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 時孝晴 廖太陽 王培民 張農山 黃正泉 丁亮 邢潤麟 茆軍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南京210029
膝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種以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僵硬甚至畸形為主要癥狀的慢性退行性骨關節疾病[1]。患者年輕化、發病率逐漸上升,使KOA已成為全球范圍內的公共衛生問題[2]。目前,無論是藥物還是手術治療均具有一定局限性,中醫藥在KOA的治療上歷史悠久、副作用較少、療效確切[3]。羌活-獨活二者經常被用于風寒濕引起的關節疼痛、風濕骨病[4]。羌活辛、苦,性溫,辛溫解表、散寒止痛、通利關節,為治療風寒濕痹之要藥,獨活辛、苦、微溫,祛風除濕、疏經通絡、通痹止痛,能散在里之伏風,二者一上一下,一表一里,相須為用。二者作為藥對出現最早記載于《外臺秘要》:羌活行上焦而理上……獨活行下焦而理下……二者配伍,直通上下,橫行肢臂、腰膝、治各類風寒濕痹皆可[5]。但中藥成分復雜,具體作用機制還需進一步研究,借助現代網絡藥理學,探討羌活-獨活藥對治療膝骨關節炎的作用機制,為其治療KOA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有助于中醫藥的現代化。
網絡藥理學通過分析藥物、基因和蛋白的相互作用,發現其相互作用網絡,這與中醫藥的“整體觀、系統觀”十分契合[6-8],目前,網絡藥理學已被廣泛運用于中藥藥理機制研究、藥物重新定位、毒副作用等相關研究[9-11]。本研究擬通過網絡藥理學,探討羌活-獨活治療KOA的潛在作用靶標和信號通路,為羌活-獨活治療KOA提供科學依據。
通過中藥系統藥理學數據庫和分析平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以“羌活,獨活”為關鍵詞檢索所有化合物活性成分信息,篩選條件:藥物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 30%,藥物相似性(drug-likeness,DL)≥ 0.18,篩選出羌活-獨活活性成分[12-14]。
通過GeneCard、OMIM、PharmGkb、Therapeutic Targets和DrugBank 數據庫,以“Knee osteoarthritis”為關鍵詞,檢索與KOA相關的基因,通過Uniprot數據庫(https://www.uniprot.org/uniprot/)將上述獲得的羌活-獨活作用靶標轉化為對應的基因名稱,再將羌活-獨活活性成分的靶點預測結果與檢索出的KOA相關靶標進行匹配,篩選交集靶點,確定羌活-獨活治療KOA的核心靶點,通過Venny2.1.0(https://bioinfogp.cnb.csic.es/tools/venny/index.html)繪制韋恩圖。
將篩選出的12個羌活-獨活活性成分和16個KOA的相關靶點導入Cytoscape 3.8.0軟件構建羌活-獨活活性成分與KOA靶點網絡[15]。
將上述羌活-獨活的蛋白靶點導入String數據庫(https://string-db.org/),設置物種:Homo sapiens,置信度:0.4,繪制PPI網絡,通過拓撲分析篩選關鍵靶點,使用R project軟件制作顯示基因名和與其相連節點數的條形圖。
使用RGUI和org.Hs.eg.db將所得到的羌活-獨活治療KOA潛在靶點轉化為entrezID后再使用RGUI、DOSE和ClusterProfiler對相關靶點進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選擇富集程度最高的前20條通路。
使用Discovery Studio 2016 3.0對羌活-獨活活性成分與3個KOA核心靶點通過分子對接進行間接驗證。羌活-獨活類藥成分與KOA作用靶點分別通過Chemical Book數據庫和PCSB PDB數據庫獲取。將上述獲得的靶蛋白進行去水、加氫等處理,保存為對接受體。使用LibDock模塊進行分子對接,保存各圖像。通過LibDock score結果評價活性成分和關鍵靶點之間的對接效應,LibDock score 分數越高表明配體與受體蛋白結合性越好。
