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花,朱琴琴
(撫州市中醫院,江西 撫州 344000)
混合痔作為內痔與相應部位外痔相互融合而成的痔瘡類型,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手術是當前臨床治療混合痔的重要方式,能夠有效切除病變組織,緩解患者臨床癥狀[1]。但手術具有創傷性,疼痛是術后普遍存在的問題,加之部位特殊,創面愈合難度較大、時間較長,易誘發切口愈合延遲、外痔殘留等,給患者的預后帶來負面影響[2-3]。為促進混合痔術后患者創面愈合,提高手術療效,應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中藥熏洗坐浴是具有中醫特色的護理措施,主要通過熱藥蒸氣與熱水浸泡的方式,使病灶皮膚黏膜吸收中藥中的有效成分,以達到清熱除濕、活血行氣等功效[4-5]。基于此,本研究探討復方苦柏洗劑熏洗坐浴在混合痔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選擇2020年1月—2021年1月行手術治療的混合痔患者94 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7 例。觀察組男20 例,女27 例;年齡(36.72±3.20) 歲;病程(1.06±0.22) 年。對照組男21例,女26例;年齡(36.75±3.22)歲;病程(1.05±0.21) 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版)》[6]中對混合痔的診斷標準;符合手術治療指證;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悉。排除標準:精神疾病或表達障礙者;凝血功能障礙者;合并嚴重器質性疾病者。
兩組均常規行手術治療。術后對照組應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以1∶5 000的比例配制高錳酸鉀溶液,待藥液溫度降至30~40 ℃后坐浴,每次15~20 min,每日2次。坐浴應在每日大便后進行,并于坐浴后常規換藥。觀察組應用復方苦柏洗劑熏洗坐浴:黃柏、苦參、蒲公英、五倍子各30 g,白芷、地榆炭、延胡索、明礬各20 g,乳沒15 g,冰片、重樓各10 g。將上述中藥煎水3 000 mL,倒入盆中,對肛門進行熏蒸,待藥液溫度降至30~40 ℃后進行坐浴,每次15~20 min,每日2次。兩組均隨訪至術后2周。
對比兩組術后1 d及術后2周患者疼痛、肛緣水腫評分、創面面積、創面分泌物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疼痛程度。選擇一把10 cm的尺子,按0~10分次序評估疼痛程度,0 cm端表示無痛,10 cm端為疼痛劇烈。采用水腫積分量表評價肛緣水腫情況,該量表采用4級評分,其中0分表示無水腫;2分表示輕度水腫,水腫直徑≤1 cm,且水腫創面僅有1處;4分表示中度水腫,1 cm<水腫直徑≤2 cm;6分表示重度水腫,水腫直徑>2 cm,且創面水腫呈彌漫性。創面面積:采用透明薄膜貼敷于創面,使用記號筆標記創面邊緣,隨后再將薄膜鋪于心電圖描紙上,以計算具體創面面積。創面分泌物情況:創面表面無明顯分泌物,且創面顏色鮮紅為0分;創面有少量分泌物,且未滲透1塊紗布為1分;創面表面分泌物量較多且滲透1塊紗布為2分。于患者出院前,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評價患者滿意度,共19個條目,滿分為95分,分為非常滿意(≥77分)、滿意(57~76分)、不滿意(≤56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觀察組術后2周疼痛、肛緣水腫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及肛緣水腫情況對比 單位:分
觀察組術后2周創面面積小于對照組,創面分泌物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創面愈合情況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29,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單位:例(%)
手術治療混合痔的效果較好,但由于病變部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術后創面愈合時間相對較長,如不能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將會影響術后創面愈合,不利于患者術后早期恢復[7-8]。常規護理多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可減輕局部疼痛、水腫及炎癥,但高錳酸鉀溶液濃度配置比例控制難度相對較大,如患者未完全掌握,存在藥液灼傷皮膚黏膜的隱患,因此臨床應用受到限制。
中醫認為痔瘡患者術后創面屬于“潰瘍”范疇,術后皮膚、肌肉受損,經絡損傷,氣機不利,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進而導致創面愈合不利;同時創面所處生理位置特殊,易受濕熱之邪侵擾,創面失于榮養,則愈合緩慢[9-10]。因此,可歸納病機為氣血凝滯,濕熱蘊結,臨床干預當以活血行氣、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為主。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2周疼痛、肛緣水腫創面分泌物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創面面積小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提示復方苦柏洗劑熏洗坐浴在混合痔術后患者的恢復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熏洗坐浴是將中藥煎成湯劑,借助蒸騰藥氣熏灼患處,依靠藥力與熱力作用,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使得藥力直達病灶,發揮蕩滌污濁毒邪作用,促使氣血通暢、腠理疏通,使病癥得以消除[11-12]。本研究應用復方苦柏洗劑進行熏洗坐浴,所用中藥包括黃柏、苦參、蒲公英、五倍子、白芷、地榆炭、延胡索、明礬、乳沒、冰片、重樓,其中黃柏瀉火解毒、清熱燥濕;苦參殺蟲止癢、清除下焦濕熱;蒲公英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五倍子澀腸固精、斂肺降火;白芷通竅止痛、消腫排膿;地榆炭涼血止血、解毒收斂;延胡索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明礬燥濕消腫、斂瘡生肌;乳沒清熱解毒;冰片行氣、活血、止痛;重樓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諸藥合用,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行氣活血、止血鎮痛之效,利于減輕患者術后疼痛、肛緣水腫,促進創面愈合。熏洗利用熱力作用,可促使人體局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與淋巴液循環,加快組織新陳代謝,促使創面盡早愈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復方苦柏洗劑熏洗坐浴在混合痔術后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與水腫,加快創面愈合,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