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底開始的加拿大渥太華“卡車大圍城”已進入第三周,加拿大和美國的反疫苗組織和右翼勢力,借助網絡平臺與現實世界相結合的方式,使原本由卡車司機發起的抗議活動變得越發復雜,其外溢效應更是波及歐洲多國。
從“團結加拿大”到“占領”渥太華
早在1月初,一個不為人知的名為“團結加拿大”的組織宣布,他們將發起組織一支“自由車隊”,以抗議加拿大各級政府實施的疫苗接種和防疫政策。成群結隊的抗議者在城市里游蕩,他們中許多人違反防疫政策在不戴口罩的情況下占領了商場和店鋪。他們高舉標語和橫幅要求加拿大政府撤銷所有疫苗接種要求和防疫強制令,并在加拿大議會大樓前搭建起臨時據點,意圖長期駐扎直至政府妥協滿足他們的訴求。
此次“自由車隊”抗議的初衷是反對加拿大政府要求跨越美加邊境的卡車司機必須接種新冠疫苗,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抗議者加入,抗議的訴求從反疫苗擴大到反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一切防疫措施,甚至愈演愈烈到要推翻加拿大現任政府。“匿名者Q”是加拿大的一個核心人物,名為羅曼娜·迪杜洛,她經常稱自己為“加拿大女王”,并利用社交網絡平臺聚集了大批反政府、反社會的追隨者。根據來自“加拿大反仇恨網絡”的指控,迪杜洛曾利用社交媒體平臺鼓勵她的追隨者對參與新冠疫情防疫工作的醫護人員進行槍擊,并將支持防疫的政治家、政府工作人員、記者和教師等群體視為敵人。
而在這期間,美國部分保守派媒體還不斷火上澆油,大肆鼓勵“自由車隊”的抗議活動。《華盛頓郵報》專欄文章稱,美國正利用卡車司機的抗議活動向加拿大輸出右翼集團的憤怒。
大約一半捐款來自美國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加拿大電視網對國際眾籌平臺的分析,支持加拿大抗議活動而捐贈的資金大約一半來源于美國。即使安大略省法院已經命令凍結美國眾籌網站GiveSendGo上兩次試圖為抗議活動籌集的所有資金,但捐款仍在繼續涌入,捐款額達到860萬加元。而另一個美國籌款平臺GoFundMe之前已經為加拿大的抗議活動籌集了超過1000萬美元。一名加拿大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員表示,加拿大必須深入了解眾籌資金的外國來源,以及對加國內政治團體的影響。
(摘自《環球時報》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