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赟
(萍鄉學院藝術學院,江西 萍鄉 337000)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信息可視化作為新興起的領域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信息可視化的表現方式之一信息圖設計,近幾年也逐漸的走向成熟。信息圖設計是設計信息性地視覺化。如果說信息設計具有提高信息接受程度和信息結構合理性傳達的“信息的可靠性”暗示作用,那么修辭學在通過信息設計形成的信賴性上,則具有“說服的功能”的作用,提高效率的作用。[1]在信息設計上使用修辭,不僅能準確、迅速地傳達信息,而且具有豐富、吸引力的表現形式。同時視覺修辭可以有效利用設計要素和信息相結合的修辭功能,強化信息,溝通大眾感情,最終實現傳達和說服。
中國的修辭法以西方語言學修辭學理論為基礎,借用海登·懷特(Hayden White)的四分法。海登·懷特以修辭學主張,歷史學家的敘事樣式有“隱喻”“換喻”“提喻”“諷喻”四種方式。另外,結合西方符號學理論,按照“隱喻”“換喻”“諷喻”“提喻”四分法分類設計修辭。[2]目前設計修辭的分類問題,由于僅僅是在視覺傳達設計大視野下的初步研究,尚無權威的學界定論和系統梳理。實際上結合各類流派的優點才是唯一的出路,四分法的優勢在于其超出了語言范疇而上升到普遍規律,可以作為修辭格劃分的基礎框架,但是它也有不足之處。[3]三分法被認為是遵從日本傳統而產生的,在50年代以后,韓國國內的修辭分類研究多數是遵循三分法。三分法的分類也有不足之處,舉出了幾種修辭方法,指出了其中的問題。反復的情況可以分為強調法,用表現語序變化的修辭可以看成是變化法,設問法沒有變現語序的變化,只是在修辭上使用的強調而已。比起大的變化法,強調法是更合適的分類。根據這一點,他提出了修辭法分為“有比喻的修辭法”和“沒有比喻的修辭法”,這是有意 義的。[4]
信息圖是為了有效傳達復雜而龐大的信息,利用圖像、圖表、插圖、印刷設計等制作的視覺信息。如果說信息系統是以科學客觀的數據為基礎,形象化的邏輯排列,那么信息圖表就是以明確的目的,以邏輯關系和幾何關系為基礎,通過對信息參數的分析、結構、重新構成而設計的視覺結果。信息圖不是表面裝飾的插圖。而是包含著數據,反映著信息的內容。信息圖像體現的物理狀態不是圖像本身,而是通過圖像構筑的信息圖像。信息圖將復雜的定量性信息數據表現為正確的信息和能夠引起共鳴的故事。
信息圖是基于邏輯關系和幾何關系對信息參數進行分析、結構、重構的過程。此外,信息圖必須在視覺傳達設計中顯示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信息圖的表現形式有數據組織模型、敘事組織模型、系統組織模型、空間組織模型、思想組織模型等多種。例如,表示差額關系的點狀圖、線性圖、柵欄圖、面積圖、左坐標軸圖,表示比例關系的餅圖、主體圖,表示組織關系的樹形圖、目錄圖等。另外,還可以將數據和視覺符號融合在一起,設計出更具想象力和表現力的藝術信息圖表。在現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大大增加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影響,印刷品、電視、手機、互聯網、圖像等信息傳播媒介越來越多。在這樣的大數據時代,我們需要得到清晰的信息。因此,有必要將信息視覺化進行設計,并利用具有視覺特征的信息圖表使繁雜的信息變得簡單有趣。利用圖像的信息圖表是企業年度報表、產業發展報告、政府財政信息總結等需要大量數據關系描述的統計學報告中主要使用的,但現在報紙書籍出版、交通、城市環境、氣象預報、醫學研究、地理勘察、軟件開發,在軍事情報等許多領域正在被利用。因此,我們隨時會遇到信息圖。事實信息圖是經過信息化時代及數碼革命時代而出現的概念。
曾經被描述為“口述性”或“文學性”的修辭法的分類,隨著時代的不同,其目的也不同,一直在修改或重新構成。以文學和語言的修辭法為中心,可以分類信息圖的視覺修辭法。因為信息圖中的視覺化最終是利用視覺表現要素重新構成文字或語言上的東西。[5]因此,視覺修辭法是除了現有的修辭法中不能視覺化的以外,或者在視覺表現上差異微小的部分需要合并的過程。[6]
視覺修辭學或設計修辭學作為說服的工具,是信息圖設計中必然要討論的重要主題。如今的修辭學已經超越了“裝飾文章和語言的手段”的傳統概念,被用于“正確傳達和說服的所有手段”的概念。說服是對給出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對策,試圖接受這種方案的修辭性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的設計活動都是修辭性的活動。信息圖設計是設計信息,在修辭上實現視覺化的。如果說信息圖設計能提高信息的接受程度和信息結構的合理性,起到暗示傳達 “信息可靠性”的作用,那么修辭學則能通過信息圖設計形成的可靠性反映“說服功能”,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現代概念的修辭學超越了“對話的交流”,追求有效的“信息交流”。因此,信息圖的修辭學不是追求裝飾性和華麗感的“文體的修辭學”,而是追求說服的功效和有用性的“論證的修辭學”,也是為信息交流研究視覺尋常(visual imagery)的“視覺修辭學”。[7]
