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菇因其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以及獨一無二的口感和風味,深受人們的喜愛?,F階段普遍采用的是香菇袋料栽培技術來對香菇進行培育,這種方式比傳統的栽培技術適應性更強,可以有效節約資源和人工成本,能大幅度降低香菇的生長周期,后期管理也更為簡便,因此是未來香菇培育的重要方式。香菇栽培料配方直接關系到香菇的生長質量和效率,因此需要分析香菇生長條件科學對香菇栽培料配方進行設計。
關鍵詞:香菇;栽培料;配方研究
現階段香菇栽培料的主要成分仍然以木材作為原料,這不僅對生態環境和林業資源產生一定的影響,也嚴重限制了香菇袋料栽培技術的發展,因此需要不斷對香菇栽培料配方進行優化,保證香菇的產量和生長質量。
香菇作為木生菌,其生長營養需求與其他作物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主要是以木質素、纖維素、果膠質、半纖維素以及淀粉為主,將這些成分作為碳源保證生長。但是這些物質不能直接應用,需要進行酶分解,最后形成單糖才能吸收,同時香菇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氮元素,包括有機氮和無機氮,一般情況下小分子的尿素或者氨基酸不需要進行處理直接就可以被吸收。但是大分子蛋白質需要進行降解處理才能被利用,在香菇生長階段菌絲生長需要磷元素和鎂元素以及部分礦物質。同時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需要相應的生長素、激素、核酸來保證生長質量,具體成分需要科學調配,并注意維生素B1元素的補充,在進行香菇栽培料配方設計時需要結合香菇實際生長需求科學進行搭配。
香菇喜酸,因此需要保證香菇栽培料配方pH在4~7,通常最優pH4.5,在香菇栽培料選擇時要盡量規避堿度較大的材料,同時二氧化碳不能過多,避免二氧化碳過量導致菌絲生長緩慢或者影響子實體形成。
現階段香菇栽培料配方中成分較多,需要科學進行分析篩選,目前香菇栽培料成分主要有無霉變腐爛的農作物秸稈、闊葉林的木屑、各種菌草,為了滿足營養需求會適量的添加麩皮、米糠,在選擇麩皮米糠的時候需要保證無蟲卵和霉變現象,并加入適當的硫酸鎂以及甲醛、硫黃、石灰等來防止香菇發生病害?,F階段也有部分地區在香菇栽培料配方中添加煙稈料和蘋果枝料,具體成分搭配需要通過實驗來分析,通過不同的香菇栽培料配方搭配來對香菇進行種植,通過香菇的生長速度、生長質量、產量,進而逐漸明確最佳香菇栽培料配方,為香菇生長提供優質的環境。
3.1 煙稈香菇栽培料實驗分析
通過4組實驗來對煙稈香菇栽培料對香菇生長質量和產量影響進行分析,實驗的前提是保證煙稈材料粉碎程度一致,且輔料和其他材料相同。第一組采用正常配料,木屑材料占79%,外加20%的米糠和麩皮以及1%的石膏;第二組則是加入69%的木屑,將煙稈材料加入10%,米糠麩皮和石膏含量保持不變,整個實驗米糠麩皮和石膏以及栽培環境作為不變量始終保證穩定占比,避免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第三組則將木屑含量再次降低10%,將煙稈材料提升10%,也就是59%的木屑和20%的煙稈;第四組煙稈材料的含量占據30%,木屑材料含量占比為49%。
具體的菌棒選擇統一規格,為16厘米×60厘米×0.008厘米的折角袋,折角袋的材料統一選擇為聚乙烯專用培育袋,在培育袋中統一裝填栽培料1公斤,整個拌料、裝袋、滅菌,都保持統一,避免這些因素導致實驗結果出現差異。其次在栽培溫度、濕度、管理方式和栽培數量保證一致,在栽培期間對培育袋均刺孔兩次,刺孔的節點也保持一致。第一次刺孔在接種孔與菌絲連接的時候,在孔周圍刺6個孔,第二次刺孔節點選擇在菌絲滿袋后10天左右的時候進行,刺孔一個保證刺孔的孔徑一致,進而保證密度和光照程度一致。
