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
婺城區人大常委會定期組織四級代表進站坐班接待選民。同時,立足“線上+線下”“站內+站外”相結合的工作模式,開展“局長進站”活動,局長一線聽民意、訪民情、辦實事,各部門多跨協同,開辟了代表建議辦理、民生微實事以及難題堵點解決的“快車道”,讓“雙聯系”工作更接地氣、更有活力和更具生命力。
蘭溪市人大常委會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系統重塑人大立法、監督、代表等核心業務。開展“閉環式”工作監督。依托“金法督”“蘭智評”“代表議案建議系統”等應用場景,構建起線上轄區代表全員進站、專業代表現場督查、問題整改全天候的人大監督閉環工作機制。形成“點單式”互動參與。通過“金代通”線上發起督查等活動通知,代表結合自身實際自主接單,線下參與督查、視察、調研等活動,有效放大代表履職成效,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
東陽市人大常委會鼓勵各個基層單元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地開展“自選動作”,力爭實現“一地一品”“一鄉一品”,創出亮點,打造品牌。千祥鎮人大代表聯絡站緊緊圍繞中心工作、民生實事開展監督,在繞溪隧道建設、中心集鎮建設、抗擊“黑格比”臺風等工作中積極發揮代表作用;虎鹿鎮人大代表聯絡站創設“東白講堂”;東陽江鎮人大代表聯絡站推行“鎮政府向代表集體答復建議意見”制度。
義烏市人大常委會開發設立群眾意見、代表意見、數據分析、專題征集等模塊,構建群眾問題建議快速反映通道和處置分析閉環,實時發布代表活躍度、代表聯絡站活躍度指數,促進代表與群眾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的雙向聯系。加快“人大民情快遞”應用與市黨政機關整體智治應用、市紀委村務釘辦應用的數據共享和聯動,實行24小時監督。今年以來,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5212條,推動解決微實事和答疑解惑860多件。
永康各鄉鎮(街道)人大協同“海萍工作室”“共享法庭”“龍山經驗”等基層治理品牌,創新構建“代表聯絡站+調解站”“主動化解+受邀參與”“糾紛化解+困難幫扶”“人大監督+工作支持”的“四個+”服務體系,每周的代表接待選民日,全市五級人大代表現場接待,及時了解基層治理情況,有效促進了矛盾糾紛的化解。
武義縣人大常委會搭建“1+4+19”代表聯絡站體系,即1個總站,矛調、政情、民情、后陳經驗4個直屬站,19個鄉鎮(街道)、開發區代表聯絡站,新設74個鄉鎮、村(社)代表聯絡點(室),將服務“觸角”進一步下壓前移。常態化組織人大代表進站履職、“一府一委兩院”領導進站聽取意見。引導鄉鎮(街道)結合實際創新“自選動作”,已創成流動聯絡站、律師代表服務團、富民增收智囊團等6個代表工作品牌。
磐安縣人大常委會積極推進開發區基層單元建設,7月中旬,在金磐扶貧經濟開發區設立了全市首個“飛地經濟”代表聯絡站,入駐市人大代表3名、縣人大代表15名,并掛牌成立市人大代表工作室,通過代表亮身份、設立代表聯絡崗,打通了開發區基層單元建設“最后一公里”,為深化開發區代表工作、服務開發區發展、回應企業職工關切搭建了“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