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緒銀任交通運輸部副部長
12月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發布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付緒銀為交通運輸部副部長。

張量任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
12月8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干部任免通知,任命張量為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
交通運輸部下一步將抓好產業應用帶動任務,著力實施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工程、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工程、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工程等科技工程,推進前沿技術與行業深度融合,加快北斗導航、5G等在行業的全面應用。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舒馳
新聞背景:近日,交通運輸部舉行1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舒馳介紹了交通運輸部在交通運輸科技創新方面將突出抓好的重點任務。
上海開放首批自動駕駛高速公路
近日,由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智能交通上海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上海市首批自動駕駛高速公路和《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實施細則》《上海市車路協同創新應用工作實施方案(2023-2025年)》一并發布。截至目前,上海累計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926條、1800公里,測試場景達1.5萬個。
據悉,此次上海市嘉定區開放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里程達500.6公里,包括嘉定區域內繞城高速公路21.5公里、G2京滬高速公路19.5公里和嘉定區內303條、459.6公里城市道路,實現了嘉定自動駕駛測試道路全域開放。
根據《上海市車路協同創新應用工作實施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上海將建成智慧高速公路和智慧城市道路(含快速路)超過800公里、智慧路口超過500個;針對大型(備案泊位數300個以上)和特大型(備案泊位數1000個以上)公共停車場(庫),建成示范性智慧公共停車場(庫)超過100個。
湖北武黃高速公路停止收費
12月8日,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網站發布《關于武黃高速公路收費期滿停止收費的通告》稱,自2022年12月11日0時起,武(漢)黃(石)高速公路(不含鄂東長江公路大橋3.98公里共線部分)停止收費,保留既有收費設施,按照“零費率”方式照常運營,對通行該路段的所有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并代為收取其他路段的車輛通行費。
武黃高速公路于1991年2月建成通車,是湖北省第一條高速公路,被譽為“楚天第一路”,設計日通行能力2.5萬輛次,全長70.299公里,迄今已收費運行31年。
根據規劃,武黃高速公路將進一步提升通行能力、等級和路面交通質量,有效促進“武鄂黃黃”(武漢市、鄂州市、黃石市和黃岡市)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推進“武鄂黃黃”變成更加緊密的城市結合體。
江西在建最長公路橋梁實現貫通
12月5日,江西省在建里程最長、跨徑最大的公路橋——鄱余高等級公路建設工程鄱余特大橋項目實現全橋貫通,為項目在2023年春節前全面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鄱余高等級公路項目起于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城,終于上饒市余干縣鷺鷥港鄉,路線全長34.597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公里,路基寬度24.5米,總概算投資額為25.46億元。
據了解,該項目穿越鄱陽湖湖區,共有橋梁8座,橋梁占比41.6%,其中鄱余特大橋長12.566公里,主跨跨徑152米,是該項目重點控制性節點工程。
湖南發布公路隧道監控量測規程

