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是提高農業經濟效率和促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對新時期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的路徑研究,提出新時期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的措施,以期為我國農業未來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
關鍵詞: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路徑
我國在2015年提出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零增長行動,實現化肥農藥的減量增效,進而走出一條更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經超額完成2015年提出的減量化目標,利用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根據農業農村部消息,2020年我國化肥的利用效率已經達到40.2%,與2015年相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農藥利用效率提高到40.6%,比5年前提高了4個百分點。而現代農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就是持續推進化肥農藥的減量增效,推動現代農業朝著綠色高效的方向發展。
首先,化肥農藥減量可以節約農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率。化肥農藥的使用量不斷減少,可減少不必要的農業投入量的開支,節約農業成本,增加農民收入。化肥農藥的利用效率提高會使得農業的經濟生態效益顯著提高。其次,化肥農藥的減量增效能夠提升農產品品質,創響綠色品牌。必須持續地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這樣才可以提升農產品的品質,更好地保障農產品安全問題,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創響綠色農業品牌。最后,化肥農藥的減量增效還有利于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化肥農藥的過量化還會造成農業和農村的面源污染,破壞生態環境。持續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行動,可以從源頭上減少農藥對環境的影響,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不能完全地避免化肥、農藥的使用,這是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由于缺乏相應的科技支撐,導致新型化肥農藥、化肥開發與研制緩慢。品種結構的不合理,導致很多農民在選擇化肥農藥時針對性不強。所以,很多農戶在生產過程中只能選用毒性強,對環境污染很大的化學肥料和農藥。為此,需要政府完善減量增效的補償機制,加大對生物型農藥等低毒性農藥的補貼力度,鼓勵支持引導農民使用新型農藥、化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
從源頭上對化肥農藥的生產與售賣進行把控,加快對高毒、高風險農藥的替代和管理,提高微毒、低毒農藥的占比。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創新推出新型無公害的化肥和農藥產品,代替傳統高污染的化肥農藥,改善產品結構,落實好化肥農藥減量化行動方案,推動現代農業綠色發展。
農民作為農業生產活動的主體,是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中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從文件的下達到農民接收到指令,信息的傳遞是需要時間的。要選取合適的宣傳方式,讓農民易于接受,科學地認識化肥和農藥,推行定額施肥的科學施肥方式,提高農戶的環保意識。
政府要積極履行國家和人民賦予的責任,真正地從人民的角度出發,把化肥農藥的減量增效行動落到實處。制定好詳細的化肥農藥減量方案并落實好各部門的責任,對于市場上出現的非法農藥、化肥的銷售網點加大查處力度和監管力度,確保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的順利實施。
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的實施是符合現代農業綠色生態發展的方向的。化肥農藥的減量化可以保證糧食安全和作物的產量,有利于促進農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下一步,我們要持續推進化肥農藥的減量增效行動,推動現代農業的綠色轉型發展。
作者簡介:祁夢菲(1997-),女,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農村資源環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