在信息圖設計上使用修辭,可以準確、迅速地傳達信息,具有豐富、有魅力的表現形式。另外,視覺修辭通過效能過度地結合設計要素和信息的修辭功能,強化信息,溝通大眾感情,最終成為信息圖設計傳達和受益的重要方法。
信息內容可視化作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工作室課程中新設的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活動方向為可根據客戶要求產品設計出合適的信息內容可視化產品設計。信息可視化也是當下國際市場上最前沿的設計內容,在課程教學內容中應加強課堂的靈活多樣與體驗性,以及面向市場產業的發展趨勢,并建立培訓系統,以幫助學習者更快地適應市場需求。在數字媒體時代,人們借助互聯網和新興媒介技術等,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視覺資訊,并同時在最快時間內找到自身所需要的信息內容,而獲取信息的價值和信息內容時效性及吸引力成正比,所以在信息可視化中重點是實現精準、快捷,使得信息內容傳播與表達滿足人的視覺需要與信息要求。另外,由于信息可視化和人類環境、行為習慣、科學技術發展等因素息息相關,也沒有一成不變,而是相對在持續的演變,所以這個學科橫向關系也更加密切。信息可視化的教學內容已經逐漸不拘泥于視覺傳達專業,也逐漸傾向于多媒體技術專業和環境藝術專業等,教學內容具有也需要根據學科的不同而呈現出自己的特色,從而具備相應的獨立性。信息技術可視化教學,是指根據視覺傳達專業的特色,根據學科專業圖形設計和可視化技術的教學內容,形成適應專業教學與研究發展要求的課程模式,并以此促進信息技術可視化教學的全面開展,為人才培養目標作出積極努力,以凸顯專業優勢。
而信息圖的修辭方式,在信息可視化表現方面的優越性早已不言而喻,成為了最直接、最無聲、最通用的信息可視化語言,具有世界通用性。本文使用了信息圖中的修辭法進行信息傳達,從而使信息的傳遞更加直觀、有效、快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信息傳遞也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并在包裝、招貼、標志、印刷、海報各方面都有廣泛的使用,信息圖設計通過視覺載體將信息充分準確地傳播,同時還以大眾的理解程度和地域文化角度,在設計過程中將觀念轉化為視覺形式,在基于大眾認可普遍性的條件下,能夠良好的達到信息溝通的目的,有效準確的傳播。概括形容信息圖表的優勢,無非三個詞:簡潔、精巧、生動,由于圖表具備并符合這個讀圖時代信息傳播的要求,所以它的應用必然是非常廣泛的,特別是在包裝設計中,包裝具有保護商品、傳遞信息、提升銷售、方便消費的功能。[8]
信息圖的修辭法在應用過程中,是否能讓使用者積極地接受并認識非常重要。即在傳達過程中誘發興趣,容易接近和擴散,具有持續記憶的強力效果。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可以概括為三個方法。
第一,活用記憶和聯想。信息圖不僅能快速、容易地傳達強烈的信息,還具有減少掌握信息的時間、延長記憶時間的巨大優點。因此,需要提供刺激感覺記憶,使大腦能夠長時間記憶的線索。
第二,運用修辭手法。為了提高意思傳達的效率,應該考慮多樣創造性的視覺修辭性表現。
第三,數字媒體的應用。信息可視化正在構建適合數碼媒體自己的獨特表現形態和風格,人們期待數碼媒體對數碼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圖設計有不同于傳統媒體的審美情緒和藝術體驗。因此,應該更加重視大眾的心理體驗和感受效果,使用符合大眾接受度的表現形式。
信息圖形設計是設計信息,用修辭性視覺化。如果說信息可視化起到了提高信息的接受程度和信息結構的合理性,暗示傳達“信息的信賴性”作用,那么修辭學則起到了對通過信息可視化形成的信賴性反映“說服功能”,提高效率的作用。[9]總而言之,視覺傳達設計唯有持續進行創新,方可在健全中國專業領域的設計體制中獲得良好的成果,推動視覺傳達設計在各領域發揮其應有的職能與作用。信息化時代,視覺傳達藝術作品的設計更加離不開信息可視化設計的相關內容,以此為基礎,融合設計者的設計創新思維和科技手段,將互聯網和信息手段作為藝術信息表達和呈現的方式之一。突出視覺作品視覺設計效果的同時均衡信息可視化的重點,這也是在視覺傳達設計中需全面考慮且應該重點實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