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盈


摘 要:嘉興作為黨的誕生地之一,在發展紅色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探究新時代背景下嘉興紅色旅游發展對以人民為中心、新發展理念和系統觀念的基本遵循,有利于為嘉興紅色旅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現實路徑,為其他地區紅色旅游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嘉興;紅色旅游;基本遵循
近年來,紅色旅游逐漸成為旅游業的一大熱門,嘉興作為紅色旅游資源大市,想要實現紅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必須理清當地現有的紅色旅游資源情況,立足發展的基本遵循,抓住發展機遇,探求發展的現實路徑,突破發展困境,實現具有自身特色的紅色旅游發展。
一、嘉興紅色旅游發展現狀
(一)紅色旅游資源與路線
紅色旅游資源指的是特定歷史時期重要的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紅色旅游資源具有深刻的精神內涵,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不斷賦予革命精神時代厚度。作為革命精神的載體,紅色旅游資源蘊含著深厚的精神價值。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而嘉興作為偉大建黨精神的發源地之一,在紅色旅游資源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從嘉興市兩個區的紅色旅游資源情況來看,南湖區的中共一大紀念船、七一廣場、南湖革命紀念館(圖1)、嘉興革命烈士陵園等紅色景點資源十分豐富,秀洲區的嘉興地方黨史陳列館、嘉桐工委新塍聯絡處舊址,王洪合、李樂樓烈士陵園等也意義非凡。從各縣市的紅色旅游資源情況來看,嘉善縣有抗日嘉善阻擊戰紀念碑等,海鹽縣有新四軍海北支隊駐地舊址(澉浦之戰紀念碑)、馮玲烈士故居等,桐鄉市有茅盾紀念館、王會悟紀念館等,海寧市有毛澤東觀潮詩碑亭、中共硤石支部舊址所在地等,平湖市有施奇烈士銅像、新四軍浙東縱隊司令部舊址等[1]。
這些紅色旅游資源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其背后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價值,這種內在統一性讓它們彼此間互相聯系,互相促進,共同構成嘉興市紅色旅游資源的整體。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在城市建設方面,為了方便市民出行,嘉興除了重新修建老火車站、開發有軌電車外,還充分優化了紅色旅游路線。
以“首創、奮斗、奉獻”為關鍵詞,嘉興開創了以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中國核電搖籃、跨海大橋、景區村莊“平原模式”、勇立潮頭、改革精神、運河畔早期革命奮斗史、緬懷英雄、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海岸線上的追憶、愛國情懷、服務群眾為主題的十二條紅色旅游路線。其中,勇立潮頭路線為:南湖旅游區(紅船、南湖革命紀念館)——海寧中國皮革城——海寧鹽官旅游度假區——毛澤東觀潮詩碑亭、中山亭——抗日烈士紀念碑。這是一條既有紅色烙印又帶有浙江特色的典型路線。浙江作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的示范區,勇擔使命,勇立潮頭。嘉興作為浙江轄區的重要城市之一,其紅色旅游發展不僅僅是“紅色”的,還有促進經濟發展的“金色”、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等。因此,嘉興紅色旅游發展是多彩的。“紅色”是指“紅”在思維和精神,可以說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中國共產黨是“紅色”的,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是“紅色”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也是“紅色”的,“紅”是我們不變的底色。而紅色旅游也并不狹隘和局限,紅色旅游路線設計要兼顧各種顏色,以“紅色”為基礎,圍繞人民這一中心,加以“綠色”這一美好生存環境的點綴,以“金色”這一強勁的經濟基礎作為支撐,輔以其他五彩斑斕的顏色,共同構筑起具有嘉興自身特色的五彩主題紅色旅游路線。南湖景區一角如圖2所示。
(二)紅色旅游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嘉興紅色旅游發展獨具優勢。首先,嘉興紅色旅游資源豐富,且各地游客對于該地的旅游需求較大。其次,嘉興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嘉興位于上海、杭州、蘇州等長三角城市的中心位置,是蘇浙滬城市之間的交通樞紐,還有多條高速公路在此形成“三橫三縱三橋” 高速公路網絡[2]。另外,嘉興歷史上名人輩出,他們的出現也為嘉興紅色旅游名片的打造提供了支持。最后,當地高度重視紅色旅游發展,積極開展綜合協調服務工作。近年來,紅色旅游工作經費投入不斷增加,紅色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旅游路線的規劃與景區宣傳推廣等工作也在不斷深入開展。
嘉興紅色旅游發展也面臨著許多挑戰。首先,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老紅色景區的保護、修繕或重建等工作尚需進一步優化。其次,紅色旅游產品較為單一,宣傳手段單調。如今,大眾對于紅色旅游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但如何吸引并保持人們對于紅色旅游的興趣與關注,如何讓人們對紅色旅游資源背后的文化內涵進行學習和領會,還有待進一步探討。最后,嘉興存在同類紅色旅游資源競爭激烈的問題。當地在發揮紅色旅游資源作用的同時,應兼具自身的特色。
二、嘉興紅色旅游發展的基本遵循
(一)堅持將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本質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這種對人民的關切也體現在紅色旅游發展的價值旨歸之中。一方面,發展紅色旅游是旅游業繁榮、經濟進步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對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傳播。而不論哪一方面,最終的目的都是堅持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因此,發展紅色旅游要實現“發展為了人民”。
紅色旅游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需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紅色旅游發展的熱情,充分利用廣大人民群眾對參與紅色旅游發展的積極作用,匯集民智,凝聚民力。例如,在紅色旅游相關周邊產品及服務的開發方面,需要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其中,打造出特色鮮明的游客喜聞樂見的紅色旅游產品,提供餐飲、酒店、休閑、交通、零售等服務,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另外,在紅色旅游品牌塑造過程中,也需要人民群眾主動將嘉興紅色文化融入旅游發展,加強人們對紅色旅游的認同與宣傳,樹立嘉興紅色旅游新形象。因此,紅色旅游要實現“發展依靠人民”。