在TCMSP數據庫中根據OB≥ 30%,DL≥ 0.18的原則下篩選出羌活-獨活15種活性成分,最終納入12個有效活性成分,詳見表1。
通過TCMSP平臺篩選出羌活-獨活中分成35個有效活性成分作用靶標,在GeneCard、OMIM、PharmGkb、Therapeutic Targets和DrugBank 數據庫中檢索到1 952個與KOA相關靶點,映射后得到16個共同靶基因,韋恩圖見圖1,羌活-獨活活性成分靶標見表2。
表1 TCMSP中篩選羌活-獨活的活性成分
圖1 羌活-獨活成分與KOA靶點韋恩圖Fig.1 Venn map of ingredient of ligustrilucidi-Notopterygium incisum-Angelica pubescens-KOA
表2 羌活獨活治療KOA潛在靶點信息
圖3 羌活-獨活治療KOA潛在核心靶點Fig.3 Potential core targets for Notopterygium incisum-Angelica pubescenstreating KOA
將12種活性成分與16個KOA相關作用靶點進行映射后導入Cytoscape 3.8.0構建羌活-獨活成分-KOA靶點網絡,見圖2。
圖2 羌活-獨活成分-KOA靶點網絡Fig.2 Ingredient of Notopterygium incisum-Angelica pubescens-target network of KOA注:藍色長方形:中藥名稱;紅色菱形:疾病名稱;黃色橢圓形:藥物有效成分;綠色橢圓形:疾病作用靶標。
將16個關鍵靶標導入STRING數據庫,PPI網絡顯示其中16個節點,43條邊,將TSV數據導入Cytoscape,基于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介數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BC)、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CC)使用CytoNCA對上述數據進行分析,刪除2個孤立點,對剩下的14個節點進行第1次篩選,DC≥ 6.000,BC≥ 0.619,CC≥ 2.767,網絡顯示共有5個節點,10條邊,再對這5個節點進行第2次篩選,DC≥ 9.000,BC≥ 0.765,CC≥ 21.867,網絡顯示共有3個節點,3條邊,最終得到的JUN、PTGS2、CASP3為核心靶點,見圖3。
GO分析顯示羌活-獨活能夠參與核受體的活動、配體激活的轉錄因子活性等相關過程,見圖4。KEGG富集分析顯示主要與細胞凋亡、雌激素、P53、IL-17、AGE-RAGE等信號通路密切相關,見圖5。
圖4 羌活-獨活活性成分潛在治療KOA靶點的GO功能分析Fig.4 GO biological process enrichment analysis of Notopterygium incisum-Angelica pubescens against KOA
圖5 羌活-獨活活性成分潛在治療KOA靶點的KEGG富集分析Fig.5 KEGG signaling pathway of Notopterygium incisum-Angelica pubescens against KOA
分子對接結果顯示,羌活-獨活活性成分與篩選出的JUN、PTGS2、CASP3均能較好對接,與網絡藥理學篩選結果相吻合,間接驗證了羌活-獨活能夠調節KOA的核心靶點。配對結果見表3,部分對接過程見圖6。
KOA作為一種慢性、高致殘性疾病,給患者及社會帶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現已成為醫學領域亟待解決的公共健康問題。疼痛是KOA最常見的癥狀,超過65 %的KOA患者以疼痛為最主要表現。多數就診的KOA患者表示疼痛是影響其生活質量的重要原因,控制疼痛是其最主要的就診目的[16]。對癥狀性的KOA患者,口服或局部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或曲馬多是常見的診療手段[17]。但不可否認的是,盡管西藥的運用獲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遠期臨床療效仍難盡人意。與此同時,非甾體類抗炎藥在治療
