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張 靜 李志斌

蘇進龍與同事一起為村民掛上紅燈籠。
1月31日,筆者驅車兩個多小時來到洛寧縣澗口鄉鰾池村,寬敞平坦的道路、錯落有致的小樓、喜氣洋洋的大紅燈籠讓人眼前一亮,很難將這里的一切跟曾經交通閉塞的窮山村聯系在一起。
瑞雪兆豐年,大片飄落的雪花為鰾池村增添了別樣的喜慶。村內主干道旁,筆者發現村民潘燕群一家人正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準備過年吃的炸貨。從忙碌著的人群中,筆者一眼認出了國網洛寧縣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蘇進龍,身著工裝的他,正在跟潘燕群學著用筷子將面劑子滑入油鍋內。
“是蘇主任吧?你們這是炸的什么好吃的?”“咱當地人把這叫油菜,來,快嘗嘗。”蘇進龍笑著說。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有所緩解,當地村干部為表達對外地務工人員“就地過年”的感激之情,特別邀請青海籍的蘇進龍來到村民家中,感受當地風俗,和鄉親們一起體會濃濃年味兒。
“近年來,隨著洛寧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的建設和征地要求,得益于國家易地扶貧搬遷的好政策,昔日靠山吃山的深山區群眾,搬到了地勢平坦的移民新村,走上了致富路。”蘇進龍說,為確保抽水蓄能電站進場設備平穩安全運行,春節期間,國網洛寧縣供電公司和他一樣選擇堅守崗位的達23人。
雖然已經兩年沒有回青海跟家人團聚了,但是在洛寧已經工作17年的蘇進龍早已融入當地,也親眼見證了鄉親們從山里搬出來,住進了小洋房、過上了好日子,這翻天覆地的變化讓蘇進龍和同事們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新的一年里,我希望可以在家門口做點兒小生意,還不耽誤在家帶孩子、陪父母,最好可以再來個虎寶寶,響應國家三胎政策。”潘燕群說出了自己的新年小心愿后,笑著讓身旁的蘇進龍也說兩句。
“受到鄉親們邀請,和他們一起制作油菜、粉蒸肉,包餃子,讓我這個外鄉人感到了家的溫暖。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為村民們做好供電服務,在營商環境、農網改造方面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讓鄉親們今后的日子更溫暖、更幸福。”虎年心愿道出后,蘇進龍忽然一拍腦袋,趕忙跑到車里拿出提前備好的春聯和大紅燈籠,在潘燕群家門口忙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