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峰 董曉豐
摘要:近年來火災事故頻發,火災類型也趨向復雜化、多樣化,某些滅火救援現場需要調集大量的人員、裝備,單獨依靠消防救援人員、傳統的消防裝備不能快速高效的處置火災險情,移動式消防裝備在滅火救援現場的應用越來越多。文章根據筆者所在地的滅火救援類型和裝備在滅火救援中的實戰應用,分析如何更好地發揮移動式消防裝備的優勢。
關鍵詞:移動式消防裝備;實戰;優勢
一、移動消防裝備在實戰中應用的案例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和群眾對消防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各級消防隊伍的隊站建設和裝備配置有了很大的進步?,F代滅火救援不僅僅是把火撲滅、把人救出來,滅火救援作戰理念有了新的轉變,隨之消防裝備也向精細、智能方向發展。目前基層消防救援站配置了很多移動式消防裝備,在火災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常見的有無人機、機器人、無人船、移動式消防炮等。結合筆者處置的滅火救援案例重點分析其在實戰中的應用。
(一)無人機
無人機是一種以無線電遙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為主的不載人飛機,具有體積小、易操作、安全性能好、機動性強、運行維護成本低等特點。目前消防應用中的無人機配備定位系統、攝影系統、測繪設備、通信平臺等,通過航拍,可采集現場的氣體、溫度、方向和圖像信息,全面顯示災情,快速提供輔助滅火和應急救援。2018年某大型物流園發生火災,由于現場濃煙大,火場縱深大,無法有效尋找火點,通過無人機航拍,高清攝像和紅外熱成像輔助快速完成火場偵查,為力量部署和鋼結構安全監測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另外,在救援中,特別是在水域救援、地震救援中,無人機可以在偵查、救生器材和食品藥品的拋投上提供很大的幫助。在草原、森林等火災中,無人機還可以拋灑滅火劑進行滅火。
(二)機器人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當前各種大型石油化工企業、隧道、地鐵、地下商業、大跨度空間等不斷增多,一旦發生災害事故,消防員面對高溫、黑暗、有毒、爆炸和倒塌等危害環境時,若沒有相應的設備貿然沖進現場,不僅不能完成任務,還會對人身安全帶來危險。消防機器人能代替消防救援人員進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濃煙等災害危險事故現場進行數據采集、處理、反饋,對災情的科學判斷和現場救援提供支持。筆者經歷的大跨度廠房內攻滅火、地下防空洞內攻滅火、抵近化工儲罐處泡沫槍滅火等案例,均使用了機器人,在滅火、冷卻現場溫度、排煙降毒等方面發揮了作用,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無人船
無人船在消防滅火救援中的應用較少,多用于信息采集,其特點和無人機類似。2019年江蘇響水“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中,在事故場所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坑,聚集了水、化工品,具有腐蝕性。在對坑深度、坑內成分進行調查時就使用了無人船,無人船可準確的測出深度、最深點位置,全方位提取了液體樣本,為事故調查提供了很大便利。
(四)移動式消防炮、排煙機
移動式消防炮、排煙機等都廣泛應用在滅火救援中,對于火場排煙、危險區域滅火陣地的前置布置提供了幫助,不僅彌補了消防救援力量不足,還保證了滅火人員的安全。
二、移動消防裝備的應用效果
(一)提高滅火救援質量和效率
目前消防救援站配備的移動滅火裝備多為機器人、移動式消防炮等,多應用到石油化工企業、大跨度廠房、地下建筑等滅火中,相比較傳統的消防員鋪設水帶進入火場,移動滅火裝備能夠結合火災需求,調整射流形式和射程。而裝備本身設置的射程范圍和俯仰角度都比較大,能夠提高滅火救援的效率和質量。
(二)節約人力資源,保護生命安全
