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建
摘要: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也在加快,高樓如雨后春筍般涌出。伴隨著高層建筑數量的增加,各種安全隱患也逐漸增加,例如,消防器材配備不到位、消防通道被堵塞等,由于隱患沒有排除,火災發生時,會增加救援難度,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文章針對高層建筑現有的火災隱患狀況進行分析,并提出做好高層建筑火災防范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高層建筑;火災隱患;對策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拔地而起,各種火災事故時有發生,既影響了社會的長治久安,也影響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了減少火災帶來的損失,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分析高層建筑火災隱患并尋找做好高層建筑火災防范工作的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
(一)煙、火蔓延途徑較多
高層建筑一般采用樓梯作為輔助逃生通道,但是樓梯多為豎狀設計,發生火災之后濃煙將會隨著樓梯通道涌入更高的樓層,導致人們無法利用逃生通道完成自救。如果室內具有大量的易燃物品,火災在初期發展階段的蔓延速度將會超過3~4m/s。大火伴隨著濃煙和熱氣,并且可以借助門窗和電梯間快速蔓延。根據可燃物分布和空氣流通形式的差異,火災將會形成不同的火勢發展模式。
(二)疏散難度較大
高層建筑發生火災事故后,被困人員易產生恐慌的情緒,并且在逃生樓梯間易引發踩踏事故,甚至一些不理智的群眾會選擇跳樓的方式自救。因為濃煙的影響,降低了室內能見度,被困人員很難辨別逃生方向和路線,進一步增加了疏散難度。
發生火災后,高層建筑通道具有很強的空氣流通性,隨著火勢和煙霧的不斷向上蔓延,增加了火災疏散的難度,當前很多城市缺乏充足的登高消防車,現有的消防車高度無法滿足安全疏散需求,因此在高層建筑安全疏散過程中主要是利用樓梯,如果樓梯間竄入煙氣,將會加劇群眾疏散難度。
(三)滅火用水量較大
高層建筑滅火救援主要是利用水,如果火勢較大,高層建筑層數較高,室外撲救難度也會加大,那么需要的滅火用水量也較大。
二、高層建筑存在的火災隱患
(一)客觀方面
1.可燃物多、火災荷載大
高層建筑內一般都堆放有大量的易燃物,包括房梁、壁紙、各種家具、家用電器、布料用品等。有些材料雖然進行了加工處理,正常情況下很難被點燃,但是一旦建筑內起火,這些也會成為可燃物。此外,高層建筑的火災荷載大,普通居民住宅樓的火災荷載是35~60kg/m2,高檔酒店為45~60kg/m2。大量的可燃物,火災荷載大,這就導致一點小火星都可能釀成火災。
2.功能繁多、電氣負荷大
高層建筑的用途非常廣泛,目前我國的高層建筑主要有居民住宅樓、辦公寫字樓、商場等,特別是大型、綜合性的高層建筑,功能尤為復雜,常包括住宿、會議、辦公室、商務、娛樂和餐飲。因功能需要,此類建筑一般都配有大量的設備,尤其是電氣設備,例如,空調、通風系統、供水系統、電梯、照明、電腦、電視機等,電氣負荷大。一旦出現短路,就容易引發火災。
3.建筑布局復雜
高層建筑本身結構非常復雜,許多建筑在設計初始只考慮了使用功能和空間最大化的利用,忽略了安全問題,存在先天性消防安全隱患,例如,防火分區、自動消防系統、疏散通道等,不按國家消防規定設計,甚至設計不到位。此外,在一些老舊高層建筑中消防設備不完整或缺失。有些建筑物甚至連滅火器都沒有;有些雖然配備了消防設備,但是因為沒有定期維護檢修,所以并不能正常使用。
(二)主觀方面
1.規模龐大,人員集中
高層建筑因為自身的面積很大,所以其能利用的空間也很大,有大量人員出入,部分人員不遵守相關規章制度,例如,隨意在禁煙區吸煙、未經同意擅自闖入機房重地,都給高層建筑帶來安全隱患。與此同時,建筑物中人員的密集分布也給滅火救援行動增加了難度。
2.不遵守規定,缺少消防安全意識
部分高層建筑的人員為了自己出入方便,經常隨意打開防火門。此外,部分高層建筑的消防通道存在被居民私自占用的情況,如果發生火災,會嚴重延誤消防車到達著火現場,延誤救援時間。
(三)管理方面
1.缺乏消防部門的有效管理和監督
