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婁術榮 李偉華

2022年6月27日至30日,山東高速濰坊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濰坊發展公司”)管養的G18榮烏高速公路濰河特大橋代表山東省接受了國家公路網技術狀況監測。其創新實踐的“五位一體”養護巡查體系和“科技+”養護模式,以及精細的管理、良好的技術狀況,受到交通運輸部監測組肯定,打造了山東高速橋梁管養的“濰坊樣板”。
以標準化養護中心構建養護標準化。濰坊發展公司先后打造了標準化養護中心、勞模創新工作室、養護檔案館、應急裝備保障倉庫;針對性地編制了標準化養護管理手冊、風險辨識手冊,建立了數字化管養臺賬;勞模創新工作室以“心路文化”為主題,以“發現問題就是課題、解決問題就是創新”為引導的服務理念,探索橋梁泄水管滲水封閉處置技術,解決了箱梁翼板水浸蝕問題;利用橋梁防眩板涂裝循環再利用技術,實現了功能提升、成本降低了50%;施劃點狀長效雨夜反光標線,使逆反射系數提升3倍以上,提高了雨夜行車安全。
構建了養護、路管、交警、交通執法及施工單位“五位一體”的橋梁巡查反饋體系,加大檢查深度,細化檢查內容,做到重點橋梁重點管理,發現病害重點觀測。巡查養護員劃分責任段進行橋梁巡查,強化養護管理系統應用;橋梁工程師組織經常性檢查,汛前、汛期均增加檢查頻率;根據橋梁結構形式和病害情況審定維修方案,及時向養護單位提出養護建議措施,并將重點監測內容告知巡查養護員。及時發現梁板裂縫、混凝土破損、支座剪切銹蝕、墩柱表面劣化、橋面鋪裝網裂等病害,主動預防、精準施策,提升病害隱患處治效率;成立山東高速養護技術中心濰坊分中心,聘任山東大學、山東省交通科研院等單位內外部專家組成的團隊,為橋梁養護規劃、科學決策及成果轉化應用、病害精細化處治提供精準專業支持。
應用高速公路智能養護管理系統,建立了橋梁電子檔案、病害庫和維修方案庫,通過檢查監測數據深度分析,實現養護決策智能化、精準化;構建智能管控平臺,開發了智能保潔卡,實現了日常保潔精準管控;研制橋梁巡查儀、便攜式橋梁支座檢測器,提高巡查檢查效率;應用橋隧巡查助手App,實現日常養護管理信息即時共享;應用智能霧燈誘導系統、凝冰預警及自動處置系統,提高了橋梁在惡劣天氣下的安全通行能力。
深化協調聯動,牽頭制定《關于推進市管高速公路“一路多方”聯動高質量發展意見》,高速交警、交通執法和養護、路管實現合署辦公,建成昌邑、壽光、諸城、青州、臨朐5個區域性應急物資儲備中心,構建20分鐘到達現場、30分鐘完成應急處置的“2030”應急處置體系。布設智能高清監視設備,實現橋梁重點部位、設施和橋下空間“一觸可視”;施劃雨夜反光標線,具備長效反光和震蕩警示功能,夯實橋梁安全運行基礎。
聚焦科技化,圍繞橋面鋪裝水損害、橋頭跳車等痛點難點問題,大力開展了《橋面鋪裝診治理論與技術研究》《基于環保理念的路橋過渡段路面薄層加鋪處治材料耐久性提升與應用技術研究》《復合有機水硬性材料處治橋頭跳車成套技術在公路養護工程中的應用研究》與實踐應用。積極開展微創新,近年來取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8項、QC成果7項。《高速公路運營安全虛擬現實評價體系與應急調度系統研究》《復合有機水硬性材料處治橋頭跳車成套技術在公路養護工程中的應用研究》分獲山東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