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郵電部副部長、中國郵電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羅淑珍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月22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作為新中國第一代女投遞員,羅淑珍曾創下了投送信報360萬件無差錯的佳績。她是中國職業婦女成長的一個傳奇,更以“一封信,一顆心”的服務精神演繹了中國郵政“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服務宗旨。
羅淑珍16歲成為中國郵政第一代女投遞員、18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9歲被評為北京市勞模、20歲被評為全國勞模、22歲被評為全國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23歲當選全國人大代表、40歲成為原郵電部主管郵政工作的副部長……她提出的“一封信、一顆心”曾經響徹整個郵政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郵遞員每天要送幾百件甚至上千件信件、報紙,如果工作出了差錯,對我們統計差錯率來說,可能是千分之一、萬分之一,但對人民群眾來說,卻是100%的損失,這些損失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而這些思考,成為她提出“一封信、一顆心”的精神之源。
她為老百姓工作,復活無數封“死信”。她曾接到寄給革命媽媽陶承的一封信,但只寫了“北京郵局轉交”,并無地址。她連續給作家協會等單位打電話,輾轉送到了陶承手中。她為黨和國家工作。1979年,經濟和社會變革掀起洶涌大潮。翌年,國務院8位副總理一起聽取鐵路、交通和郵電十年規劃設想要點匯報,重新認識郵電通信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性質和作用。1982年2月,羅淑珍與原郵電部部長文敏生和另外8位副部長兩次向國務院匯報工作,研究解決提高對郵電事業投資比重等重大問題,成為推動郵電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后來,她調任中國郵電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一面為職工謀福利鼓與呼,一面鼓勵職工發揚主人翁精神,“一顆心”精神延續、流動、升華……
在近20年的投遞工作中,羅淑珍創造了投遞360多萬件郵件“零差錯”的紀錄,回憶起這20年,羅淑珍感慨道:“最讓我難忘的就是當投遞員的那段時光,這份工作看起來平凡,實際上是黨和人民非常需要我做的工作,也是我作為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為人民群眾多辦事、辦好事就是我工作的價值,我覺得特別光榮。”(綜合自澎湃新聞、中國郵政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