表3 配體受體蛋白分子對接情況Table 3 Molecular docking of Ligand receptor protein
圖6 羌活-獨活活性成分和KOA靶點beta-sitosterol對接過程Fig.6 The docking process of active ingredient of Notopterygium incisum-Angelica pubescens with beta-sitosterol of KOA targets注:a~c依次為CASP3、JUN、PTGS2與beta-sitosterol對接過程。
KOA的同時,還會引起胃腸道及心血管等方面的副作用[18-19]。
在祖國醫學中,KOA屬于“痹癥”范疇,《素問·痹癥》記載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大多數KOA患者為老年人,年老體弱,肝腎不足,氣虛虧虛,不足以濡養經脈,再加上風、寒、濕三邪入侵,寒濕凝滯,氣血淤阻,不通則痛[20]。中醫藥具有多通路、多靶點、多途徑的作用特點,對復雜性疾病往往能更好的發揮治療作用。網絡藥理學作為一種藥物研究策略,在中醫藥的研究中已得到廣泛應用,有利于我們更好的了解藥物及其化合物的作用[21]。此外,分子對接有助于揭示藥物與靶點之間的關系。
羌活-獨活對KOA的治療療效顯著,然而分子層面的相關研究相對缺乏。因此,在本研究中,結合拓撲分析和分子對接策略,通過構建和分析目標網絡,對目標進行富集分析,揭示潛在機制。本研究篩選出了羌活-獨活的12個活性成分和16個防治KOA的作用靶點。有研究[22]顯示,羌活-獨活聯用較單味藥能更減緩佐劑關節炎大鼠的足趾腫脹,提高機械刺激疼痛閾值,抑制炎癥因子的分泌。其中歐前胡素抗炎鎮痛作用已得到廣泛研究[23-25]。異歐前胡素能夠抑制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4小鼠巨噬細胞NO的釋放[26]。佛手柑內酯對大鼠成骨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促進作用[27]。香葉木素可以改善KOA軟骨細胞變形,增加軟骨細胞數量,能夠緩解軟骨細胞凋亡和免疫反應[28]。由此可見羌活-獨活能夠多通路、多靶點治療KOA。
富集分析顯示,羌活-獨活能夠參與半胱氨酸型內啡肽酶活性參與凋亡過程,核受體的活動、配體激活的轉錄因子活性、類固醇激素受體活性等相關通路,與細胞的增殖、凋亡和調控細胞代謝密切相關。KEGG富集分析顯示相關通路主要包括細胞凋亡、雌激素、P53、IL-17、AGE-RAGE等信號通路。CASP3、CASP8、CASP9和PTGS2都是與凋亡密切相關的蛋白酶,CASP3不僅能夠激活CASP6、CASP7和CASP9,還能調控細胞的遷移、侵襲,在KOA中與軟骨的退變和軟骨細胞凋亡關系密切[29-31]。BAX主要位于細胞質,能夠釋放下游凋亡因子,當BAX過表達會抑制BCL-2的活性,促進細胞凋亡[32-33]。JUN是激活蛋白1的亞單位之一,JNK受刺激后能促進JUN磷酸化,擴大炎癥反應[34]。AR是一種配體依賴性反轉錄調節蛋白,雄激素能夠通過AR干預細胞免疫和細胞因子起到抗炎作用[35-36]。ESR1是一種配體依賴的轉錄因子,常表達于軟骨細胞、破骨細胞、成骨細胞以及骨髓基質細胞等,雌二醇靶向ESR1能夠抑制ERK信號通路,激活自噬,抑制凋亡,調控軟骨細胞增殖[37]。正常軟骨中沒有NOS2表達,當NOS2受到相關刺激則能升高NO,增加對軟骨的破壞[38]。
綜上,本研究運用網絡藥理學的方法,對“羌活-獨活”治療KOA的作用機制進行了探究,同時通過分子對接將核心靶點與關鍵成分進行對接驗證,間接證實了本研究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通過分析,篩選出羌活-獨活12種活性成分和16個潛在作用靶點,初步推測羌活-獨活可能通過歐前胡素、異歐前胡素、佛手柑內酯、香葉木素、谷甾醇等有效活性成分調控CASP3、JUN、CASP8、AR等靶點調節細胞凋亡、雌激素、P53、IL-17、AGE-RAGE等信號通路,抑制炎癥,干預細胞凋亡過程,從而起到治療KOA的作用。本研究初步闡釋了羌活-獨活治療KOA的合理性,為羌活-獨活治療KOA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新的方向。