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加浩

摘要:火災調查工作是保護火災現場、明確火災成因的重要途徑,其中火災物證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對物證的取證與分析,不僅能夠追溯火災發生的原因及實際發展,同時也可以為消防部門制定火災防范規劃、防災措施提供重要依據。但是,火災調查取證過程中,火災物證容易受到各種原因影響而發生損壞,從而增加火災調查的難度。文章從火災物證損壞的原因入手,分析防范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火災調查;火災物證;損壞;防范
火災調查工作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通過嚴謹的火災調查,才能明確火災發生原因,確保事故認定準確真實,同時為火災防范提供可靠的依據。在火災調查工作中,關鍵環節就是對火災物證的提取與鑒定等工作,但是在火災物證取證工作中,由于主客觀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容易造成火災物證損壞,從而影響火災調查工作的準確性。因此,明確火災調查中可能造成物證損壞的各項原因,并針對原因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從而最大限度保障火災調查中的物證安全完整,提升火災調查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一、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的影響因素
(一)調查時間延誤影響物證提取
理論上講,在發生火災之后,火災調查工作人員需要快速到達現場,立即封鎖事故現場,并開展火災物證的保護與取證工作,確保火災物證的最大限度保全,為火災調查提供依據。但實際上,通常火災發生后,由于當事人受驚或者存在其他客觀限制因素,未能及時報警,從而導致火災現場調查時間向后延遲,物證不能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的保全,發生物證損壞;或者由于人為故意造成物證被毀。這些情況都會造成物證毀損,影響火災調查工作的開展。
(二)現場勘查過程中損壞物證
火災勘查是對現場物證進行收集和鑒別的過程,通過火災勘查確定起火點位置,判斷火災發生的原因。通常火災勘查需要先進行環境勘驗,然后初步進行勘驗后進一步細化,最后實施專項勘驗。環境勘驗是對事故現場環境的整體勘查,范圍廣泛,要求取證人員擴大活動范圍,如果現場外圍護欄設置不到位,引起群眾圍觀,會對現場物證造成毀壞。同時,火災現場勘驗中,取證人員的自身水平及素質不足,也會導致在勘驗過程存在物證痕跡遺漏的情況,或者由于現場勘查順序不當,導致物證發生毀損。在專項勘查中,主要是對重要物證進行針對性勘查,取證人員的專業素養對物證保全程度的影響更高,如果存在物證判斷或收集手段偏差,造成物證毀損,也會對最終火災調查工作造成影響。
(三)物證在傳送過程中發生二次損壞
火災現場難以實施火災物證的檢驗工作,因此在火災物證收集完成后,還需要將其傳送到專業的物證檢驗環境中進行物證查驗。在火災物證傳送中,由于一些物證本身物理性質原因,加之火災現場環境與外部環境差異較大,其在與空氣接觸后會發生物理變化,容易導致物證在傳送過程中發生毀損。調查人員如果不能對這些物證做好密封保存,則會使其在傳送中發生二次損傷,降低物證準確性,不利于火災調查。
(四)物證保存方式不正確
火災物證保存是火災調查取證的關鍵環節,物證保存不到位,則前期的勘驗與取證工作成果也會遭到破壞。但是,在火災物證保存環節,影響物證保全程度的因素較多。一方面,自然因素影響物證保全程度,如空氣中的溫濕度、粉塵等,都會對火災物證完好造成損壞;另一方面,是人為因素影響,若火災調查人員不能按照物證實際采取科學保存措施,導致物證性質發生變化,或直接、間接的被損壞,對火災調查結果將會造成直接影響。
二、防范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的有效對策
(一)加強現場保護
在群眾報警公安機關人員到達火災現場后,消防部門火災調查人員未到達前,公安機關工作人員需要盡可能保證火災現場狀態的原始性,為火災調查取證工作提供保障。同時,火災調查人員在第一次進入火災現場時,就需要做好現場物證保護的準備工作,最大限度保留火災現場的最原始狀態,為后續火災調查奠定基礎,以便獲得有效物證信息。同時,火災調查取證難以一次完成,對于需要后續進行取證的物證,要做好現場標識和現場維護,用相機將現場原貌進行多角度拍攝,保存原始畫面,明晰現場狀態。調查人員在進行現場清理過程中,尤其是現場堆積物清理,需要嚴格謹慎操作,避免毀損物證。
(二)規范勘驗過程
火災物證的勘驗與提取是火災調查的關鍵環節,也是提高火災調查效率、確保火災調查結果準確性的根本保障。在火災現場勘驗中,相關部門要制定規范化的工作制度,并要求調查人員嚴格遵守制度規范,完成物證的收集與提取,避免在勘驗過程中造成物證損壞。對于現場物證原始信息資料的保留,一方面要保證物證拍攝角度的全面性,照片嚴格按照規范格式進行保存,同時做好資料數據的備份,以防丟失。另一方面,在勘驗現場做好標記,對物證痕跡進行醒目標識,加強現場勘驗人員的注意,避免其在調查過程中因意外損壞物證,或者遺漏重要物證,影響調查結果。
(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
火災調查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素質直接影響著物證收集與提取的效果。火災物證收集與取證工作的專業性較強,對工作人員能力要求較高,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多專業學科知識,如化學分析、社會學科、攝影技術等,從而確保物證收集與提取工作的專業性與科學性。同時,火災現場物證的提取工作還要求工作人員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避免盲目操作造成物證的損壞。因此,相關部門有必要加強火災調查人員的專業培訓,通過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專業化的培訓與學習,使其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與專業素質,從而有效防范火災調查物證的損壞。
(四)做好物證保存
火災物證保存是防范物證損壞的關鍵環節,為避免物證保存不當影響前期工作成效和后期調查結果判定,火災調查人員就必須做好物證的保存。在火災物證保存中,為減少損壞,需要制定物證分裝與保管規范,從而避免在傳送過程中發生二次損壞。在物證保存中,首先要明確記錄物證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稱、狀態等,并明確記錄提取人信息。其次,完善物證保存制度,根據物證類型制定相應的保管制度,規范保管人員操作,并加強對物證保管人員制度執行的監督,確保其操作規范性,避免物證發生損壞或遺漏。同時,加強對保存物證的清點與記錄,避免保存過程中出現丟失的問題。最后,根據物證類型選擇合理的保存方式,明確其物理性質,保證保存環境條件不會對其造成損壞,提高物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三、結語
造成火災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既包括人為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無論是什么原因造成火災,其事故都會造成很大的損失與危害。通過火災調查,收集和提取火災物證,能夠有效明確火災發生的原因,還原火災發生的過程,從而準確鑒定火災事故,并為相關部門制定火災防范與控制對策提供有效參考。針對目前火災調查中容易造成物證損壞的原因,加強有效防范,不斷優化火災調查物證管理的有效性,從而為火災調查工作奠定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夏鵬.火災調查中的物證損壞原因及防范措施[J].消防界(電子版),2020,06(10):32-33.
[2]郭世琦,曹杰偉.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J].今日消防,2019,04(11):29+31.
[3]劉立軍,孫鵬.試論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原因與防范措施[J].消防界(電子版),2019,05(0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