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夢笛
2020年9月,疫情消退后的第一個開學季。我拉著一個小小的旅行箱,站在了海南大學的大門前,深吸一口氣,我準備踏入這個將要陪伴我4年的校園。
“總是夢見云層之上飛過子午線,分不清是黑夜還是白天”,我一抬頭,心頭一驚,我正在注視一片令人一輩子難忘的彩霞。冥冥之中,我感受到這個坐落在熱帶小島上的學校,充滿了一股溫柔神秘的浪漫氣息,仿佛生活在電影里。
海大的晚霞是一絕,每到上晚課的時間,就會看到無數在路上駐足望夕陽的男生女生。大家都高舉手機,他們的身影變成黑色剪影,三三兩兩的仿佛在一起見證某種神跡。拍風景的人自己也變成了風景的一部分。
海大的教學樓設計得也很有藝術感,特別是三教,像云朵喝了盛在屋頂的酒。不論是人物還是光怪陸離的植物,一些細節(jié)總會讓這座巨大的校園有令人魂牽夢繞的特征。
在盛夏的燦爛和紫羅蘭色的氤氳朦朧中,你就算身處困境,人生灰暗,都不會感到跌入谷底,因為隨便的一處景色,都能讓人感受到在這個溫柔氛圍中的幸運。誰能拒絕天空和大海呢?
在這個慢節(jié)奏的地方,沒有大城市的那種煩惱,總有人愿意和你一起去追逐落日,洗滌浮躁。告別不堪和煩惱,學著當一個充滿智慧的“生活家”。
電動車警告!電動車警告!電動車警告!
在海大,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校園飛速穿梭,飛舞的衣衫和發(fā)絲吸引著路人羨慕的眼光。你可能有這樣的舍友,你出門的時候他還在床上,當你氣喘吁吁走進教室時,卻發(fā)現他已經衣冠楚楚、坐姿優(yōu)雅地看著你進教室,這是神跡嗎?不,因為他有小電驢!
海大應該是電動車最多的大學了吧!看到有人排著浩浩蕩蕩的隊伍等校車,有車貴族表示很心疼啊,哈哈哈哈。在海大,共享單車是不能進校園的,所以要么騎電動車,要么靠走。不過,有時夏天太陽曬過的座椅和冬天騎車冷的時候,你會看到電驢車主在悲慘地嚎叫,無數路人會回眸一笑。
我對我第一次上專業(yè)課的情景記憶猶新。那是一門社會學課程,老師一進門,皺著眉給我們來了一句開場白:“我很困惑,你們呢?”一個班的人面面相覷,老師不應該是來解決我們的困惑的嗎?那感覺就像是最近很火的表情包“我聽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老師進一步解釋自己的看法:學習社會學,我們的認識沒辦法完全保持中立和超然,所有的構想都不可避免地染上個人的偏見與信仰,所以要想擁有“社會學的想象力”,必須把個人困擾和公共議題結合起來,變得對人類社會秩序有疑惑,是研究社會學的前提。我們聽后恍然大悟,原來變得困惑,也可以是擁有智慧的體現。
海大的校訓是“海納百川,大道致遠”。“海納百川”,準確地表達了海大人開放的理念和時代特征;“大道致遠”則是來自靈魂深處對真理的向往,戰(zhàn)勝愚昧與偏執(zhí),換個角度看世界。在海大的錄取通知書上,有一句話赫然明顯“歡迎來到自由貿易港,夢想者的樂園”。
《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在海大講座的時候,講過他的故事:他曾是海大法學院的本科生,本來家里就希望他大學畢業(yè)做個公務員,可是他從小就特別喜歡科幻電影。剛上海大也度過了一段迷茫期。后來,他又一次走到海大那個巨大的東坡像下,呆呆地看著東坡先生,可能是想到了先生也曾身處不得志的深淵,反而活得更加肆意瀟灑。郭帆突然就想開了,大學期間便開始接觸自己真正喜歡的電影,成為了海大一名卓越的校友,大家開玩笑稱他為“不務正業(yè)者”。
每當我無奈失落的時候,身上的這種豁達勁兒就會竄出來,幫助我渡過難關。慢節(jié)奏的生活氣息其實更能帶給年輕人思考和終身受益的影響,海大的學生在充滿壓力的學習中,總會表現出一種獨一無二的韌勁。那可能只是晚自習時的涼爽海風,可能只是早上趕“早八”時的一杯椰子汁,可能是在榕樹的氣生根上蕩秋千。生命中的種種煙火氣和小確幸,在海大可以被無限放大,幸福和滿足也隨之而來。
現代社會雖然都市化,商業(yè)化,但是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其實越來越消弭。海大更像一個智者,它會在你很猶豫的時候,教會你如何認識你自己,在你很艱難的時候,教會你如何平凡且自得。這份愛與和諧,是海大最值錢的寶藏。海大,一定能包容你所有的難過。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