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李慧君

2021年12月29日,以“新發展理念與區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1第十六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暨首屆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隆重舉行。主題演講環節,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原副司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學術委員方言發表了題為《促進縣域發展,提升小康質量》的主題演講。
方言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下一步的任務,就是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從哪兒入手?要抓好縣域發展。郡縣治,天下安。縣域經濟發展好,社會的基石就相對堅固。“抓好縣域發展,要抓哪兩項?”方言認為,一是抓好縣域經濟,二是抓好縣域現代化治理。
在方言看來,目前部分縣域發展面臨轉型挑戰,資源型要轉向生態保護,外向型要進入國際國內雙循環模式。而抓好鄉村振興,要考慮怎樣增加就業機會,讓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安置,增加收入。“鄉村振興蓬勃發展進程中,特別要關注一個傾向,就是把鄉村振興重點過度放在鄉建,而忽視鄉村的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鄉村有產業,農民才能增收,才能縮小城鄉差距。”
在縣域現代化治理方面,方言認為,隨著城鄉一體化,特別是新農村建設,農民進入小區,打破過去的鄰里關系,進入社區管理的模式。縣域干部要提高管理水平,除了轉變觀念,手段方法也要有很大提升,不能再用管理鄉村的辦法管理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