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思雅

VOL.477?2022.2上
已走過的2021年碩果累累,剛迎來的2022年機遇與挑戰加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新的一年,我們該怎么辦?新的課題發人深思,吾輩當以戰略思維展望新的開端。
觀大勢,謀大局。面對倍增的壓力和重重困難,我們既要正視,又要堅定信心。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時與勢始終在我們這一邊。要明大勢,也要謀大局。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做強經濟基礎,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局如何謀?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了答案——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如何穩,如何進?宏觀經濟政策需要適當靠前,基礎社會投資也將適度超前。政府也將繼續發揮投資引導作用,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交通、物流、生態環境、社會事業等補短板項目建設。
抓主線,守底線。“碳達峰碳中和”繼續成為熱詞,“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有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我國“雙碳”工作的思路愈發清晰。“雙碳”有可能長時間地成為這一輪結構性市場的主線,相關行業都會受到深遠影響,電力、周期制造的龍頭公司、環保科技公司等或將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不僅要抓主線,更要守底線,那就是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2021年我們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創業難,守成更難,共同富裕任重道遠。2022年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一年,必須把“三農”這塊“壓艙石”夯實,促進農民增收,增加公共產品供給,關注農村地區的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
重改革,擊關鍵。改革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而新一輪改革的關鍵詞就是“民生”,無論是優化縣域營商環境,還是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或是堅持“房住不炒”的樓市主基調,進一步保障住房剛需,最終都是錨定“惠民”的目標,保障就業,提升城鄉居民幸福感,讓老百姓能安居樂業。而科教則成為改革的重要領域。科技體制改革的關鍵在于科研評價,充分發揮“指揮棒”作用,讓人才活水充分涌流。職業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頭戲,社會氛圍的營造最為重要,要讓“大國工匠”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
2022年,我們要繼續自強自立,苦練內功,把握機遇,直面挑戰,在戰略競爭中贏得主動,在自我成長中創造新的輝煌。
@小康雜志社:【#候車旅客為馳援百色醫護人員高呼加油#】近日,廣西柳州醫護人員乘火車馳援百色疫情防控。醫護人員途經候車大廳時,車站廣播歡送他們,候車旅客一起高呼“百色加油”。
@隔壁小王Duooo:點贊!
@小康雜志社:【愿平安!#湯加全境面臨海嘯暴雨洪水強風四重威脅#】#火山噴發的破壞力有多大#?1月15日,南太平洋島國#湯加#洪阿哈阿帕伊島海底火山再次噴發。火山灰柱直徑約5千米、高20千米,籠罩在火山上空。視頻顯示,巨浪沖上海岸,淹沒道路,涌入民宅。多國發布海嘯警報。
@國仁:湯加,挺住!
每年都會期待《小康》雜志的戰略與預測報道,直面挑戰,收獲良多!
——陜西韓城?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