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福雷
(沈陽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
為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動大規模造林綠化工作,扭轉城市森林覆蓋率低、生態環境脆弱、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狀況,增進城市人民生態福祉,滿足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城市的迫切需求,在城市范圍內尋找可造林空間勢在必行[1~7]。造林空間選取必須有可靠的數據支撐,既要考慮土地利用現狀,又要考慮土地規劃用途等。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國土二調成果為基礎,全面細化完善全國土地利用數據,掌握翔實準確的全國國土利用現狀,實現成果信息化管理與共享,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空間規劃編制、供給側改革、宏觀調控、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和統一確權登記、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和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等各項工作[8~10]。三調數據完全滿足造林空間的選取需求。
國土部門與林業部門統計的林地面積總是不一致,這種不一致導致的兩部門之間數據重疊部分正是造林空間存在的區域。依據現有數據情況我們將造林空間分為:“應綠未綠”“無立木、宜林地”“非林地”“特定區域數據造林空間”這四種類型。
2017年林業變更數據庫中為林地,按照林業部門管理來講這樣的地塊應該已經是林地,通過三調現狀數據進行分析找出現狀不是林地的地塊,這樣的造林空間我們稱之為應綠未綠。
按照林業部門對林業數據管理來說這樣地塊按照林地管理但現狀應該沒有林木,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這部分地塊有一些已經有林木了,故而也需要利用三調現狀地類找出這部分沒有林木的部分,這樣的造林空間我們稱之為無立木、宜林地。
這部分地塊按照林業部門管理來說不按照林地管理,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這部分數據縣區、鄉鎮、村和林戶有林地承包合同,這部分也可作為造林空間,這部分數據依據三調現狀數據庫結合林地承包合同將簽訂合同的地塊現狀沒有林木的提取出來作為造林空間,這樣的造林空間我們稱之為非林地。
特定區域指的是具有政策導向的地塊如退耕還林,生態封育等,這種區域范圍內有鮮明的政策導向,但是現狀能否造林還要以三調現狀調查為依據,這樣的造林空間我們稱之為特定區域數據造林空間。
根據本文前部分論述,我們定義了造林所需要的造林空間,接下來我們利用國土三調數據與林業數據來提取本市區域內相關的造林空間,四種造林空間的提取方法如下:

圖1 總體技術流程圖
篩選2107年林業變更數據庫中地類如下:
"C_DILEI"="111(針葉林)"OR"C_DILEI"= "112(闊葉林)"OR"C_DILEI"="113(針闊混交林)"OR"C_DILEI"="114(喬木經濟林)"OR"C_DILEI"="121(疏林地)"OR"C_DILEI"="131(特規灌木林地)"OR"C_DILEI"="132(其他灌木林地)"OR"C_DILEI"="141(造林未成林地)"OR"C_DILEI"="142(封育未成林地)"OR"C_DILEI"="151(苗圃地)",得到林業部門按照林地管理的范圍,導出這部分數據。利用ArcGIS中Intersect_analysis工具將導出的圖層與三調階段性成果進行空間相交處理,之后篩選 "DLMC"="旱地"OR"DLMC"="水田"OR"DLMC"="其他草地"等土地利用現狀不是林地且滿足造林地理條件的相關地類,得到應綠未綠造林空間。
篩選2107年林業變更數據庫中地類如下:
"C_DILEI"="161(采伐跡地)"OR"C_DILEI"= "163(其他無立木林地)"OR"C_DILEI"="164(臨時占用林地)"OR"C_DILEI"="165(毀林開墾)"OR"C_DILEI"="171(宜林荒山荒地)"OR"C_DILEI"="172(宜林沙荒地)"OR"C_DILEI"="173(其他宜林地)",得到林業部門按照林地管理但是土地利用現狀應該沒有林木的范圍,導出這部分數據。利用ArcGIS中Intersect_analysis工具將導出的圖層與三調階段性成果進行空間相交處理,之后篩選"DLMC"="喬木林地"OR"DLMC"="其他林地",將這部土地利用現狀已經有林木的部分刪除,再篩選"DLMC"="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OR"DLMC"="工業用地"等建設用地及地理條件不能造林的部分將其刪除,得到無立木、宜林地造林空間。
收集縣區、鄉鎮、村與林戶簽訂的承包合同,通過圖解或解析方法得到承包合同的矢量圖形范圍。利用ArcGIS中Intersect_analysis工具將導出的圖層與三調階段性成果進行空間相交處理,之后篩選"DLMC"="喬木林地"OR"DLMC"="其他林地",將這部土地利用現狀已經有林木的部分刪除,再篩選"DLMC"="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OR"DLMC"="工業用地"等建設用地及地理條件不能造林的部分將其刪除,得到非林地造林空間。
收集具有政策導向的地塊如退耕還林,生態封育等數據,通過圖解或解析方法得到矢量圖形范圍。利用ArcGIS中Intersect_analysis工具將導出的圖層與三調階段性成果進行空間相交處理,之后篩選"DLMC"="喬木林地"OR"DLMC"="其他林地",將這部土地利用現狀已經有林木的部分刪除,再篩選"DLMC"= "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OR"DLMC"="工業用地"等建設用地及地理條件不能造林的部分將其刪除,得到特定區域數據造林空間。
土地利用現狀檢查:對上述選出的地塊利用最新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核查造林空間現狀是否正確,對于現狀不正確的調出造林空間。
最小圖斑面積檢查:對上述選出的地塊面積小于1畝的圖形進行檢查并且刪除。
依據前文論述,選取一個鄉鎮的數據作為試驗區。利用國土三調數據、林業數據、鄉鎮提供的林地承包合同數據、河流封育范圍數據利用本文論述的方法快速的提取該鄉鎮的造林空間。以行政村為單位匯總了該鄉鎮造林空間統計表格如表1所示:

***鄉鎮造林空間統計表(單位/公頃) 表1

續表1
將上述成果分為應綠未綠,無立木、宜林地,非林地和特定區域數據四個圖層,分別采用不同顏色表示,如圖2所示。

圖2 ***鄉鎮造林空間選取工作底圖
利用ArcGIS輸出kmz文件,提供給鄉鎮林業站管理人員及外業核查人員,進行實地核查形成內外業核查閉合流程。
本文從國土三調與林業數據出發,分析各部門對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方法不同,利用ArcGIS分析數據的優勢快速查找造林空間,通過一個鄉鎮的數據實例給出尋找造林空間的解決方案,很好地解決了造林空間尋找困難的問題,東北地區造林時節有限(4月初~5月1日前),通過本文論述可以實現快速尋找造林目標區域滿足造林時節需求[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