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小淳 王子林


摘 要:國畫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傳統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國畫作為中國傳統藝術領域的瑰寶,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新時代探討國畫創作中傳統筆墨文化元素的運用,對于傳承國畫具有重要意義,更能夠以此為切入點,探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因此分析了國畫創作中筆墨文化元素的內涵,分析了筆墨文化元素在國畫創作中的意義,討論了國畫創作中傳統筆墨和元素的運用。
關鍵詞:國畫;筆墨文化元素;線條;留白;畫理;意境
國畫具有平面性、藝術性、時代性、人文性、民族性等諸多特點。相較于其他藝術,國畫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還具有深刻的精神內涵。在國畫創作中對水墨文化的應用是民族傳統藝術的重要特征,同時也是人們認識國畫的重要途徑。在探討國畫藝術傳承與創作的過程中,借助傳統的哲學以及民族思想文化觀念,能夠更好地探討國畫藝術的特點,也能夠進一步分析國畫藝術中傳統筆墨文化元素的應用,繼而通過對傳統筆墨文化元素的運用,實現國畫藝術的傳承與發揚。
一、國畫創作中傳統筆墨文化元素的內涵
國畫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瑰寶,是民族文化的積淀。在國畫創作的過程中,筆和墨作為重要的創作工具,貫穿國畫創作的始終。作為我國特有的繪畫工具,筆和墨有時還是國畫藝術作品的代稱。這一點從人們尊稱珍貴的繪畫和書法真跡為“墨寶”就可以看出。國畫藝術在不斷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其內涵和文化價值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利用傳統筆墨文化元素進行國畫創作,從整體上提高了國畫創作的效果。
從國畫創作的過程來看,筆和墨是重要的創作工具,在運用的過程中既體現出了國畫藝術的特點,同時也表達出了國畫的精神內涵。傳統筆墨文化元素是國畫的突出特征,通過與西方藝術的對比能夠看出二者實踐上的差異,不同于西方藝術的“濃妝艷抹”,國畫更加注重寫意。在創作國畫時運用筆墨文化元素,能夠使畫面更有韻味,更好地傳遞創作者的思想理念。
從美學與史學的角度來看,傳統筆墨文化元素的運用是國畫的重要特征。自宋代以來,文人在繪畫過程中開始表現出文人繪畫的意趣,山水畫、花鳥畫以及人物畫創作中大量運用筆墨文化元素,更好地表達了創作者的創作情感,也提升了國畫的藝術價值。
當前,引導書法專業的學生深入了解傳統筆墨文化元素在國畫創作中的運用,能夠使學生了解傳統筆墨文化元素的內涵,加強對國畫的了解與認知,并且能夠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深入了解國畫的興趣,使學生將這種興趣放大,進而去了解燦爛而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學生有了這樣的基礎,才能在今后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提升自身專業水平。
二、傳統筆墨文化元素在國畫創作中的意義
首先,傳統的筆墨文化元素在國畫創作中是一種重要的藝術符號。作為國畫藝術的重要象征,筆墨文化元素的運用一般通過點染、線條、著墨等繪畫技巧提高國畫創作藝術效果。
其次,傳統的筆墨文化元素是國畫的內在核心。要想真正讀懂一幅國畫的情感和意蘊,了解一幅國畫的藝術價值,不僅要懂得繪畫作品上描繪的各種景物,體會繪畫者當時的心境和狀態,更需要了解繪畫作品的內在含義。國畫藝術家在創作國畫時,都已經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積累了自己適用的創作技法,也有自己獨特的體驗與心得。因此,在賞析一幅國畫時,要走進藝術家的內心,與藝術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才能夠更深層次地理解國畫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和意蘊。
最后,國畫創作中的傳統筆墨文化元素是我國傳統哲學的重要表現。在國畫創作中,基于筆墨運用技法形成的筆墨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我國的傳統哲學。線條表現的規則、墨色的清淡與濃重表現的陰陽等,都符合我國傳統哲學觀念。這些都體現出了國畫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表達的心境和哲思。國畫創作不僅需要長期的技法積淀,更需要創作者對內心情感的傾注,這樣才能夠經得起歲月的洗滌而歷久彌新。
對于高校美術學院學生來說,了解傳統筆墨文化元素應用于國畫的意義,能夠增強學生對國畫這種藝術形式的認同感,從而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且從這些優秀傳統文化中提煉出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涵,借此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素養,提高個人修養,使學生在今后的書法創作中能夠運用傳統筆墨文化元素豐富作品的內涵,體現傳統文化所蘊含的精神之美。在當今時代,進一步分析國畫創作中傳統筆墨文化元素應用的意義能夠使學生提高對國畫的系統化了解,增強認同感的同時,在今后能夠自覺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這對于促進我國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國畫創作中傳統筆墨文化元素的運用
