能力。
國貿公司以建材和冶金類產品為主導,在選擇交易商品過程中深刻分析商品與企業的關聯度,立足于主業延伸出的貿易品類。根據商品的屬性、交易的可持續性以及商品的流通性,圍繞自身風險的可承受力,商品選擇聚集在建材冶金領域。
集團既是水泥建材制造類企業,也是水泥使用類企業,還是地產開發企業。經過主業上下游延伸,根據相關商品的結構特性,充分分析自身資源,確立以鐵礦石、煤炭、鋼材、水泥熟料、動力煤等黑色系產業鏈化經營為主業;堅決不開展與主業不相關產品貿易。
在業務操作上不追求沒有質量的業務模式,不追求暴利業務,只追求穩健的積小勝為大勝的業務增長;堅決不開展融資性貿易等高風險業務,堅決不開展與貿易不相關的金融業務。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把規矩和紀律挺在前面,打造紀律嚴明、擔當作為、正氣充盈的政治生態,做到每一次交易會預先分析全球的貿易形式、可持續發展,而不是短期暴發戶心態或者是為了規模而忽視風險的不正確的政績觀。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人人都是風控官。結合貿易公司自身特點和行業特點,公司推行風控一體化全員風險管理模式,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
生產企業著重處理的是人機物料四種關系,然而貿易著重處理的是人和市場的關系。市場是變化的,人在市場中會時常創造風險和規避風險。管理大師德魯克先生說:“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激發員工的善意和潛能。”對知識密集型的行業,貿易類、金融類、科技類人才的重要性要比生產類企業人才的重要性更高。生產類企業抑惡式的管理模式,是針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管理模式。抑惡式和向善式的管理模式就會產生生產類企業做貿易過程中的用人核心風險問題。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就是風控的核心。
充分分析業務模式驅動以及貿易行業獨特的核心風險特征,以及內外部結構特點,搭建國貿公司業務管理思路與風險管理體系。搭建風險防范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業務部門日常監控。業務部門授權范圍內發起業務,交易時充分評估風險嚴把入口關。第二道防線是各職能部門監控。職能部門根據各自專業職能在公司經營活動中識別各自領域的風險因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風險防控。第三道防線是審計部門監控。負責公司內部控制的相關工作,主要負責對各部門執行公司制度、公司制度執行的有效性進行審計監督。
國貿公司堅決守住底線,不碰“紅線”,在公司內部營造風險控制的氛圍與文化。
在實物的管理上,不開展融資性貿易業務,堅決杜絕“錢付出去,貨收不到;貨發出去,錢收不回來”的風險。根據公司經營目標,設置了經營存貨的庫存上限,防止存貨規模較大形成積壓;設置了經營存貨的周轉時限,防止庫存長時間積壓,造成降質降價以及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動態監控存貨的市場價格,對期現貨價格波動綜合管理,觸發預警目標的,及時召集風控委員會進行審議,控制存貨價格的大幅波動。
在期貨等金融衍生品的管理上,開展以降低實貨風險敞口為目的金融衍生業務,嚴格遵守套期保值原則,不開展任何形式的投機交易,嚴格期貨開平倉操作,交易方案須經公司風控委員會審議后開展;不開展與貿易不相關的金融業務。
為規范化操作,國貿公司風險管理部制定下發《上游合作客戶準入管理辦法》《業務風險等級管理制度》《運用套期工具進行套期保值管理辦法(修訂)》《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等多個風險管理制度。
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做大”的集團戰略指引下,國際貿易各項產品的業務經營主要圍繞著“積極穩健、適度靈活”工作方針經營,決策層盡量減少企業運營中的波動,為平衡風險與回報作出戰略性的決定,不致因決策失誤或危害性事件而遭受重大經濟損失,為實現經營目標提供合理的保障。
貿易行業是一個高風險的業務領域,每一單業務環節都至少涉及到20多個節點,每個節點可能都存在風險。國貿公司圍繞既定的規則經營,用規范化的制度流程來匹配,做到風險可視、風險可控。
效益效率兼備,是每個貿易公司都關注的重點。國貿公司堅持風控和業務兩條線并行,總經理領導的業務鏈條會被風控總監領導的風控鏈條進行平行制衡,最終由風控委員會進行審議,提交黨委會決議。
設立全面風險層級管理:第一層級風險管理部,負責公司日常風險管理,根據年度業務戰略擬定年度風控目標,報公司風險控制委員會審議后提交公司黨委會審批后實施;第二層級風險控制委員會,審議公司戰略、重大合作合同;根據實際業務發展需要,如遇客觀條件造成的經營計劃調整帶來的風控目標調整或因業務實際需要超越原風控目標邊界,經公司總經理批準后由風險管理部報公司風險控制委員會出具專業意見;第三層級黨委會,審定公司戰略、重大合作、年度風控目標及風險控制委員會議定的特殊風險事項。
貿易業務規模比較容易受銷售政策、貿易模式控制且無法甄別其貿易背景的可靠性,風險管理能力較強的企業依賴其完備的風控制度及有效的制度執行手段,將能夠獲得更為穩定的經營能力及盈利預期;風險管理能力較差的企業將無法滿足復雜經營環境下的業務風險管理需求,導致資產損失規模增加、市場拓展能力受限。作為一個生產型企業背景的國際貿易企業,在選擇客戶的時候遵循“門當戶對”原則,選擇風險管理能力較為一致的企業合作。然而,在實際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是無法完全避免,但風險是一定能被控制在最小范圍中的,在全公司范圍內必須持續不斷地培養風險意識,著重強調警惕性和紀律性。
國貿公司營業額由2016年的54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240億元,實現了貿易規模的幾何級突破,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做大”的集團戰略指引下,在集團轉型升級實現國際一流產業集團背景下,在國貿公司“積極穩健、適度靈活”工作方針的引導下,各項業務均保持著快速發展的態勢。“風險管理能力是貿易企業生存發展的核心”的企業管理文化,不僅是一種管理創新,只有全面風險管理,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才能在當下充滿著復雜的、多變的國內外大環境下護航貿易板塊,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