移動消防裝備在射流和射程上有很多的選擇,當前消防救援站人員較少,很大程度上節約了人力資源。遇到一些特殊火災,消防員進入可能會遇到人身危險,從近年來滅火救援過程中發生的消防員傷亡事件能夠看出,爆炸、坍塌、有毒放射性物品泄露、猛烈燃燒等都可能是致命因素,往往這些因素存在不確定性和無法緊急避險,移動消防裝備可以避免傷亡,還能滿足滅火作戰需要。
(三)豐富技戰術作戰手段
移動消防裝備的應用使消防人員改變了傳統的消防思路,應用新型消防技能和模式,可對消防戰術手段進行不斷豐富。消防人員應逐漸將移動消防設備作為日常訓練和實踐操作過程中的重要工具,并充分發揮其在滅火救援中的優勢,提高滅火救援過程中的戰斗力,并最大程度提升消防質量。
三、移動消防裝備效能發揮的思考
消防裝備的使用,離不開人。做到人與裝備的有機結合,才能發揮最大效能。
(一)消防裝備的配置
消防裝備的配置要考慮地域性,結合轄區火災隱患和火災特點,配備不同的設備;考慮裝備的配套性,考慮裝備配備的整體結構,從實際出發,制定標準,防止隨意性和不實用性;注重裝備的售后服務,裝備的更新換代快,要選擇有實力的廠家,配件的更換缺失、維護對于延長使用壽命至關重要。
(二)加強學習,對裝備知根知底
人是滅火實戰的主體,是決定因素,消防救援人員的素質水平、對裝備的使用熟悉程度,對裝備的作用發揮至關重要。近年來,隨著“高低大化老幼古標(高層建筑、地下建筑、大型綜合體、石化企業、養老服務機構、幼兒教育場所、文物古建筑、標志性建筑)”等建筑形式的功能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火災的種類也變得復雜和多樣,撲救難度越來越大。器材設備配備也趨向高科技、智能化,消防救援人員,尤其是干部和骨干要加強學習。各級指揮員對裝備的性能、特點、操作使用等知識的掌握,就必須跟上時代步伐,除了書本知識的學習以外,要積極采用“重點培養、廣泛推廣”互幫互教的方法,詳細學習裝備的操作使用、工作原理、性能參數、故障排除、維護保養等,不僅知道怎么使用,還要明白有哪些注意事項。
(三)開展裝備的熟悉演練
消防救援隊伍在開展裝備的熟悉演練時,不能單純局限于操作使用,要模擬火災救援現場。“平時使用出彩,關鍵時刻掉鏈子”的現象體現在當前某些特殊器材的使用上,制約了滅火救援的進程,影響消防救援形象。在日常的熟悉演練中,要盡可能地模擬實戰環境,充分考慮高溫、濃煙、有毒、泄露、倒塌等因素,結合火災類型,編制到作戰單元中,不斷地演練模擬,提高綜合實戰能力,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裝備的最佳結合。
(四)總結裝備在實戰中的應用效果
消防裝備在實戰中的使用是檢驗裝備的最好時機。近年來,我國發生了多種不同類型的、影響嚴重的事故,如四川汶川、青海玉樹等地震救援、“2·9”在建中央電視臺電視文化中心火災、“3·21”響水化工企業爆炸事故等,救援力量參與多、作戰時間跨度長、器材裝備投入多。滅火救援現場能夠測試出裝備的效能。一是現場需要何種裝備,如何融入作戰模式,現場指揮員要根據實際需要,合理運用裝備,并慎重安排操作人員。二是注重戰評總結,不僅要總結作戰指揮、模式、安全防護等,更要總結裝備在實戰中是否發揮作用,思考如何操作使用才能發揮更大作用,分析效能發揮大小的原因,深層次的認識熟悉器材裝備。
四、結語
消防改革以后,消防救援隊伍承擔著“大應急、全災種”的任務,滅火救援的范圍和作戰的難度都在增加,對消防救援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配備并熟悉各種新式裝備器材,提高消防救援人員的作戰素質,實現人、裝備與實戰的有機結合,才能在未來的滅火救援現場中做到“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徐超.淺議無人機在消防滅火救援行動中的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6(08):141-142.
[2]黨海昌.消防機器人在我國滅火救援中的應用現狀和前景分析[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6(03):69-71.
[3]侯偉星.移動消防裝備在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中的運用[J].武警學院學報,2015(06):39-43.
[4]孔強.關于加強消防裝備建設的探討[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8(0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