在進行國畫創作的過程中,由于不同創作者對于所表達事物的理解不同,因此表現手法也有所不同,這就使國畫呈現出了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國畫更加強調寫意,更加強調意境的營造,因此將筆墨元素巧妙地運用于國畫創作中能夠為國畫藝術的創作注入靈魂,展現出更好的藝術效果。具體來說,國畫創作中傳統筆墨文化元素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線條的運用
線條是國畫藝術創作中的基本要素。在國畫創作中通過線條能夠表現出意象的輪廓大小、質感以及形態。對于高校美術學院的學生來說,要將在國畫創作中運用傳統筆墨文化元素作為基本功進行訓練。首先通過線條的長與短、著墨的濃與淡以及曲折變化,更好地表現出意象的具體化形象,從而增強國畫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更好地表現創作者的創作心境。在強化基本功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不同國畫藝術作品中的線條,如圖1所示,總結這些國畫藝術作品中線條的運用技巧,強化基本功的訓練,為學生在國畫創作中更好地進行線條的運用奠定基礎。
(二)留白的運用
在國畫創作的過程中,留白能夠營造出更具有層次性的畫面效果。西方繪畫作品強調事物的具體呈現,雖然考慮到了欣賞者的視覺完形能力,在畫面中也會留下一定的想象余地,但大多數情況下,西方繪畫藝術都會將畫面填滿。與西方繪畫有所不同,國畫的創作更加尊重欣賞者的視覺完形能力,因此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如圖2所示,給欣賞者留下了大量的想象空間,這樣的想象空間就是國畫創作中的留白。留白作為傳統筆墨文化元素,其傳承的是一種精神理念。考慮到美術學院學生的特點,在指導學生運用留白手法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提高文化素養與精神內涵,這樣才能夠更充分地表達自身內心的情感。在指導學生運用傳統筆墨文化元素進行國畫創作的過程中,要教導學生將創作的技法與自己內心的情感相結合,這樣才能夠營造出恰當的意境,從而使欣賞者產生情感共鳴。
(三)畫理的運用
國畫經過千年的傳承與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創作體系,因此在國畫創作中運用筆墨文化元素也要遵循國畫的畫理,如圖3所示,將傳統的筆墨文化元素與國畫更好地結合,表現出國畫作品的精神風貌。在引導美術學院學生應用傳統筆墨文化元素進行國畫創作時,要通過技法與畫理的運用,表現出國畫獨特的美,傳承傳統文化。這要求針對美術學院學生進行畫理教學,加強學生理論教育,并指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在向學生講完了畫理之后讓學生進行國畫創作和體驗。通過這樣的體驗,學生能充分掌握畫理知識,將之恰當地運用到自己的繪畫創作中,更好地實現傳統筆墨文化元素在國畫創作中的運用。
(四)意境的運用
西方繪畫強調通過細致的觀察,對事物進行真實再現,而國畫則主要強調意境的表達,如圖4所示。創作者在創作中通過展現主觀意識,形成層次多樣的意境,進而表達自己的創作情感。在指導美術學院學生運用筆墨文化元素營造意境時,要引導學生充實自己的內心,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情感,積累審美體驗,在國畫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準確地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
四、結語
國畫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藝術表現形式和重要載體。通過了解國畫創作中傳統筆墨文化元素的內涵,能夠系統了解國畫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通過探討國畫創作中傳統筆墨文化元素的應用意義,能夠更好地增強對國畫這種傳統文化藝術的認同感;探討國畫創作中傳統筆墨文化元素的運用,能夠提高國畫創作的技法,豐富國畫創作的理念,使國畫創作具有國畫藝術的形,也更具有國畫藝術的神。
參考文獻:
[1]馬群鴻.國畫創作中中國筆墨文化元素的應用探究[J].美與時代(中),2017(11):47-48.
[2]陳聰景.談中國傳統筆墨文化元素在國畫創作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7(20):55-56.
[3]吳丹丹.國畫創作中傳統筆墨文化元素的運用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7(18):27.
[4]呂龍.我國筆墨文化元素在國畫創作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7(8):73.
[5]景榮.試論中國筆墨文化元素在國畫創作中的應用[J].美與時代(中),2017(4):45-46.
[6]高晟.國畫創作中中國筆墨文化元素的應用問題探討[J].美與時代(中),2017(4):47-48.
作者單位:
長春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