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
在中國汽車市場快速走向衰落的法系車,正空閑出更多的閑置產能。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法系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僅剩0.4%。在DS、雷諾等法系汽車品牌相繼淡出中國市場之后,神龍汽車旗下兩大汽車品牌東風標致與東風雪鐵龍銷量也陷入低迷。
根據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神龍汽車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第二工廠已經由東風本田接手,其接手后將會把該工廠改造為專門生產純電動汽車的新工廠。這一工廠,此前主要生產標致508和雪鐵龍C5、C6等車型。
與此同時,有消息稱,神龍汽車將調整內部架構,旗下標致品牌將由法方主導,雪鐵龍品牌由中方主導。東風內部將這種新的架構形式稱為“兩室一廳”模式。對此,神龍汽車方面回應稱:“目前股東雙方還在談判,神龍汽車的股比不會調整,只是內部分工可能將有所變化。”
神龍汽車是東風汽車和PSA集團在1992年共同出資成立的合資公司。神龍旗下的東風雪鐵龍品牌曾因富康紅極一時。在最輝煌的時候,富康與桑塔納、捷達并稱為中國家轎“老三樣”。2002年,標致品牌被引入國內,神龍汽車同時擁有東風雪鐵龍與東風標致兩大汽車品牌。
但遺憾的是,在2015年邁上70.48萬輛的歷史最高峰之后,神龍汽車的表現就不斷下滑。2016年至2020年,神龍汽車的銷量下滑幅度分別為15.2%、36.85%、32.89%、55.17%、55.74%,到2020年,其銷量跌至僅有5.02萬輛。
為了應對下滑趨勢,神龍汽車先后推出了“元”計劃和“元+”計劃進行自救,并取得一定成效。2021年,在東風雪鐵龍凡爾賽C5 X、2021款天逸、東風標致中期改款標致4008/5008等車型的助力下,神龍汽車累計銷量回到10萬輛的水平,但與巔峰時期相比仍有較大落差。
持續低迷的銷量使得神龍汽車產能過剩的問題格外顯眼。此前,神龍汽車在國內共有四個生產基地,總規劃產能超過100萬輛。按照2021年神龍汽車總批發銷量僅有10.05萬輛計算,其超過90%的規劃產能均為閑置狀態。
事實上,標致品牌在全球擁有不錯的銷量。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Stellantis集團旗下標致品牌在2021年全球銷量同比增長5%,達到121萬輛。全球市場的良性增長與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的下滑形成鮮明對比。
而東風雪鐵龍的發展未來大概率將由中方主導。據了解,在東風內部,神龍汽車“兩室一廳”模式中的“兩室”指的正是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這兩個品牌將分別由一方進行主導;“一廳”指的是共用現有的商品企劃、技術、質量、工業生產等公共領域。
神龍汽車2022年的銷量計劃是必達17萬輛,挑戰20萬輛,未來希望穩定在三四十萬輛。
不過,神龍未來要面對的市場競爭只會更加復雜。目前,豪華汽車品牌不斷下探售價,搶奪中低端汽車市場份額;自主汽車品牌則不斷堅持品牌向上,以更加豐富的配置以及相對低廉的售價搶奪市場;而在合資品牌市場中,隨著車型的豐富及電動化戰略的展開,各家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
目前,神龍汽車旗下仍缺乏爆款車型,官方數據顯示,神龍汽車旗下東風雪鐵龍和東風標致兩大品牌在售車型共15款,全年銷量過萬的車型只有凡爾賽C5 X(全年累計銷量為1.21萬輛)與天逸C5 AIRCROSS(年銷量為1.06萬輛)。
法系車近年來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如品牌力缺失、王牌產品欠缺、產品力不足等。相比自主品牌,法系車低配車型配置簡陋,以目前東風標致的旗艦車型標致5008為例,只有頂配和次頂配上才有主動剎車和自適應巡航等駕駛輔助功能,甚至中低配車型上連導航功能都沒有。這樣的配置策略讓東風標致旗下的每一款車型都無法“走量”。
在自主品牌向上、主流合資品牌內卷、豪華品牌下探的壓力下,以神龍為代表的邊緣合資品牌市場份額正在被進一步擠壓。無論是采用哪種變革方式,如果只是喊喊口號,進行象征性的改變,則很難從根本上改變法系車當前的尷尬處境。神龍如何實現復興?這恐怕將是道阻且長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