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雄,黃 博
(1.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2.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并優化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全面管控安全生產經營的活動。隨著電力行業的不斷發展,電網規模不斷擴大,電力安全與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關系越來越緊密。電網企業應統籌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讓安全管理更加貼近人員、貼近設備、貼近現場、貼近環境。
2011年9月,國家電監會印發了《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管理辦法(試行)》(電監安全[2011]28號),首次明確了電力行業的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范圍涵蓋了發電企業、輸電企業、地(市)級供電企業、施工工期兩年及以上的電力工程建設項目等。2014年修訂的《安全生產法》首次以法條形式提出企業要“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目前,各行業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上已取得不錯的成效。2021年,新《安全生產法》將生產經營單位“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改為“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并將上述要求與“建立健全并落實本單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一起作為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首要職責。也就是說,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作為重要的安全工作來抓。
2020年5月,國網安委辦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地(市)級供電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在運發電廠、電力建設施工、電力勘測設計、機械(電工)制造、酒店、商場及其他工貿企業(含省管產業單位),工期兩年以上的在建電力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要認真落實政府和相關標準的要求,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其中電網、發電、電力建設施工、電力勘測設計企業每年8月底要完成自查并上報當地能監辦。從文件的要求看,除供電、發電、施工(項目)等電網傳統主業外,勘察設計、機械(電工)制造、酒店等也需要按照相關標準開展標準化建設。
隨著電網業務的拓展,傳統業務的規模不斷增大,同時還出現了如綜合能源、電動汽車服務、配售電等新興產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雖然是法定的安全履責要求之一,但其要求是貫穿到安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企業對于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認知,不應只局限于完成評價任務,而是切實從評價規范本身出發,不斷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依據GB/T 33000—2016《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從“安全管理標準化、設備設施標準化、作業標準化”三個方面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安全管理標準化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為基礎,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安全監督、安全事件、安全例行工作、安全投入、安全教育培訓的標準化、常態化管理機制,圍繞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持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預防和杜絕事故的發生。
(1) 建立健全覆蓋全員、全過程、全業務的安全責任清單,做到一崗一清單,實行動態管理,及時修訂與發布。
(2) 編制安全履責適度留痕標準,明確履責角色、履責痕跡、內容要素、完成時限、存儲介質和存儲時限等內容,規范安全履責盡責要求。
(3) 推行履責量化評價考核,建立清單執行情況常態化通報機制,推動明責、知責、履責、督責、問責的全過程安全責任落實工作。
(4) 建立覆蓋各專業、崗位、業務流程,且與安全生產工作組織管理、新技術發展相適應的安全制度標準體系,定期發布可執行安全制度標準清單。
(5) 制定安全生產獎懲實施細則,細化獎懲項目、標準和兌現方式、周期等,及時落實并規范記錄。
(1) 按照“分級預警、分層管控”原則,建立安全風險全流程、標準化的“自啟動”機制;規范風險定級、評估、預警、防范和管控工作標準;定期召開安全風險管控工作督查會,規范會議組織和督查內容,推動管控措施落實。