近日,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公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填補了湖南在公路隧道施工監控量測技術地方標準領域的空白。
《規程》共分為8章和6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術語和定義、基本規定、監控量測技術及要求、監控量測方法、數據分析及信息反饋、監測成果等,詳細規定了隧道監控量測各個階段的工作要求。
《規程》的發布,能夠有效規范隧道施工監控量測工作,在監控的測點布置、量測頻率、量測方法、量測數據分析處理反饋、量測成果資料標準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同時,有利于推動自動化監控量測新方法、新技術在我國公路隧道工程領域的技術應用,提升了隧道施工監控量測技術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將有效降低隧道工程建設安全管控風險,提升公路隧道施工質量,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四川久馬高速林場隧道貫通
12月1日,由蜀道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的久馬高速公路林場隧道左幅順利貫通,成為全線首條貫通的高寒、高海拔低瓦斯長隧道,標志著久馬高速整體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林場隧道全長1300米,為分離式低瓦斯隧道,隧道地質主要為變質砂巖、板巖互層等地層,圍巖自穩能力較差,均為IV、V級圍巖。隧道存在低瓦斯、涌水現象且進口位于偏壓、淺埋段,堆積層較厚,進出口橋隧相連,場地狹小,施工難度大,瓦斯管控風險高。
截至目前,久馬高速自年初累計完成投資74.32億元,占目標計劃75億元的99.1%。自開工累計完成路基工程95%,橋梁工程76%,隧道工程55%,交叉工程90%,路面工程26%,交通工程及沿線工程25%,綠化工程40%。
河北首個無人值守收費站投入使用
近日,河北省首個無人值守收費站——石家莊西收費站正式上線試運行,為高速公路真正走向“無人化”提供了一整套高效解決方案。
司乘人員駛入收費島亭感應區域后,收費機器人顯示屏上會顯示出車輛識別信息,按下取卡按鈕,拿到CPC卡,欄桿機便自動抬桿放行。在駛出收費島亭時,可以將CPC卡放入回收卡槽,再通過移動支付掃碼、領取發票,車輛即可駛出。
與傳統人工收費站相比,無人值守收費站縮短了通行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將現場收費員從傳統收費亭中徹底解放出來,為廣大司乘提供疏導、驗貨、驗證等更多更人性化的現場服務。
據了解,石家莊西無人值守收費站通行車道為六進八出,其中發卡機器人收費車道為兩進兩出。經測算,采用該模式后,每班次可節約3人至4人,4個班次全年可節省人工成本約150萬元。
青海加西公路卓扎溝大橋貫通
近日,位于青海省的加西公路卓扎溝大橋順利貫通,加西公路全線預計在2023年年底通車。
卓扎溝大橋連接馬鞍山隧道和威遠互通立交,是加西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該橋全長454米,工程設計最深樁基高達49米,高墩最高43米。大橋地處四級濕陷性黃土地層,施工難度大。建設者科學規劃,經過7個月的連續奮戰,如期實現卓扎溝大橋的順利貫通。
加西公路通車后,西寧、蘭州、格爾木地區之間交通將更加暢通,對促進國家重點經濟區發展及沿線資源開發、旅游業發展,改善西部投資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
四川低碳交通研究中心成立
12月12日,四川低碳交通研究中心正式掛牌入駐天府永興實驗室。這是全國第一家政府主導、企業聯盟的致力于交通運輸領域碳中和技術研發的研究中心。
該中心按照“1+6+N”模式組建,“1”是指由四川省交通運輸發展戰略和規劃科學研究院牽頭,“6”是指蜀道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港航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長沙理工大學6家首批參建單位,“N”是指根據研發方向和產業應用在相關單位組建多個分布式研究平臺。
下一步,該中心將全面融入天府永興實驗室發展整體,并重點在“推動中心規范化運行、加大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應用、加強成果宣傳交流”等方面持續發力,力爭至2025年形成一批全國領先的技術成果,產業應用取得明顯效果,有力支撐四川省交通運輸領域“雙碳”工作。至2030年,力爭成為全國零碳交通創新策源地,為四川省實現交通運輸如期實現碳達峰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醴婁高速預制梁“溫室”養生抵御寒潮
隨著氣溫降低,為解決剛澆筑的預制梁在低溫下凝結慢、強度差、易凍裂等質量安全問題,G6022醴婁高速上線智能化蒸汽養生系統,為預制梁養生創造“溫室”。
該項技術主要是通過全自動化電蒸汽設備和可伸縮的厚層養護罩搭建養生系統,為預制梁養生棚提供20攝氏度恒溫和符合技術要求的濕度,以加快水泥水化反應、保證混凝土早期強度、防止預制梁表面裂縫,達到消除安全隱患、保證工程質量、縮短工期的目的。相比傳統養護方法,智能化蒸汽養生技術有效保證了低溫天氣下預制梁的生產質量,極大提高了安全生產效率,一個梁場每天至少能優質出產5片預制梁。
▲塞爾維亞交通基建項目年度預算削減近半

近日,據塞爾維亞《政治報》報道,塞爾維亞建設、交通和基礎設施部決定2022年暫緩推進部分項目,并在預算再平衡法案中相應減少了380億第納爾(約合人民幣23.75億元)的投資。
預算重新平衡后,可用于基礎設施項目的預算從原來的780億第納爾(約合人民幣48.75億元)減少到400億第納爾(約合人民幣25億元)。其中,包括克拉古耶瓦茨繞城公路、尼什至梅爾達雷公路、貝爾格萊德至茲雷尼亞寧公路在內的7個重要道路項目預算削減了180億第納爾(約合人民幣11.25億元)。而匈塞鐵路、E763高速公路(普雷利納至波熱加段、新貝至蘇爾欽段)、E75高速公路和貝爾格萊德繞城公路等大型項目的預算未減反增,增加金額超過210億第納爾(約合人民幣13.18億元)。此外,對塞爾維亞國家道路公司和通道公司的補貼共增加了120億第納爾(約合人民幣7.5億元),但對航空運輸公司的補貼減少了約20億第納爾(約合人民幣1.25億元)。
▲德國首批聯邦州取消乘坐公共交通戴口罩義務

