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紅梅
摘要:在生態系統中,林業產業發揮著保持平衡性的作用,也是市場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下,我國的生態環境存在被破壞的情況,對于我國來說也是一個較為嚴峻的問題。在此階段,林區造林工程建設效率是否能提升,會對生態環境的建設帶來直接的影響。本文從林業造林工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展開探究,然后提出相應改進對策,旨在為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林業;造林工程;質量問題;解決策略
對于森林的可持續發展來說,林業管理與建設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造林屬于最關鍵的工程,具有復雜程度較高、周期較長等特殊性,同時還涉及樹種的育苗、森林的規劃以及養護等多項內容。一個樹從一個小樹苗成長為一棵大型樹木,需要幾年、十幾年的時間,甚至更長。在此過程中,如果有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沒有及時解決,就會對后續的林區建設與成長帶來一定的影響。只有不斷提升林區造林工程各個環節的質量,洞察需要解決的問題,才能推進森林的良好發展。
1.1 規劃不合理
對于工程量大且較為復雜的造林工程,應當在工程實施前,做好相關的規劃工作。但從實際情況看,很多造林工程在實施前并沒有開展完善的前期規劃工作,這主要是因參與造林工程的林業工作人員并沒有意識到前期規劃的重要性,僅將其當作普通的工作進行處理,使得各個流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過于注重追求擴大造林的面積,但是對林區質量的管控不到位。雖然這樣,也有少部分的林木能存活,但大部分樹木都無法成材,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對林業發展帶來較大的影響。
1.2 管理體制不健全
造林工程復雜程度較高,所以,需要建設完善的工程管理體系。但是在我國,許多地區都沒有滿足這一要求,缺乏科學化的利益機制和驅動方案,也沒有進行權責的合理劃分。另外,部分林區技術人員沒有良好的專業素養、技術水平,沒有掌握正確的育苗技術手段,甚至在日常中疏于對幼苗的管理。同時,也沒有有效的管理制度來規范造林人員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就會影響實際的成活率。
1.3 種苗培育存在問題
幼苗的自身品質也是影響育苗工作的重要因素,挑選的幼苗根系強健、粗壯,自然抵御極端環境、防病蟲害的能力就更強。相同條件下,苗木的成活率也隨之提升。相反,在我國許多偏遠地區,存在資金短缺、環境不佳的情況,甚至是為幼苗培育提供的場地環境不佳,都會對撫育幼苗帶來影響。因此,如果幼苗質量不過關,就不利于培育苗木,導致前期的準備工作不到位。在林區造林工程中,幼苗的培養與撫育則是關鍵的組成部分,需要得到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才能促進后續工作開展。
2.1 合理規劃
當前,各地政府都逐漸意識到了造林工程建設的關鍵意義,并且不斷的擴大了林區造林工程的建設規模,規劃要求也隨之提升。基于此,林區造林工程要從林區持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角度入手,并且開展科學化的規劃工作,促進造林工程建設活動順利進行。例如,要想提升林業工程的整體水平,則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一是開發防風固沙等一系列的水土保持項目。二是以美化環境為核心點,提出科學化的治理與林區改革策略,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三是適當的增加幼苗種類,還要進行苗木的綜合性配置工作,以此達到良好的管控效果。四是針對病蟲害問題、火災現象等,提出一系列的應對方案,提出有效的防護手段,引入高科技設備,提升管理效率與質量。
2.2 改進造林技術手段
為有效推動造林工程的全面落實,在造林技術手段上務必要下功夫。從育苗入手,結合所選取的樹種,采用適宜的育苗技術,并規定相關人員的工作責任。在播種前,還要對土壤條件進行分析,結合造林區域的面積,分析土壤的承載力,充分造林,防止樹種過多或太少,充分發揮土壤養分效力。最后還應對當地的自然災害進行評估,如近期是否發生地震、泥石流、山洪等。如果是泥石流等多發地區,就應根據成因進行處理,比如增設擋土墻,改善土壤等措施。而對于植苗造林法來說,主要就是直接將完整苗木放入到林區中。雖然對林區的環境沒有提出較高的要求,但是卻要保證移栽方式正確,保證苗木穩定生長。此外,需要保證苗木移植的地區有良好的生長環境,避免發生不必要的風險。
2.3 確保栽培管理工作質量
在開展造林項目時,需要做好栽培管理工作。包括對樹苗的管理,以及樹木管理,不僅是造林實施階段的管理,還應制定造林工程完成后的管理計劃。此類工作主要就是從樹木的生長、運營情況及盈利規模等角度出發,并對種植的密度進行優化與調整。另外,落實整地工作,合理的選擇栽種的季節,對栽植前、栽植后的質量進行把控。造林人員要充分了解樹木基本特點,提出合理規劃,做好除蟲、松土、澆水等一系列的工作,并且提升林區的機械化發展速度,規避風險問題發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包括林業在內的各行各業都要追求可持續發展。作為關乎生態環境的造林工程,因其經濟性和對環境的作用,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但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在林業造林的階段還有一些有待改進的不足,比如在規劃、管理以及制度建設等方面。所以,為提升造林質量,要對造林工程進行合理的規劃與管理,并且為社會、大眾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打造出更多精品的造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