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
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自去年底暴發以來,至今仍在肆虐。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3月1日公布,截至當日零時,香港新增32597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經過兩個多月的奮戰,香港防疫抗疫工作異常艱難,從一線的醫護人員到篩查、檢測人員的工作量,從病房、隔離設施的承載能力到抗疫、生活、后勤物資的補給,可謂全線告急。本輪疫情的兇猛程度和持續時間,給香港的整體抗疫政策與公共醫療體系都帶來巨大挑戰和壓力。
然而,一段時間以來,香港社會卻出現不少抗疫“雜音”:有人罔顧事實,質疑內地“動態清零”抗疫指導方針的成功;有人宣稱內地經驗無法復制到香港,本地疫情無法戰勝,只能“躺平”;有人呼吁照搬西方失敗的“與病毒共存”政策。對于這些雜音,筆者認為,稍有常識和同情心的市民都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過去兩年多來,內地抗疫工作的、巨大成功全球有目共睹,而西方抗一疫買敗導致的大量死亡也令人觸目驚心。如果香港按照錯誤的道路走下去,犧牲的只能是千千萬萬香港普通市民的健康甚至生命,最終影響到香港社會的基本穩定。
在這個危急時刻,習近平總書記2月16日對支援香港抗擊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三個一切”和“兩個確保”。這向全體香港同胞傳遞了一個堅定而清晰的聲音,那就是,中央政府和14億中國人民將全力支持香港的抗疫工作,香港政府必須把控制疫情作為壓倒一切的任務,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和資源,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正面積極地與新冠病毒戰斗到底。
目前眾多中資企業和機構已經在各自負責的戰線上,開足馬力為香港抗疫提供急需支持。火眼實驗室、流動檢測車,以及一線檢測人員的進駐,大大緩解了香港無法及時篩查確診病患的問數間方艙醫院正在火速建設中,力求解決香港隔離設施嚴重不足的問題;新開通的海路、陸路綠色通道,確保生鮮食品和生活物資可以第一時間送到香港,避免市民因無法保證基本生活而出現恐慌情緒;眾多內地企業紛紛向香港捐款捐物,確保抗疫工作的全面后勤保障……
在這樣的抗疫大局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也明確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定當切實負起抗疫主體責任,對香港社會進行總動員,發動一切社會力量,多管齊下“圍堵”病毒,按照疫情發展情況不斷優化、調整抗疫措施,同時與內地政府和支持團隊全面展開對接,共同抗擊疫情。
祖國的全力支持,是香港抗疫取得成功的堅實基礎。在疫情危急時刻,特區政府必須明確承擔抗疫主體責任,正面抗擊疫情,不推諉、不猶豫、不退縮,緊密與中央和地方政府聯動,毫無保留地與內地支持團隊合作,真正將內地高度成功的疫情管控經驗和強大的全方位支持,吸收并內化成香港本地抗疫防線的能力和信心,確保抗疫戰斗的最終勝利。▲(作者是香港立法會議員)
環球時報202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