有的消防監督和報審單位由于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足,導致消防監督建審業務水平不高,有些建筑的消防報審未經過專業審核就被批了,這為該建筑以后的火災防控埋下了很大隱患。另外,有的高層建筑的主管部門一味追求利益和建筑空間的最大化使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消防安全責任,缺乏健全的消防安全規章制度和相應的消防應急疏散預案,同時專業人員配備也不到位,這都為火災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2.消防宣傳教育不到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明確規定,為了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各級人民政府應該積極組織消防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和培訓。通過這些宣傳教育的活動和培訓,使各單位人員了解消防安全有關知識,提升他們的自救能力。但部分地方政府疏于對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教育,各個企業也沒有做到對本單位人員進行相關培訓。
三、做好高層建筑火災防范工作的對策
高層建筑數量的急劇增加既是經濟發展的產物,也是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必然需要,它的出現給市民生活、辦公、購物等都帶來了很大方便。與過去磚木結構的建筑相比,高層建筑大大提高了耐火等級和防火抗災能力。但是由于高層建筑內部可燃物多、人員密集等,也帶來了不少火災隱患,因此,應加強高層建筑火災隱患的防范工作。
(一)加強消防宣傳教育,貫徹落實消防法規和相關規章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加強各單位人員的消防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增強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既是積極貫徹落實法律相關規定,也是現代社會每個人的生命保險。高層建筑主管單位職能部門要積極組織各單位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例如,舉行消防安全知識講座、觀看相關視頻、定期消防安全培訓和定期消防演練,普及消防安全知識,讓大家掌握必備的消防安全知識和技能。
(二)消防機構積極履行職能,嚴格把控高層建筑的消防驗收
相關機構要按照法律規定對報審的建設工程嚴格審核,對不符合有關要求的,應當責令其調整、完善;公共消防設施、消防器材不足或者不適合實際需要的,應當新建、配置或者改造。建筑物在設計初始就要嚴格按照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進行設計。禁止驗收不合格的建筑物投入使用,對相關機構抽查不合格的建筑物也要禁止其使用。
(三)完善高層建筑消防系統,完善消防設施、器材配備
為保障高層建筑的安全,高層建筑設計時就應設置防火空間,確保火災發生時能在第一時間阻止火勢向該建筑的其他方向蔓延,將火勢控制在一個空間內,有利于消防滅火。每個高層建筑內都應該有相應的符合標準的安全出口。此外,高層建筑應配備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消防設施和設備,設置消防安全標志,并定期組織檢查和維護,確保其完整性和有效性;確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通暢,以便消防車能順利通過;確保防火防排煙分區和消防距離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對已配置的消防設施,指定相應的管理人員,負責落實本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實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記錄。任何個人或者單位都要遵守消防相關的規章制度,禁止公物私用,私自占用消防器材、消防通道。
(四)合理設計和規劃建筑布局
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需要遵守國家相關技術標準,科學的劃分建筑內部防火分區,合理劃分防火分隔,有利于控制火勢蔓延。在消防設計過程中需要提高設計的規范性,注重設計消防安全通道。如果高層樓層面積較大,可以利用分段設計方式,合理設計消防專用通道。如果發生火災,內部人員可以借助安全消防通道及時疏散。
(五)完善建筑消防設施布局