(2) 建立隱患排查、評估、治理、銷號全過程“自啟動”機制,建立并動態發布各專業典型隱患排查標準,規范隱患標準化、日常化、項目化管理;規范“一患一檔”管理,實行重大隱患“兩單一表”閉環管理。
(1) 統籌制定各類安全檢查年度計劃,確保各類安全檢查均衡覆蓋各專業、各層級、各單位、各工序以及各作業類型。
(2) 統一安全檢查標準,規范安全檢查的組織方式、工作流程和檢查內容,將各專業的程序性文件落實情況作為檢查重點,推動安全監督體系和保證體系同標準開展。
(3) 統一違章認定和懲處標準,明確集體和個人 “負面清單”條件,明確經濟考核、違章記分、教育培訓、談心談話、書面檢討、警示約談等違章懲處方式和標準。
(1) 建立應急管理“自啟動”機制,編制情景化、劇本化、流程化、結構化的應急預案,形成簡明、實用的崗位應急處置卡;按照規范,常態化開展應急演練培訓。
(2) 強化應急救援基干隊伍建設,推動市縣公司以實體化班組為主體,開展“服兵役”制值守訓練;明確應急裝備標準,強化應急裝備配置和維保。
(3) 規范預警與應急響應管理,常態化開展突發事件風險監測預警,嚴格執行崗位應急處置卡,快速、科學地做好應急處置。
(4) 建立重大活動保電分類、分級、分階段管理,完善保電用戶和涉保設施清冊,按照“備戰、臨戰、實戰、總結”四個階段,明確職責分工和工作流程,推進保電工作標準化。
健全安全事件調查機制,嚴格執行國網公司《安全事故調查規程》,并細化制定福建省電力公司《安全事件調查處理工作指南》,規范安全事件管理。
規范安全例行工作,明確安委會、安全生產例會、安全監督網例會、班組安全日活動(周工作例會)、班前會等開展頻次、參與人員、主要內容和工作要求。
按照“有效投入、服務發展、依規提取、合規使用”原則,完善各類安全費用使用范圍和標準,規范安全費用管理;強化監督審計,確保資金有效投入和專款專用。
建立各級安全教育培訓體系,編制專業領域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標準、專(兼)職培訓師和培訓設施等資源建設,做好安全教育培訓質量的評估和驗收,健全安全教育培訓檔案。
設備設施標準化應嚴格執行《國家電網公司安全設施標準》等要求,從規劃、設計、采購、建設、運行、管理等各環節,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做到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全面強化安全生產基礎保障,持之以恒地建設本質安全電網。
貫徹《福建電網發展指導意見》中 “優化電網結構,保障電網本質安全”的12項具體要求,全面落實通用設計、通用設備要求,制定電網規劃設計典型隱患清單,強化用戶供電方案安全性審查,從源頭保障電網安全。
優化采購策略,嚴格執行“兩級三類”電網標準物料清單采購要求,深化技術規范結構化和固化工作,開展物資類、服務類采購標準庫建設,實現通用性物資和服務項目的采購標準固化。
強化業主、監理、施工三個項目部標準化建設,嚴格執行“標準化、綠色化、模塊化、智能化”系列建設管理規范,落實施工重要部位、關鍵環節、關鍵工序安全技術方案審查和執行,推動創新工法現場應用,推進建設工程標準化管理、高質量實施。
建立健全各類設備臺賬、技術資料和圖紙資料,完善設備運行檢修、缺陷管理、異動管理、驗收管理等標準;強化技術監督管理,推進設備典型質量問題整治,強化重點工程全過程技術監督。
作業標準化是針對各專業各類作業的條件、能力、流程等關鍵要素和環節制定標準化管理措施,并規范相關方管理,實現作業全過程、全要素的規范化管理,提升現場作業安全水平。
嚴格落實“分類放置、標識清晰、賬物符合、專人管理”的要求,推進施工項目部、作業現場定制化管理;強化作業條件評估,建立開工前人員、機具、材料、方案把關機制,做到“六不開工”。
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嚴格執行上崗前的鑒定要求,強化新入職員工、轉崗員工以及“三種人”等崗位安全技能標準化實訓;特種作業人員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按照“依法合規、應取盡取”的原則全面持證上崗。
遵循“全面評估、分級管控”的工作原則,規范并完善應用各專業、各類可操作、有成效、易落地的“票卡單”,按照“準備、開工、工作、收工”四個階段做好風險管控;嚴格做好現場勘察、方案審批、到崗到位、風險管控、驗收把關等關鍵環節的全過程管理。
按照同質化管理要求,規范開展外包項目安全管理,落實安全資信報備、作業人員安全準入、承攬項目登記、進場前登記核查、實施過程作業風險管控、動態安全評價管理、“黑名單”和“負面清單”管理等措施。
采用“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的“PDCA”動態循環模式,結合各下屬企業自身特點,通過自我檢查、自我糾正和自我完善,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自評價,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持續提升安全生產質效。
(1) 各下屬企業應根據生產經營類型,對照相應的建設標準,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2) 每年開展一次標準化建設工作評價,形成評價報告,上報上級主管單位審批并進行公示。
(3) 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價結果的應用,組織各有關部門對照評價報告,針對查評發現的問題,制定整改提升計劃與措施。
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安全生產法》規定的一項強制性、常態化開展的安全工作,各級電網企業要以之為抓手,加強組織與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將標準化建設納入日常管理,并結合專業管理、安全檢查等工作,評估建設成效,分析存在問題,落實改進措施,持續穩步推進,從根本上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