近日,德國首批聯邦州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和巴伐利亞州取消乘坐公共交通戴口罩義務。兩聯邦州政府表示,作出以上決定是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情況穩定。巴伐利亞州衛生部長克勞斯·霍萊切克表示,新冠病毒不再成為病毒性疾病的主體,醫院里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的比例要高得多。
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短途公交中,佩戴口罩也將遵循自愿原則。報道稱,該州防疫由此將更多依靠個人負責。
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黑森州、巴登-符騰堡州、薩爾州和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表示繼續堅持戴口罩義務。德國聯邦政府內部對取消公共交通強制戴口罩的做法持有不同聲音。聯邦衛生部長勞特巴赫表示,需注意預期更具傳染性的病毒變種,加之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流行,現在沒有理由認為人們可以不戴口罩和免除對感染者的隔離。
▲英國劍橋擬加收交通擁堵費
近日,英國劍橋“大劍橋合作伙伴關系”提出一項收取交通擁堵費的提案:汽車司機在工作日早上7時至晚上7時之間進出劍橋市或在劍橋市內行駛時,需要支付5英鎊(約合人民幣42.20元)的交通擁堵費。該組織表示,該提案將提高每天騎自行車出行的人次,從而緩解交通擁堵,改善空氣污染。“大劍橋合作伙伴關系”交通主管彼得·布萊克表示:“市中心的空氣質量存在問題,交通是一個主要因素。”
而反對者則表示,住在市中心的劍橋學生和教職工日常生活僅需騎車或步行,因而不受影響。而對于每天都要開車的上班族來說,則面臨每輛車每年高達1300英鎊(約合人民幣11049.78元)的擁堵費。劍橋居民團體副主席尼爾·麥克阿瑟表示,“大劍橋合作伙伴關系”由政府官員和大學代表組成,他們制定這些規則,當地居民無法參與,該提案在當地居民和大學師生之間制造裂痕。劍橋大學發言人對此回應稱,該校近70%的教職工也住在城郊,需乘車通勤。
▲卡塔爾承諾為利比里亞洛法公路二期項目提供資金
近日,據利比里亞《每日觀察家報》報道,利比里亞總統維阿和卡塔爾埃米爾(國王)謝赫·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在多哈舉行的雙邊會晤上,薩尼承諾為利比里亞洛法公路邦加至門迪科馬的二期項目建設提供更多資金。此外,雙方還探討了在航空、教育、農業、林業、衛生、道路發展、能源、低成本住房和基礎設施部門,以及制造業等領域的合作和投資機會。
▲奧地利超速車輛或被扣押、拍賣

街頭非法賽車和超速一直是令奧地利政府頭疼的問題。為此,近期該國政府決定對此整治。據英國《衛報》報道,根據奧地利正在制定的新法律,超速車輛或將被扣押甚至拍賣。
奧地利的城鎮道路限速在每小時50公里之內,根據即將出臺的法規,如果駕駛員將車速提高到每小時60公里,車輛將被扣押兩周。若駕駛員屢教不改或超速過多,如在城鎮將車速開過每小時80公里,車輛將被永久扣押并拍賣。對此,奧地利交通部長格韋斯勒表示,超速行駛的汽車在路上對他人將構成重大威脅,必須嚴懲不貸。
▲美國加州交通局測試公路新交通告示系統
近日,美國加州交通局在位于圣地亞哥使命灣(Mission Bay)的8號州際高速公路上測試了一種新的交通告示系統,旨在提前發現和提示駕駛員不要駛入錯誤路線。
一份加州公路巡邏隊的報告顯示,該州際高速公路上曾發生了多起因為駕駛員的錯誤操作而導致的交通事故。例如,當駕駛員駛出匝道時,因看不到巨大的“這是錯誤方向,不要進入”的標志,而導致的交通事故。針對該問題,加州交通局測試的新交通告示系統能夠通過采用紅色路面反射器和創新技術,在駕駛員駛向錯誤方向時,準確識別并迅速作出反應,利用傳感器和攝像頭發送實時警報。
下一步,加州交通局將運用雷達技術對該系統展開為期一年的檢查和測試。
▲瑞士考慮限制使用電動車:非必要不上路

由于擔心電力供應無法滿足冬天供暖需求,瑞士正在考慮對該國的電動車出行進行限制。根據瑞士媒體報道,瑞士政府正在為今年冬天電力供應短缺設置緊急預案。根據草案,在缺電升至三級應急響應時,瑞士政府將限制電動汽車出行,“非必要不上路”。草案還將對高速公路上的電動汽車進行限速。在確保冬季能源安全的國家中,瑞士或將成為第一個限制電動汽車使用的國家。
瑞士的大部分電力主要依靠本國水利發電。但在用電高峰的冬季,瑞士往年都會從法國和德國進口電力,以填補供暖需求上升而出現的缺口。今年整個歐洲的電力供應吃緊,限制了瑞士進口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