在消防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綜合分析當地之前的防火分區和防火分隔方法以及安全疏離系統等內容,提高建筑開發的科學性。同時強化建筑設計和施工的標準性,提高建筑火災防御能力。在設計高層建筑的過程中,需要遵守國家標準,優化配置建筑總體布局和防火分區。注重設計安全疏散通道和防排煙系統,同時需要配置針對性的消防設施。可以在現場安裝自動化火災報警體系和滅火系統,綜合高層建筑規模和火災危險性以及火災荷載力等,提高設計方案的科學性。
(六)落實防火工作責任制
首先,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需要確定具體的防火責任人,組織消防知識培訓活動,引導相關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有效預防火災,同時要掌握火災撲救方法和逃生方法,掌握各種消防安全知識,可以有效識別和消除火災隱患。其次,需要安排專業人員實施巡查工作,有利于及時消除發現的火災隱患。再次,為了發生火災時能有效疏散被困群眾、控制火災,降低火災的影響,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并且需要定期組織消防演練。最后,需要完善消防安全制度,根據消防法規和技術標準開展相關工作,充分發揮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確定自身安全職責,有效預防火災事故。
(七)落實防控安全管理措施
消防部門主要負責高層建筑火災控制工作,在檢驗高層建筑消防設施的過程中,應落實監督和控制工作的整改方案。針對人員密集程度較高的公共場所,消防部門需要加大力度檢驗和監督人員流動性較大的位置。針對高層建筑防火需求,消防部門需要制定防火應急預案,如果發生火災可以有序撤離相關人員。同時需要開展高層建筑防火的法治化建設,在管理和監督高層建筑的過程中,要貫徹實施有關消防滅火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提高宣傳教育力度。此外,需要貫徹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責任機制,提高每個工作崗位的消防安全水平。
四、高層建筑火災事故逃生方法
針對高層建筑的安全防范,需要明確建筑逃生路線和各通道實際情況,提前設計逃生路線,如果發生緊急情況可以迅速確定高層建筑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如果住宅發生火災,需要立即利用室內滅火裝置消滅大火,并且及時撥打報警電話,如果發現火災已經不可控制,需要及時逃離房間,并且關上室內的房門,避免因為空氣流通加劇火災,如果室內煙霧較大,逃生人員要利用濕毛巾捂鼻。
若大火出現在別的樓層,在逃生之前檢查門上的溫度,如果門上的溫度比較高,說明屋外火勢比較嚴重,這時不能開門,避免向屋內蔓延大火;如果屋門溫度比較低,可以打開門縫觀察室外情況,發現機遇及時逃生,避免長時間的逗留。如果門外的大火已經完全覆蓋逃生通道,這時需要及時關閉屋內門窗,以此控制空氣流動,阻止火勢蔓延。此外,可在門上覆蓋濕棉被,避免大火進入屋內。出門發現在本樓層發生大火,要及時進入緊急逃生通道中,盡量關閉所有的門,通過控制空氣流通阻擋火勢,如果發現樓層中存在煙霧,需要利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我國有關于高層建筑的安全法規中規定,建設高層建筑過程中要建設避難間,如果無法順利逃生,可以進入避難層,等待消防人員的救援。
五、結語
高層建筑的火災防范工作需要建立在有效的管理機制上,需要各相關機構、單位、個人相互配合,重視消防安全工作,把消防安全責任落實到個人,從源頭防止火災的發生,控制火災蔓延,這樣才能有效保護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馬剛.高層建筑外墻火災隱患分析及撲救措施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1,07(16):40-41.
[2]高文峰.高層建筑防火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改善策略[J].今日消防,2021,06(05):111-112.
[3]文學.住宅高層建筑火災隱患分析及防火安全措施[J].今日消防,2021,06(01):48-49.
[4]孟雷.高層建筑辦公區域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今日消防,2020,05(06):65-66.
[5]李華,朱瑕.高層建筑電氣火災隱患因子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8,14(12):12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