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彤
新年伊始,五集電視專題片《零容忍》在央視播出后,引起海量關注和巨大反響。其間披露的落馬官員貪腐細節令人震驚,多位出鏡貪官的懺悔之語成為熱詞。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一個個案例,再一次彰顯出全黨、全國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決絕之心。
《零容忍》對打虎拍蠅的全方位掃描,多角度呈現了那些官官相護、官商勾結,肆意踐踏民主法治、瘋狂掠奪人民財產的行徑。這些作奸犯科之舉,猶如深植于思想之中的病毒,其傳播速度和破壞烈度,絲毫不亞于正在肆虐的奧密克戎毒株。公眾之所以如此關注一部反腐專題片,一方面,是因為那些動輒幾千萬甚至幾個億的贓款,超越了勞碌百姓對于財富的認知力與想象力;另一方面,那一張張臺上慷慨激昂、臺下蠅營狗茍丑惡嘴臉形成的巨大反差,對黨的形象、國的肌體造成的嚴重傷害,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小中大學真“證”畢業,先坐機關,后做傳媒,人間冷暖,入眼入心。
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4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賬。
《零容忍》中的幾個片段極具代表性和說服力——貴州省政協原黨組書記、主席王富玉面對鏡頭,追悔莫及地說:“你(指自己)要錢干什么,埋你啊!”公安部原黨委委員、副部長孫力軍說,沒想到自己成了一個法治建設和公平正義的破壞者。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原市委書記張琦回憶,有一次,其母在其妻陪同下購物,其妻掏出銀行卡結賬,老母親問卡從何來,其妻答別人所送,結果老母親留下一句“別人給的東西不能要”扭頭便走。安徽省滁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原工作人員張雨杰,利用單位管理中的漏洞,竟將7000多萬元公款據為己有,落網后,他表示,其公款私用的手法毫無技術含量,“如果對賬,半小時就會發現”……
觀眾在對這些懺悔震驚之余,難免會蹦出一個個巨大的問號——當孫力軍一次次收受巨額賄賂,一次次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一次次一邊甘受圍獵、一邊圍攏自己的勢力圈子時,怎么可能“沒想到”貪贓枉法、知法犯法的嚴重后果?當王富玉、張琦等人一次次以權力尋租獲取巨額賄賂時,怎么可能不明白“別人給的東西不能要”的樸素道理,怎么可能不清楚黨徽、國徽、警徽的意義和分量?還有張雨杰所說的“半個小時”,竟然在一級級負責人的瀆職中,讓規章制度形同空文,甚至連“走過場”都懶得走上一遍,結果,巨額國有資產慘遭流失……這些“怎么可能”最終變成“可能”的原因,就是傾倒的信仰腐蝕了權力,失控的欲望淹沒了良知。
由此可見,一旦權力沒有被關進籠子里,法律法規沒有體現在運行和監管環節中,理想信念和修身養性的堤壩沒有時時加固,這樣的單位,遲早會生禍害,這里的干部,遲早會跌入貪戀物質、精神空虛的泥潭。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4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賬。《零容忍》之所以能夠產生強烈共鳴,是因為它給確保黨的純潔、國的昌盛指明了方向;它既是莊嚴的承諾,也是鄭重的宣示,告誡那些仍然膽敢伸手的敗類,中國的反腐肅貪,無論涉及到何人何事,無論這些人是在位還是退休,是躲藏國內還是逃亡境外,一律零容忍,依法辦,正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