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明露,冉慧敏,鮑秀武
(1.常州市測繪院,江蘇 常州 213003; 2.常州市地理信息智能技術中心,江蘇 常州 213000)
隨著全球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電力系統與地理信息技術的結合日益緊密。數據結構復雜,體量龐大的電力線路、設備、發電站等資源具有地理特性,因而電力系統的設計、運維、管理等對地理空間具有較高的需求。傳統電力通道方案由設計人員基于現有的文檔資料線下編輯圖紙,整理屬性文檔,根據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的要求配準好空間坐標成圖,方可進行報批。工作效率低下,且無法滿足電力通道設計對準確性、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
因此,結合GIS技術研發電力通道資源設計信息化流程,基于準確的地理框架進行線上方案設計,實現電網資源圖形信息、數據信息、地理信息的一體化和數字化管理,對電網通道的運維、管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本文基于開源OpenGIS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研發了一套電力通道資源設計系統,以實現上述難題。
(1)GIS地理底圖與電力專題數據的融合
基于現勢地形圖、電子地圖、影像圖等地理信息底圖,準確的、高精度的呈現電力線路和設備數據,有效輔助通道資源的設計與規劃。一方面,以底圖作為基礎來繪制通道設計圖紙;另一方面,通道方案的詳細設計需考慮周邊地物以及線路設施的實際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電力通道方案設計
(2)管溝剖面可視化
電力通道的核心是電纜管溝的敷設狀態,兼顧輸電、配電以及通訊等多種線路,采用便捷、可視化的方式反映通道剖面,包括剖面形狀、占孔情況、線路情況等。
(3)協同設計
通道方案涉及復雜的地下管網,并非孤立的項目。因此,通道方案需要多部門參與協同設計、實時交互。同時,通道設計存在已有資源復用并用的情況,需結合現狀通道和在建通道綜合考慮。
(4)圖文一體化
電力通道資源設計需實現空間、非空間數據的統籌管理,即兼并通道、線路、工程審批信息、人員信息、附件等內容,便于通道資源的追本溯源。
系統框架包括基礎設施層、數據資源層、技術支撐層和應用服務層共四個部分,如圖2所示。其中,應用服務層包括基礎應用、圖紙管理、通道可視化設計等功能服務。

圖2 技術框架圖
基礎設施層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等設施。
數據資源層包括現狀地形數據庫、現狀影像數據庫、電力專題空間數據庫、電力專題屬性數據庫、圖紙附件數據庫。
技術支撐層采用OpenGIS、ArcGIS、PostSQL、Java、ExtJS等體系。
應用服務層包括基礎應用、圖紙管理、通道可視化設計等功能服務模塊。
(1)資源目錄
資源目錄包括圖層目錄、線路目錄兩類。
圖層目錄包括國網數據、綜合管線類、規劃道路類、基礎地形,其中,國網數據按設備分類,下級目錄包括變電站、輸電資源、配電資源、公共檢查井、公共檢查井(在建)、電力管溝、電力管溝(在建)、陀螺儀、電力基站覆蓋、電力基站等。
線路目錄包括輸電、配電,輸電下設交流 110 kV、交流 220 kV、交流 35 kV、直流 500 kV、交流 500 kV、其他,配電下設交流 100 kV、交流 220 kV、交流 35 kV、交流 500 kV、其他。后臺可調整目錄結構,對每個數據項進行配置修改。
(2)數據瀏覽查詢
加載地圖和各類地理信息資源數據,通過樣式定制,在不同比例尺顯示不同的數據層級,在小比例尺幅面顯示概率信息,在大比例尺幅面顯示詳細信息,方便清晰地表達電力資源要素,避免要素壓蓋造成的視覺干擾。
查詢每類數據的空間分布和屬性信息。如空間范圍查詢,僅查詢當前資源目錄中勾選的圖層,避免信息冗余。建立固定的屬性對照表,對不同的屬性結果自動解析并按圖層分類展示查詢結果,通過“詳情”按鈕可查看該對象的詳細信息。針對電力管溝、公共檢查井,提供“項目詳情”鏈接,可自動跳轉至工程審批模塊,查看資源相關的工程信息。
(3)圖紙導出與導入
支持現狀圖層的導出,選擇興趣圖層,包括電力專題圖層和基礎地形、道路、行政邊界線、綜合管線等輔助圖層,導出為CAD文件。設計人員可在導出文件基礎上直接進行方案設計。
設計完成的圖紙,可直接導入系統,系統根據圖層代碼自動解析不同的圖層,獲取圖元信息,疊加在地圖界面。
(4)通道可視化設計
基于系統自動解析的圖層,選擇井,編輯名稱和形狀,系統會根據圖紙自動提取空間位置作為新建井的信息。編排井的順序來組建通道,每一條通道由起始井和終點井兩座井組成,系統根據起始井和終點井的坐標自動提取生成通道的空間位置,調整起始井和終點井來設置通道方向。可手動調整井的順序和通道的排列,地圖界面的圖形動態更新,實時展現通道效果。除了基于圖紙新建井和通道,也可選擇現狀井和現狀通道進行設計。
(5)通道剖面占孔設計
針對設計好的通道,支持管溝剖面占孔的單項配置和批量配置。配置內容包括剖面孔位排列形狀、孔位穿管線路性質、孔位占用情況。
剖面孔位排列形狀:支持常規2×2、2×3、3×3、3×4、4×4等排管,也可自定義矩陣排管。
孔位穿管線地路性質:對每個孔位配置輸電、配電以及通訊三種性質。
孔位占用情況:對本期工程需要占用的孔位進行標識,進行占用標識的孔位,在其他通道方案中不可再次使用。
(6)附件管理
對通道設計工程相關的附件進行管理,包括圖紙文件、表單文件、蓋章掃描件等,可上傳或下載。附件與通道資源唯一綁定。
基于GIS的電力通道資源設計系統采用B/S架構,應用于常州市電力通道資源設計工程。通過網頁瀏覽器和專業設計CAD軟件的深度融合,實現多圖比對,提升規劃設計的準確性和合理性;通過對電纜井位置、斷面圖紙、占孔信息等關鍵元素的網上即點即查,提升電纜排管設計的深度和效率。規劃設計階段統籌現狀電力通道和規劃電力通道資源,避免資源浪費。
如圖3所示利用上傳圖紙和現狀資源設計井的信息和通道的走向。圖4為通道剖面占孔設計,設計完成后的剖面可實時加載在GIS地圖上瀏覽。

圖3 通道可視化設計

圖4 通道剖面占孔設計
本文研發了基于GIS的電力通道資源設計系統,解決了地下敷設的電力通道資源難以管理的難題。通過應用與實踐,基于多源異構數據融合,采用圖文一體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實現通道資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對電力通道細化到孔位級別的矢量化管理,充分掌握地下電力線路及設備的地理位置、運行狀態,為電力運維、巡檢提供便利,保證電力系統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