紅色旅游能夠輻射到各行各業,其發展成果最終是再次服務于人民的。如果紅色旅游的發展目標僅僅停留在企業、少數人的獲利上,那么它是沒有意義的。嘉興紅色旅游發展要立足人民根本,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核心動力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對促進我國各方面發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紅色旅游作為助力城市發展的重要方面之一,應全面、準確、系統地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創新”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在旅游產業發展進入同質化、疲勞期的背景下,紅色旅游發展要堅持主動創新。通過創新紅色旅游產品及宣傳方式,培育紅色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動力、新載體、新模式,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協調”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當地要立足嘉興市紅色旅游資源整體,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用部分發展較好的帶動發展相對滯后的,用整體的發展向好趨勢惠及部分,最終實現紅色旅游平衡發展,讓“紅色之火”點亮整個嘉興。
“綠色”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紅色旅游發展不能一味地追求“紅”。旅游業發展帶來的景區環境變化、文物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已是老生常談。“綠”是紅色旅游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抹顏色。
“開放”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要想發展紅色旅游,當地要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彌補當前紅色旅游發展的不足,吸收先進的發展理念和技術,發展更高層次的紅色旅游,解決發展中的各項資源短缺問題。
“共享”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是堅持以人為本的體現。嘉興紅色旅游發展要完善制度安排,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進[3]。
(三)堅持以系統觀念為科學保障
堅持系統觀念是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之一。紅色旅游作為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用系統的思維和方法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紅色旅游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有序推進。
一方面,要堅持整體布局統籌。系統觀念下的紅色旅游發展要將紅色旅游看作一個由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部分組成的有機整體,從時間和空間上進行整體把握。在時間上,要將紅色文化的起源、發展過程看作是繼承與創新的關系,不斷豐富紅色旅游資源的內涵,創新紅色旅游發展模式,推陳出新;在空間上,要將一定的區域作為完整的紅色旅游發展地域范圍,從嘉興市整體出發,加強頂層設計,重視紅色旅游相關元素之間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實現全域紅色旅游資源的優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紅色旅游需求。
另一方面,要打造亮點,帶動全局。打造紅色旅游亮點,以點帶面,帶動整個紅色旅游業的發展。嘉興有充足的紅色旅游資源,要因地制宜,根據地方人文、產業等特點發掘自身的閃光點,打造有嘉興地域特色的紅色旅游名片。一個良好的全域紅色旅游局面應該呈現出以個別特色景點帶動周邊旅游景點發展的態勢,形成以點帶面分布特征的“蝴蝶效應”。
三、嘉興紅色旅游發展的現實路徑
(一)資源整合,強化基礎保障
可將紅色旅游、生態旅游、文化旅游等資源進行有機結合,開創更多精品旅游路線,同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將嘉興特色紅色之旅傳播出去,擴展到更廣的地區范圍。同時,應加強嘉興紅色旅游與紅色革命老區等其他紅色旅游城市、景區的合作,共建紅色旅游品牌。另外,應重視旅游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南湖核心區、古城歷史街區等資源,以南湖景區向周邊輻射,拓展紅色旅游空間,加快推進月河歷史街區、子城片區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建設,完善旅游交通體系,打造沿河、環湖等獨具江南特色的紅色旅游專線[4]。
(二)人才培養,強化隊伍建設
紅色旅游的浪潮滾滾而來。要加強對紅色旅游人才的引進和教育,提高紅色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一方面,可對現有人才進行培訓,提高其講解、接待等方面的服務能力,同時鼓勵各學校培養紅色旅游專業人才,提升專業化、標準化人才培養水平;另一方面,可引進和培養對國際國內旅游市場較為熟悉、能熟練運用現代管理經營技術、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提升旅游品位,為嘉興旅游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三)科技賦能,強化品牌打造
發揮智慧旅游體系的作用,使旅游管理、服務、銷售等智能化。可深化“互聯網+”模式應用,建立旅游網絡平臺,推進嘉興紅色旅游資源和產品的網上整合,推動嘉興紅色旅游等在線旅游大眾化、普及化,進一步提高大眾對嘉興紅色景點的興趣。同時,應發揮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烏鎮的輻射帶動作用,打破傳統旅游業的時空限制,展現嘉興豐富的文化底蘊和革命精神內涵[5]。另外,應推進紅色旅游的產品化進程,以紅色旅游資源為基礎,開發系列特色產品。從內容上,豐富紅色旅游的文化色彩,如可將“紅船精神”等黨建內涵融入紅色產品;從形式上,應在利用圖片、視頻等方式進行參觀展覽設計的基礎上,使項目展覽的表現手段更具科學性和趣味性。例如,可開發VR體驗項目,模擬革命時期的場景,讓游客感受到紅色旅游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璐潔,洪榕澤,張瑜,等.嘉興市打紅色旅游標桿城市的策略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6):84-85.
[2]戴春暉.科學發展嘉興紅色旅游之探討[J].今日科技,2012(12):54-56.
[3]羅利玉.紅色旅游發展的基本遵循與現實進路: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解讀[J].社會科學家,2021(7):46-50.
[4]鄒建良,戴春暉.嘉興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5):33-34.
[5]葉之溦,丁海軍.嘉興南湖紅色旅游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全國流通經濟,2018(14):55-56.
作者單位:
中國計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