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彩
(河南省遂平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駐馬店 463100)
鴨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種病原因子感染引起的,以咳嗽、呼吸困難為主要臨床癥狀,一般多發生于秋冬季,可以通過空氣、糞便等媒介傳播,傳播范圍較廣。鴨感染后,會導致發育不良以及日增重、飼料轉化率和產蛋率等生產性能下降,因此對本病應以預防為主。本文對鴨傳染性支氣管炎、鴨霍亂、禽痘、鴨竇炎這4種常見呼吸道疾病展開分析,希望能夠為肉鴨疫病防控提供一些思路。
肉鴨感染傳染性支氣管炎,會引發氣喘、咳嗽等臨床癥狀,初期表現飲食減退、縮頭閉眼、翅膀下垂等其它癥狀;后出現呼吸啰音、張口喘氣;嚴重時食欲廢絕、羽毛松亂、無法站立,排出白色稀糞,糞便檢查發現其中含有黃白色尿酸鹽。病鴨趾甲、冠髯呈紫色,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治療,機體衰竭,死亡率升高。該病主要通過空氣、嚙齒動物、病死禽等經呼吸道傳播給健康禽類,還可通過被污染的飼料、飲水和飼喂用具等經消化道傳染,一切不良的應激因素如密度大、嚴寒、通風不良及維生素、礦物質供應不足均可誘使本病發生。
鴨霍亂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病引發的一類接觸性傳染病,能夠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感染毒力強的菌株多為急性發病,表現體溫升高,鼻孔流出泡沫狀黏液,堵塞鼻孔,導致鴨呼吸困難,臨床多見鴨甩頭動作,糞便較稀薄,顏色呈綠色或灰白色,剖解可見明顯的敗血性病變,病死率高。感染毒力較弱的多為慢性發病,表現跛行、咳嗽等,病程較長,死亡率不高,臨床上不太常見。飼料突變、天氣大幅降溫、擁擠、環境衛生不佳等不良應激因素能增加鴨霍亂的發病率,還與工作人員、訪客消毒不嚴攜帶外來病原感染等有關。
由禽痘病毒引發。黏膜型禽痘可導致呼吸困難,通過黏膜感染傳播。病鴨分泌的膿液為主要傳染源,感染寄生蟲將促進本病傳播。臨床可見精神萎靡,鴨喙處有結節,眼睛分泌粘性漿液導致上下眼瞼粘合,嚴重可見眼臉腫脹,眼睛四周堆滿淡黃色膿性分泌物。剖解可見肉鴨口腔、咽喉黏膜上有灰白色結節,連成一片形成可剝離的纖維素性壞死假膜,后期化膿后形成潰瘍性病變;氣管黏膜增厚,蔓延支氣管發生病變,引發肺炎,最后導致患病鴨上呼吸道系統堵塞,引發呼吸困難。
又被稱為鴨慢性呼吸道疾病,由鴨霉形體引發,多發于雛鴨,發病率較高,死亡率較低,常被養殖戶忽視。帶菌鴨為主要傳染源,若育雛舍空氣混濁、通風不佳、溫度過低等不良環境因素均可引起雛鴨發病風險加大。臨床上可見初期流清鼻涕,后期鼻涕變黏液性或膿性不能流出,導致鴨一側或兩側眶下竇部位腫脹隆起,觸摸有波動感;隨著病情發展,黏液性分泌物變為豆腐渣樣或干酪物樣,腫脹位置變硬,發癢,常被鴨爪抓破表皮而露出紅色肌肉;常因呼吸不暢導致病鴨常甩頭。
疫病、中毒以及不良的環境和飼養管理條件等因素均可導致肉鴨出現呼吸道癥狀,因此一旦發現鴨有呼吸道癥狀,首先將病鴨隔離,先診斷,確診后再對病鴨科學用藥、對癥治療,確保病鴨盡快恢復健康。
鴨發生傳染性支氣管炎,可對病鴨頸部皮下注射0.2 mL頭孢噻唑鈉,每天1次,連續用藥3 d。為避免繼發感染,可在飲水中以1g/1kg劑量添加氧氟沙星,每天1次,每次飲水2 h,連飲5 d。大群需以1 kg飼料添加5 g瘟毒殺,連喂5 d。
發生鴨霍亂后,可以在每公斤飼料中添加土霉素2 g,并在飲水中添加0.05%恩諾沙星,連續用藥3~5 d。
肉鴨感染禽痘后,需要使用消毒鑷子將偽膜剝離,然后涂抹碘甘油,此外做好寄生蟲滅殺工作,并在飲水中添加禽痘立康,按照100 g藥物/5 kg水每日飲水,連續用藥5~7 d。
肉鴨感染鴨竇炎(鴨慢性呼吸道疾病),可在飼料中按照1 kg/250 kg劑量添加替米考星預混劑,連續用藥3~5 d。病情嚴重的,可按照每公斤體重口服20~50 mg紅霉素,連續用藥5 d。
結合養殖場的自身情況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并按計劃有效實施免疫接種。對雛鴨接種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接種前使用1:2 000百毒殺對地面、籠底等位置進行消毒。可對2月齡以上鴨肌肉注射鴨霍亂氫氧化鋁菌苗或蜂膠滅活疫苗。可以在鴨3周齡左右接種禽痘疫苗,在禽痘高發地區可重復接種,且多采用翼翅刺種法。鴨竇炎屬于慢性呼吸道疾病,較少進行免疫接種,可以在春季高發季節添加泰樂菌素預防,一般1 kg飼料添加2 g。
根據肉鴨不同生長階段合理配置飼料,為鴨群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和清潔飲水,并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微生態制劑、中草藥提取物等提高鴨群免疫力,降低呼吸道疾病發生幾率。維持鴨舍穩定的溫濕度,確保光照合理和適宜的飼養密度,并進行適度通風,為肉鴨提供適宜生長的環境。呼吸道疾病在冬春兩季高發,應及時關注天氣預報,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日常做好鴨舍衛生清潔工作,最好每天清理糞便;制定嚴格的消毒防疫制度,一般10~15 d進行1次帶鴨消毒,5~7 d進行1次環境消毒,發病期間增加消毒頻率,每周2次;定期對鴨飲水和飼喂用具等進行消毒,減少細菌、病毒滋生。帶鴨消毒應使用對呼吸道刺激性小的藥物。此外,鴨場實行全進全出制,成批進雛,成批轉群,空舍后要嚴格消毒。落實各項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在大門口、設立消毒池、消毒間,鴨舍門口設置消毒腳墊,對進出人員、車輛、物品做好登記備案和消毒,各舍之間專人飼養,用具專用,嚴禁交叉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