隨后對實驗數據進行記錄分析,所有實驗組的緊實程度一致,菇體顏色也都一致呈現褐色。第一組在95天菌絲達到滿袋,出菇時間在110天平均直徑為5.4厘米,厚度為1.4厘米,菌柄的平均長度為5.5厘米,菌柄直徑為0.8厘米;第二組菌絲滿袋時間為102天,出菇時間在107天,平均直徑為5.2厘米,厚度為1.3厘米,菌柄的平均長度為6.3厘米,菌柄直徑為1.1厘米;第三組在98天菌絲達到滿袋,出菇時間在114天,平均直徑為5.1厘米,厚度為1.0厘米,菌柄的平均長度為6.0厘米,菌柄直徑為1.0厘米;第四組在86天菌絲達到滿袋,出菇時間在109天,平均直徑為5.0厘米,厚度為1.1厘米,菌柄的平均長度為5.8厘米,菌柄直徑為0.9厘米。在產量表現上第一組產量為52.07公斤,第二組產量為53.83公斤,第三組產量為52.57公斤,第四組產量為50.52公斤。無論是在生長質量、生長速度和產量上整體浮動較小,通過實驗分析通過在香菇栽培料配方中添加適量的煙稈材料不會對香菇香菇性狀產量產生影響,可以用10%~30%的煙稈材料來代替木屑。
3.2 蘋果枝香菇栽培料實驗分析
蘋果枝香菇栽培料實驗仍然以米糠、麩皮和石膏作為不變量,但是與煙稈實驗不同,蘋果枝香菇栽培料實驗共做五組實驗。第一組是使用79%蘋果枝搭配20%米糠麩皮和1%石膏;第二組采用79%木屑搭配、20%米糠麩皮和1%石膏;第三組為69%木屑搭配10%、蘋果枝20%米糠麩皮和1%石膏;第四組為59%木屑搭配20%蘋果枝、20%米糠麩皮和1%石膏;第五組為49%木屑搭配30%蘋果枝、20%米糠麩皮和 1%石膏,其他生長環境和管理環境保證一致菌棒選擇和相關其他操作與煙稈材料試驗規格統一。隨后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整體形狀外觀第二組最為粗壯,相對粗壯緊實,顏色呈現褐色。但是第一組顏色呈黃白色粗壯程度較低,整體生長速度最快的為第五組,其次是第四組、第三組、第二組。生長速度最慢的是第一組,而在產量方面5個實驗組基本相同,整體香菇的菌蓋厚度直徑、菌柄長度直徑差距不超過5%。
分析實驗結果和蘋果枝成分可以發現,蘋果枝的木屑生長周期短,且木屑內含氮量較大,可以有效提升香菇的生長速率,但是由于養分單一且木質素含量不足,不適合完全使用蘋果枝木屑作為香菇栽培料,很容易導致菌絲生長質量低菌柄瘦弱菌蓋厚度和直徑較小,需要適當添加輔料和其他材料,闊葉林的木屑由于生長周期長,氮含量低木質素含量高,能夠有效保證香菇外觀優質結構緊實,但是生長速度慢,也就是說香菇栽培料中純闊葉林木屑含量越大生長速度越慢。
香菇作為木生菌需要保證木質素和氮含量充足,并通過對香菇栽培料進行科學調配來提升生長質量和生長速度,因此主料除了傳統的木屑以及優質米糠麩皮和秸稈外,還需要石膏粉、石灰、硫酸鎂以及磷酸等輔料來保證養料重組,并添加0.015%的維生素B1元素,在香菇栽培料攪拌時需要保證均勻并將多菌靈和磷酸二氫鉀融入香菇栽培料中,適當的添加部分煙稈材料或者蘋果枝不僅可以提升生長速度和生長質量,最高可以提升10%的產量。具體香菇栽培料配方為,主料中木屑占比76%~80%,其中可以使用10%~30%的煙稈材料和蘋果枝木屑來代替闊葉林木屑,進而提升生長效率,米糠麩皮占15%~25%,主料占比接近98%,隨后加入1%左右的石膏粉和石灰,并在香菇栽培料中融入0.15%左右的硫酸鎂、多菌靈和磷酸二氫鉀,以及0.015%的維生素B1拌合1.5%左右的水分即可。
香菇栽培料配方需要結合香菇生長的實際營養需求科學進行分析,并適量添加一些氮元素較高的木屑來代替木質素較高的闊葉林木屑來對香菇栽培料配方進行優化,進而有效提升香菇的生長速度,并保證生長質量優質。
作者簡介:王云飛(1978-),男,本科,高級工程師。從事林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